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联盟知识转移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2018-05-23 11:23刘春艳
经济研究导刊 2018年14期
关键词:产学研隐性指标体系

刘春艳,孙 颖

(黑龙江大学 信息管理学院,哈尔滨150080)

引言

产学研联盟是实现区域协同创新的制度性安排[1]。早在1992年,我国就开始了产、学、研三方合作进行协同创新,近20年来,这种产学研联盟的形式为我国协同创新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产学研联盟在共同创造新知识的过程中,知识转移的数量、质量以及速度等有效输出指标对协同创新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通过文献调研和实证考察发现,现阶段产学研联盟知识转移缺少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影响知识转移的效率。因此,有必要建立科学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产学研联盟知识转移能力开展评价研究,让知识转移双方都能真正实现自身价值,促进知识转移效率的提升。本文基于此深入剖析并探究影响产学研联盟知识转移的关键因素,构建产学研联盟知识转移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推动区域协同知识创新活动稳健开展提供重要支持。

一、产学研联盟知识转移的内涵

产学研联盟是产学研合作不断发展的结果。在国家创新型组织中,产学研联盟的主体可以是企业、高校、科研机构、政府、中介及其他组织机构等,参与主体为达成其在战略上预设的目标,构成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本文认为,产学研联盟主要涵盖了三个基本的主体要素:产、学、研,其中,“产”代表企业、“学”代表高校、“研”代表科研院所,由这三个要素相互交叉、螺旋上升、共同发展的新型合作关系。产学研联盟是为适应风云变幻的市场环境、抓住稍纵即逝的竞争机会、完成创新技术输出、获得利益最大化而建立的一种资源共享、利益与风险共担的长期合作关系。

知识转移的概念最开始是由Teece(1977)定义的,他指出,通过在越来越频繁的技术知识在组织间的输入和输出,能够使知识突破地域障碍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的应用[2]。学者们的研究视角、研究主体以及所处的情境因素不同,对知识转移的定义也不同,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得出知识转移的核心内容有传播、吸收和应用。本文认为,知识转移就是在不同环境因素的影响下,知识在组织内部与外部的流动,即由知识源发出,知识通过传播媒介到知识接收方的一般过程。知识转移不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播,而是带有目的性的选择、归纳、吸收、应用及创新。虽然在转移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产生误差,使让渡的知识价值有所减少,但是通过接受方的反馈,也会提高知识源组织的知识转移效果,得到相应的利益回报。

知识转移的形式十分宽泛多样,产学研联盟知识转移也属于其中一种。所谓产学研联盟知识转移就是在学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组成一个团体并依据相应的需求进行合作,而联盟中知识的传播是动态的,知识从学研方进入企业、从企业流回学研方。我们把这一动态过程称为产学研联盟知识转移。目前普遍认为学校、科研院所与企业之间已经不同于以往的职能权限了。高校与科研院所是创新的来源,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研方的知识转移提升了企业的发展潜能;企业与市场关系紧密,为学研方提供了技术实践的平台,企业的需求代表着市场环境的不足,指导学研方人才培养的方向。学研方不但要承担科技研发和人才培养,而且还要对知识的商业化进行推进,企业通过产学研联盟获得资源与知识并将其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在与企业联盟的过程中,要积极推进知识的传播,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二、产学研联盟知识转移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知识源水平、知识接收者水平、知识转移情境四方面来衡量,并以这四方面为一级指标,构建了一套包括9个二级指标、27个三级指标的产学研联盟知识转移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一)知识特性

综合产学研联盟知识转移的内涵,借鉴以往学者的研究成果,本文认为,产学研联盟知识转移能力主要从知识特性、

表1 产学研联盟知识转移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产学研联盟知识转移多以专利、技术、经验、诀窍、偏好等隐性知识为主,隐性知识具有嵌入性、复杂性、模糊性等难以表达的特征,因此隐性知识会增加转移成本,降低转移速度。要使知识在转移的过程中能够被充分吸收利用,提高隐性知识的转移效率就显得尤为重要。而知识的黏性涵盖了嵌入性、复杂性、模糊性等隐性知识特征,知识的黏性程度越强,就需要花费更多资源用于清除黏性特质对知识转移成效的局限,保证知识吸收、应用的顺畅性。知识黏性一般可以用知识阐释与表达的难易度、知识需要相关专业知识背景才能学会的程度、知识经过长时间学习和实践才能掌握的程度来衡量。

(二)知识源水平

知识源(知识发送方)因素在整个知识转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知识源有选择是否传递知识的权利,也必须拥有一定能力根据实际情况制订转移方案,保证知识转移效率。

知识源的转移意愿是知识提供方愿意提供他人需求知识的程度。知识源作为转移过程中的主要参与者以及隐性知识重要的来源,在知识系统中拥有一定的地位和权力,联盟成员把隐性知识视为个人所有,不愿意把隐性知识提供给其他人,这就成为知识转移发生的障碍。知识源的转移意愿可以从告诉其他成员知识和经验的意愿、毫无保留地传递知识、知识转移活动的支持程度来衡量。

知识源的转移能力高低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受体的接收成果,转移能力会影响知识创新绩效,帮助接收方提高整合效果[3]。转移能力取决于三个方面:知识源是否能够将自身的知识准确无误地表达给知识接收方,使知识接收方能够较为容易的吸收与应用;知识源能否准确地把握知识接收方需求,对症下药;知识源在知识转移方面是否具备足够的经验,以满足在知识转移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事件的处理工作。

(三)知识接收者水平

知识接收者也是知识需求者,在知识转移过程中,只有接收方认为该信息是自己需要的时候,他才有接收知识的意愿。若出现接收方不愿接收知识的状况,就会直接拒绝接收从而终止转移活动。此外,由于知识的转移不仅仅是接收,还需要进行消化、创新、组织和传递,并将新知识成功推广应用于实践上,才能够真正实现产学研联盟知识转移。

接收动机是知识接收者是否愿意学习新内容的主动程度。低水平的接收动机直接导致了资源投入的不均衡情况,从而削弱了团队合作的和谐性,也不能很好地获取、吸收知识[4]。接收动机可以从学习新知识的意愿、为接收知识付出努力的程度、获取新知识对工作促进的程度来衡量。

内化能力是接收方基于原有知识基础或者学习经验对新知识的拆解、重组最终运用的能力。知识转移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良好的内化能力,产学研联盟的组建初衷往往是由共同目标的内在推动下完成的,因此,为了达到时效与绩效的统一,联盟成员必须具备强大的内化能力[5]。假若一个组织已经意识到外部新知识可能会带来巨大价值,并且已积极地展开学习行动,但由于缺乏消化、吸收的能力而不具备对新知识进行整合应用的能力,这种转移仍属于低效的、不成功的知识转移。内化能力包括短时间学到比他人更多知识的能力、将学习的新理念和新经验应用到实践的能力、将新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的经验。

(四)知识转移情景

知识转移会因时间、空间的变换交叠而发生在特定的情境下,情境是知识转移活动的“加油站”,知识的螺旋运动要依靠特定的内部和外部的情境因素。参考以前学者的研究成果,本文将知识转移情景水平概括为文化因素、信任关系、渠道多样性、激励机制四个方面,其中渠道多样性属于外部情境因素。

文化因素是指联盟伙伴在共同创新的路途中,为达成各自目标和自我实现而恪守并坚持的一致的价值理念,及在此联合创作中营造的联盟氛围与精神的文化。良好的文化氛围有助于提升团队成员参与度,在文化方面助力知识转移活动[6]。文化因素包括联盟分享知识的文化氛围、联盟整体和谐度。

信任关系反映了联盟伙伴之间关系的亲密程度,是联盟间进行隐性知识转移的前提。信任能够削弱带有模糊和嵌入等特征的知识资源对转移过程的不良影响,信任的建立促使心理防护措施减弱或消失,让知识在双方主体之间的流动更加自如且没有情感障碍。信任关系可以从联盟成员间相处融洽度、对成员专业能力相信的程度、对团队工作目标和行为方式的认可度来衡量。

渠道是知识交流的先决条件,如果没有多种形式的渠道联接,那么知识转移根本不能顺利发生。产学研联盟知识转移既可以通过成员间日常聊天、面对面交谈,也需要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环境的支持。研发团队成员可以通过团队QQ群、微信公共平台等新媒体交流隐性知识,拓宽渠道种类、形式,促进知识的双向转移。渠道愈加多样,越能使转移具有高度灵活性,越利于知识转移。

激励机制是指在综合运用物质或精神上的奖励,增加团队成员积极性,促进组织目标顺利达成的一种方法。合理的激励机制在个人价值实现、联盟内部竞争机制建立方面有良好的制度牵引作用,是妥善完成知识转移的有力保证,也是联盟对优秀人才具有更强烈的吸引力和更深层次挖掘其潜能为联盟服务的关键。激励机制包括对学习新知识的成员进行物质或精神奖励的程度、组织有助于知识学习与分享活动的频率、鼓励成员进行知识交流的机制完善程度、政府政策上的支持度。

结语

本文以产学研联盟为研究对象,以知识转移为研究内容,深入阐释了产学研联盟知识转移的内涵,认为产学研联盟知识转移能力包括知识特性、知识源水平、知识接收者水平、知识转移情境四方面,并构建了一套系统有效且较具操作性的产学研联盟知识转移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由于作者水平有限,构建的指标体系可能还有不足之处,今后还需在该领域不断深入研究,以丰富并完善产学研联盟知识转移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再者,本文仅分析了产学研联盟知识转移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下一步还需采用科学的评价方法确定指标权重,为产学研联盟知识转移能力评价实践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秦云波,宁延萍,柳洲.产学研战略联盟开展协同创新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科学与管理,2014,(4):18-21.

[2]Teece D J.Transferring Technological Know-how[J].The Economic Journal,1977,(6):242-261.

[3]吴想,杨洪涛.产学研合作创新知识转移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9):360-362.

[4]肖小勇.基于企业网络的组织间知识转移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05.

[5]吴传荣,陈英武.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网络中知识转移时间优化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3,(4):955-962.

[6]卢涛.企业研发团队内部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14.

猜你喜欢
产学研隐性指标体系
2022城市商业魅力指标体系
交通强国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让“隐性课程”会说话
推行产学研一体化基地建设
基于产学研三位一体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针织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高中生物学中的隐性定理
利用“隐性”圆,巧解一类题
米歇尔.奥巴马与第一夫人的隐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