开启儿童想象力上好小学语文课

2018-05-18 11:20古锦葵
读写算 2018年26期
关键词:语文素养想象力教学活动

古锦葵

摘 要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心智发展尚未成熟,此时的他们,天性爱玩、活泼好动,对周围的一切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且想象力丰富。而想象力对于学生的阅读理解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且在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当中是有很多需要背诵记忆的。因此,如果老师能在语文教学当中对学生想象力进行培养,则能够能很好作用到学习当中,帮助其理解、记忆、运用所要学习的知识,并最终促进他们语文素养的发展。本文以小学语文为研究对象,探索运用学生的想象力提升语文课堂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活动;想象力;语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26-0206-01

《语文课程标准》当中提到:“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要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由此可见,语文老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当中,要通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其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爱好,提高他们阅读理解能力、思维逻辑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帮助学生把这些能力应用到语文学习当中,使其学会赏析句子,理解课本内容,记忆所学知识。当然,想象力是需要后天有目的、有意识的训练才能培养,并起到相应的作用,需要老师的长期努力才能完成。

一、通过“听、说、读、写”训练来培养学生想象力

所谓“听、说、读、写”指的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进行阅读之后能够识别语音,理解语意之后,并大胆表达自己感受,写下相关看法。在语文的教学当中,老师可以从这四点入手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把语文课上好。比如说在识字过程当中,对于“飘”这个字,老师在对拼音、字形以及字义请讲解之后,可以引导学生对“飘”的字形进行分解,这是一个左右结构的字,它的右边是“风”字,接着让同学闭上眼睛想象当秋风吹过,树叶徐徐落了下来,然后告诉他们树叶落下的过程就是飘。这样做通过想象加深了学生对生字的印象,还帮助他们对字义进行理解,这是非常有利于学生语文学习的。

二、在课堂当中通过巧妙导入来激发学生展开想象

在学生的学习当中,学习状态是很重要的,良好的学习状态能促进他们的学习,使之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新课的教学当中,语文老师可以在课堂导入部分通过激发学生展开想象来点燃他们学习热情,使之更好地进行学习。比如说在《三顾茅庐》这篇文章的教学当中,老师就可以利用PPT来展示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图片,并让学生描述图片表达的内容,从而引出“三顾茅庐”。同时在教学当中,老师可以对学生提出一些问题,比如说:“是谁三顾茅庐?”“为什么要三顾茅庐?”“结果如何?”“我们能从中学到什么?”等。通过这样的方法,利用巧妙的引入使得学生展开想象,并对教学内容充满兴趣,是非常有利于语文教学的。

三、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内容来使他们进行联想想象

想象作为思维活动,并不是无中生有,而是在一定的基础上进行的。如果想要发展学生的想象力,老师首先要做的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我们对教育愈发重视,现如今的教材课本也愈发完善,多是图文并茂,而其中的插图是很利于学生的学习。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课本插图进行想象,以此增强对所学内容的理解程度。比如说在《清平乐·村居》这首词的教学当中,老师在对其进行讲解之后,可以引导学生看书本当中的插画,并将插画与词当中描述的内容联系在一起。这样做通过观察课本的插画展开想象,使得静止的内容生动起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印象。

四、鼓励学生感受、推敲教材文章当中的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作为书面表达组成部分之一,是用来辅助文字记录,并在其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们熟悉的有省略号、句号、逗号以及感叹号等。不同标点符号有着不同的这有何意义,有些标点符号当中还包含着作者深厚的感情,是作者的思维延伸。因此在教学当中,语文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文章中的标点符号进行推敲和思考。比如说在《师恩难忘》的教学当中,课文当中有一句是这样的“……八枝,九枝,十枝。”这个句子里有一个省略号,老师引导学生对此进行想象,猜测省略号当中作者到底想表达什么。而通过这样的方法,老师巧妙引导学生进行想象,锻炼了他们思维逻辑能力。

五、创设教学情境并以此展开教学,以培养想象力

在以往的课堂教学当中,由于受到传统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的影响,老师往往采取“灌输式”以及“填鸭式”的授课方式,这就导致语文课堂枯燥乏味,学生产生厌烦心理,不愿意学习。事实上,语文知识来源于生活,语文教学应结合实际,融入情感,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学习。因此,语文老师在上课的过程当中可以创设与本内容相关的情景,来引发学生想象。比如说在《黄鹤楼送别》在教学当中,老师可以利用现代化技术在课堂导入部分向同学们展示有关黄鹤楼的图片和介绍,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并在讲解过程当中,让学生想象诗中描绘的场景,感受作者的感情。

对于小学生们来说,他们正处于想象力极其丰富的成长阶段。作为语文老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力来进行学习,挖掘他们内在潜力,最重要的是要改变自己的观念,不要觉得学生想象力丰富是一件坏事,从而扼杀。总的来说,学生的想象力有助于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思考問题的能力,同时能帮助他们掌握、运用、记忆所学知识,有助于提高其语文素养。因此,老师在语文教学活动当中,要寻找学生发展想象力的渠道,并帮助他们利用想象力来促进学习。

参考文献:

[1]赵宪章.20世纪外国美学,文艺学名著精义[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4.

[2]卫灿金.语文思维培育学[M].北京:语文出版社,2014.

[3][法]保罗·利科,王文融(译).虚构叙事中时间的塑形(《时间与叙事》卷二)[M].北京:三联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
语文素养想象力教学活动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培优辅差小组教学活动的实践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之自主发展的教学活动设计
以数学类绘本为载体的幼儿园教学活动探究
想象力
时事资源让高中语文课堂锦上添花
开放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开展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6月,尽情发挥你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