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学生自主管理模式对高中艺术社团的作用与实施应用
——以控江中学行进管乐社团学生管理为范例

2018-05-21 01:36
中国音乐教育 2018年1期
关键词:管乐乐团社团

2015年教育部印发关于《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①的通知中,提出:为了建立健全学生艺术素质评价制度,了解掌握学生艺术素养发展状况,特制定了艺术综合素质测评办法。其中,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指标体系中的“基础指标”提出了对学生参与艺术社团和各类艺术活动表现的评价分值要求,这无疑对学生积极参与艺术社团的主动性有了进一步的影响。

高中艺术社团作为高中学校素质教育的主要活动形式,是对学生进行审美能力培养,提升学生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途径。高中艺术社团的科学化、有效性管理,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其合作与团队意识,能够让学生兼顾学习与社团活动的统筹时间安排,提升个人综合素养。笔者在多年的高中艺术社团管理中,对学生自主管理模式有了一定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与大家分享。

一、科学的自主管理模式,体现励志教育的途径

自主管理(autonomous management)是对组织的一种充分授权,从而激励组织和成员工作更具自觉性和创造性的一种管理方式。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亚伯拉罕·哈罗德·马斯洛(Abraham H.Maslow)曾经说过,自主管理完全符合心理学原理,在管理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人的潜能,满足人性需求。②

学生自主管理(student autonomous management)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于自我价值、自身潜力的自行发掘,并主动设定发展目标,推动自我与社会发展的意识和能力的一种教育管理模式。学生自主管理是一种较好的教育和社会实践过程,也是学校励志教育的一种体现。瑞士著名心理学家让·皮亚杰 (Jean Piaget)曾经提出一种认知观点,即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③教师只有放手让学生参与到组织活动的每个环节,并让学生具有主人翁意识,才会使其真正成为学校和社会的主人。

二、对比管理模式方法,给予学生自主管理空间

1.教师承担全部管理的弊端

笔者在多年前初设行进管乐社团时,为了尽快建立社团并准备参赛,将起初的招生、组织和管理工作均交由负责教师一人承担。由于负责教师自身对于行进管乐不太了解,不可能对学生进行专业技术、人文情感的引导式指导和推广介绍,以致有乐器演奏基础的学生不愿意加入社团,而零基础的学生迫于文化课学习的压力更是无法坚持下去,致使学生流失严重。面对临时“凑”起来的乐队,教师只能直接进行应赛式训练,并未对学生进行系统、科学的基础培训,而学生对于即将完成的表演方案也没有整体性的认识。所以每次排练前,负责教师都是在校门口拦截逃避排练的学生,劝阻其回去排练。第一次乐团任务完成后,社团差点儿解散,负责教师可谓是用心良苦“支撑”这个社团。

总而言之,教师承担全部管理工作的弊端有以下三点:(1)教师的专业知识不足、学生的被动牵引式参与,增加了乐团的管理难度。(2) 学生的兴趣点不高,对于行进管乐的认知度不够,以至于学生对行进管乐专业技术的掌握程度也非常有限。(3)乐团的演出任务只能是“命令”式的布置,学生的自信与成就感也十分缺乏。整个乐团的组织管理上,没有明确的责任和权力分工,由负责教师一个人集中管理团队的各种工作,包括曲目的选择、组织排练、出勤率统计、服装发放和收回等繁杂的工作。由于教师分身乏术,致使连续几年乐团生源一直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且乐队编制不全,规模无法扩大,不利于乐团的长效发展。

实践证明,传统的教师“一人”式管理的社团课程的教育方法,不仅不能够给学生创设足够的发展平台,还令美育核心的素养教育也无法实施。因此,必须在核心引领化教育方式下,改进教育方法,参照学生的知识、经验的储备能力,满足他们的需求,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让学生能够有实实在在的机会去展示和证明他们对于综合素养的掌握和运用能力。教师更是要积极参加专业技术的培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才能在社团课程教学过程中,运用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的新型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一种独立思考、集体合作的良好社团专业学习环境,创设一种乐观的艺术教育文化氛围,才能积极影响学生的技术学习和参与主动性。

2.学生自主管理的优势

高中学生对于自身价值体现有着强烈的要求,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正如李大钊说的:“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④尤其在现今信息科技高速发展的社会中,能够实现学生自身价值的不仅仅是分数与成绩,还可以有很多体现价值的展现方式,绝对不能被繁重的学业所压垮。所以,将艺术社团放手给学生自主管理,教师和专家作为引领、指导,这样就可以给予学生很多的发展空间和创新机会。同学间的交流,专业技术的互相督促与检查,学长带领学弟、学妹们的帮带学习方式,可以培养他们的主动性与自我导向性、高效的学习能力、责任与担当以及领导能力等,有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共同提高,培养其对于团队的归属感。

一个学校的艺术社团成员,往往来自全年级各个班,这样一批有共同艺术志向、爱好的同学因为社团走到了一起,自然也愿意接受教师的技术指导和建议。大家拥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对于专业技术有一个共同的要求,有利于学生间的情感培养,并能够与教师之间进行近距离交流,有利于团队的凝聚力建设。当技术掌握较好的学生管理团队、帮带新生的专业技术时,也是互相检验和巩固知识的过程,有利于优化学生对其他学科的学习,形成学科互助、整合的良好趋势。由于学生的主动加入和积极管理,参与社团成为同学间的自发行为,并且能够主动设计招新活动,同时通过对各种招生形式的开发,有利于团队规模的扩大和持续发展。艺术社团的活动也因此变得形式多样化,面向更广大的学生群体、教师和家长,有利于校园文化思想建设的推广和深入,将学生的核心素养教育深入到每个环节。

三、设计自主管理模式,形成核心管理架构

高中艺术社团在专业技术领域必须由专家和教师引领、指导,学生搭建起一个合理、有效的管理班组团队,让社团能够朝着正确的方向,更好地运作和发展下去。

近几年,随着控江中学行进管乐社团的教师经验的不断积累,以及专家的悉心指导,乐团的良性梯队发展模式已经固定形成,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参与社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由心而发地热爱这个社团集体,把社团当成自己的家,而每年的新生也让这个家越来越大。

1.构建起学生自主管理艺术社团的模式

英国哲学家斯宾塞曾说过:“记住,你管教的目的应该是培养一个会自我管理的人,而不是一个靠别人而管理的人。”⑤合理、科学的社团管理模式是社团持久、优化建设并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培养高中生自我管理能力的途径。这一架构模式,同时也能够有效发挥学生自主管理的积极性,并且能留给学生大声说出自己想法的空间。

控江中学的社团理念是“玩学合一”。其中,“玩”其实就是给学生自主参与的“留白”,只有给予了足够的“留白”空间,学生才会有感悟、有思考,才能反馈在艺术社团的专业技术领域,形成“慧”学的积极型、智慧型的学习方式。在社团课程中,“玩”与“学”就不再是对弈搏击的状态,而是融合、平衡的汇集点。

图1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结构图⑥

从图1可以看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核心即全面发展的人,从三个方面的要求入手,发展到六大表现要素,直至从十八个基本要点上去努力完成。具体到高中学校艺术社团方面,通过教师团队和学生的互动、研究,建立一套科学性、系统性的学习过程与方法,并带领艺术社团积极参加对外展示。随着专业技术的成熟掌握,学生也会主动要求提高作品的完整性和质量,并敢于对影响团队技术发展的现象,提出批判和质疑。当所有学生经历了这个过程后,都能够在社团中产生自豪感,从内心感悟到肩负团队荣誉和发展的责任义不容辞。让学生作为艺术社团管理的主人,提高自主管理意识,能够更好地将校园文化传承、出新,成为学生生命历程的一部分。

2.社团管理团队组织机构形式

严谨、科学、系统的学生自主管理团队组织机构的设立,是乐团有序开展活动的首要基础。指导教师和专家团队是引领社团技术方向的主要执棒者,是社团社会活动关系的联系者,而社团学生自主管理组织的有序开展,是社团内务、内勤的基本保障,也是学生间联系、沟通的重要渠道。

图2 控江中学行进管乐社团学生管理团队组织机构

图2是控江中学行进管乐社团形成固定体系的学生管理团队组织机构图表。一个中大型规模的乐团,一定需要这样系统权力分工的学生自主管理组织团队,以及指挥、专家、教师团队一同配合组织、管理乐团,这是一个必须由团队合作才能维系的艺术社团。

控江中学行进管乐社团的人数编制安排大致为:木管声部十八人左右,铜管声部十五人左右,打击乐声部二十二人左右,视觉组二十人左右,合计七十五人左右。整个乐团的指导教师为总指挥,而乐团的大小事务多要和学生管理团队商讨、计划、安排。团长管理好下属各个声部长,各声部长负责监督、管理各个声部成员。乐团演出服装、更衣箱检查、排练签到、排练饮用水分发等,都需要特别设定的后勤管理部长的安排。视觉组由于人数较多,服装道具复杂,所以也需要单独设立一个专属后勤管理部长,专管该组的后勤事务。在当今信息社会,微信公众号、微博、新闻采访、网络平台等也成为学生艺术社团不可缺少的宣传渠道,为此社团还特别设定一至两位新闻信息员,负责每次演出新闻稿的推送以及各类报纸、杂志等报道内容的收集工作。这样形成了一个包括教师在内的至少十六人左右的管理组织团队,几乎涵盖了全团大大小小各个工作岗位所需要的管理人员,旨在将乐团里里外外的各项事务都能够尽量妥善地分配、安排。

四、明确细节管理方案,坚持良性发展提升

学生管理团队在明确分工职责后,就要落实到具体实施细节。学生管理不是一句空话,如果只是口头任命,那么学生实际操作的随意性仍旧非常大,久而久之可能就会难以监督到每个岗位管理层上的实际操作效果和落实情况。所以,学生岗位职责的章程需要每个学员和教师以乐团实际操作需求为出发点,共同拟定职位操作细则,努力将学生管理岗位履行的实质性内容落到章程细则中。

笔者曾经采访过马来西亚知名行进管乐特色学校吉华国民型中学指导专家唐嘉宏老师,并了解到这支二十年之久的百人行进管乐团的学生管理团队的工作细则,已经落实到了更加细致的层面,学生社团管理团队的岗位安排几乎可以运用于一个学校。就是这样一种关注每个细节的管理,才能够形成良好的乐团风貌,不但能够表现在乐团精益求精的艺术造诣上,更能够改变每个团员的学习、工作态度,甚至可以影响到其未来的职业态度、技能的表现,成为能够为社会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马来西亚吉华国民型中学已经两次获得全球沙尔德金盾奖(The Sudler Shield Award)奖项,该奖项由一家通过音乐促进国际交流的非营利机构约翰·菲利普·索萨基金会颁布,旨在表彰杰出的学校行进乐团,并且其已成为马来西亚杰出华人高中行进艺术社团的最高荣誉。

现今的高中生眼界开阔,社会交往能力强,艺术社团更能展现学生学习以外的一面。在艺术社团的台上、台下,他们都能尽情展示、绽放自我。只有给予学生足够的创造天地,放手让他们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他们才能任意翱翔在艺术的天空中,并不断追求、攀登高峰。

学生自主管理必是社团管理的未来主流导向形式,学校教师要正确引导,并做好专业把关,让学生在不断探索、前进的道路上越干越勇。“无为而治”并非是让教师对社团无所作为、放任不管,而是要以“导师式”的教育引导方式,让学生既能学到专业知识,又能随着知识的不断积累得以提升和开拓自我,将自身的才能和自信用各种方式尽情发挥,最终将学生的激情完全迸发。一个能够长久生存的艺术社团,必将给越来越多的学生带来终生美好的记忆留存,成为其内心永远的归属地。这棵艺术大树也会更加枝繁叶茂、根深蒂固,甚至散播到未来的职业领域,突显个性、彰显风采,成为未来社会的有用之才、国之栋梁!

注 释

① 详见2015年5月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等三个文件的通知。

② 〔美〕亚伯拉罕·哈罗德·马斯洛著、马良诚等译《人本管理》,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4页。

③ 〔瑞士〕让·皮亚杰著、卢濬选译《皮亚杰教育论著选》(第二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年版,第53页。

④ 李大钊《“晨钟”之使命》,《晨钟报》1916年8月15日创刊号。

⑤ 罗思灵《自主管理,品位成长》,《新课程学习》2013年第6期。

⑥ 汪瑞林、杜悦《凝练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负责人答记者问》,《中国教育报》2016年9月14日刊。

猜你喜欢
管乐乐团社团
缤纷社团
2022第二十届上海管乐新年音乐会举行
第六届江西省音乐“映山红”奖管乐比赛圆满落幕
管乐合奏中应注意的常见问题
滚烫的交响灵魂
有温度的管乐教育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管乐团的高兴事儿
缤纷社团,绽放精彩
洛庄汉墓乐器坑 恢宏的汉代地下乐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