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融合促乐学循序渐进学中乐

2018-05-18 11:20李晓华
读写算 2018年26期
关键词:鞋垫画图剪纸

李晓华

摘 要《画图中的翻转与旋转》选自华师版小学《信息技术》第二册第七课《我的飞行表演》中的一个内容。依据教材内容,有鉴于农村小学生对飞行表演感性材料的不足,结合其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我借鉴了学校校本课程中的剪纸与刺绣,对该课作了相应的调整,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学生乐中学、学中乐营造了一个相得益彰的课堂生态。

关键词信息技术;画图中的翻转与旋转

中图分类号:R85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26-0230-01

一、依据学情定目标

“信息技术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此前,通过兴味盎然的学习和操作,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电脑绘图程序有关画图工具的操作方法,并能够根据要求完成一些简单的绘图制作。在该课的学习活动中,通过有效的课堂提问、引导学生用心观察和思考,在广泛的合作与交流的基础上,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熟练掌握画图中的翻转与旋转技能是我执教本课的重要目标。

二、开掘资源促整合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提出:“信息技术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必须重视与其他基础学科的结合,特别是在实施案例上多与其他学科结合,让学生在解决案例的过程中养成使用信息技术解决基础学科问题的习惯,最终使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自觉地运用信息技术来解决其他学科的学习问题。”

本课以我校的校本课程刺绣与剪纸为学生创设了最熟悉、最直观的活动情景,整个课堂始终以学校校本课程两大特色(剪纸与刺绣)为主线,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设置问题情景让学生发现问题并引导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然后再从问题的解决和实践中探究学习方法,学生的兴趣浓厚,充分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三、循序渐进学会学

学生的认知规律是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学习程式必然有助于知识和技能的习得,所以本课共设计了三个任务:水平翻转;垂直翻转;按一定的角度旋转。

任务一:趣味诱入水平翻转。

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图形变化,我设计了一个从昭君村去昭君小学的线路图(反方向图),让学生观察思考:小红现在站的方向能去吗?为什么不能去?那有什么办法解决呢?由這样三个问题,一下子就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要将小红转过身来,才能按照线路图顺利达到学校。怎样让小红转过身来呢?首先由老师引导示范,再由学生操作练习,并归纳出水平翻转就是左右方向发生的变化。这样也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任务二:自主探究垂直翻转。

学生掌握了水平翻转后,有了一定的基础,这时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我从学校校本课程的剪纸素材中选取了一张“福”字,一边展示,一边提问:每逢过年的时候人们都有在家大门上贴“福”字的习惯,一般是怎么贴的呢?怎样将“福”字倒过来呢?又怎样将一张“福”字变成两张呢?学生带着这些问题,根据水平翻转的理解方法自己去解决问题,通过自主探究实现了三重教学目标:(1)垂直翻转就是上下方向发生的变化。(2)巩固了上节课学习的复制粘贴。(3)把学习的主动权充分交给学生。

趁热打铁,通过任务一和任务二的学习,让学生比较水平翻转和垂直翻转的区别,进一步理解水平翻转和垂直翻转方向上不同的变化。

任务三:引导探究按一定角度旋转。

这是本节课的难点,在这一部分,我引入了校本课程中的刺绣——鞋垫。由于三年级的学生对旋转90度、180度、270度三个不同角度的定义理解有一定的困难,我把课前制作的一个动画播放给学生看,让学生观察鞋垫按不同角度旋转所产生的不同效果,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究:每只鞋垫分别按什么角度旋转的?都是按什么方向旋转的?又是怎么将这四只鞋垫拼成图形的?这样学生操作起来就容易多了,本课的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充分了解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注重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促进课程资源的有机融合,就能引领学生兴味盎然地投入到信息技术的学习当中,有利于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养成。

猜你喜欢
鞋垫画图剪纸
低段教学如何妙用画图策略
大嘴蛙学剪纸
思考物理问题之“画图法”策略
画图找答案
我学会了绣鞋垫
手工剪纸
剪纸
剪纸
防走失鞋垫
趣味画图欢乐P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