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公共空间和公共生活(PSPL)调研法的寒地街道空间优化策略研究
——以长春市重庆路为例

2018-05-23 12:53
吉林建筑大学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寒地长春市街道

王 亮 赵 艺

(吉林建筑大学 建筑与规划学院,长春 130118)

0 引言

在20世纪之前,街道不仅使人们的通行变得更加便利,也提供了公共的开放空间,增加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与物质交换.随着城市的高速化发展,人口大量聚集在城市,伴随着汽车工业的产生,城市开始寻求新的秩序来解决快速的人口增长所带来的压力.因此,建立快速的交通运输方式和严谨的城市交通路网成为了新的城市布局.然而,这一转变使街道失去了作为公共交往空间的这一重要属性.

1 研究范围与调研方法

街道作为城市公共生活的发生器,为人们的社会交往和公共活动提供了必要的场所.然而在寒地城市,由于气候的影响,能够为人们提供城市公共生活的空间变得更少.因此,提升寒地城市街道空间质量,有利于寒地城市的健康发展,增加人们的公共交往与生活.

1.1 长春市重庆路概况

重庆路位于长春市朝阳区西安大路北侧、大经路西侧,全长1 500m,是长春市级商圈.在2016年的长春旧城改造提升项目中,对重庆路进行了立面改造,并在重要节点中增加了城市雕塑与公共艺术小品.

1.2 调研方法与内容

本文采用扬·盖尔提出的公共空间和公共生活(PSPL,Pubic Space & Public Life)调研法.公共空间和公共生活调研法是根据人们在公共空间中的活动情况,对城市公共空间质量与生活状况进行评估.本文仅针对重庆路现阶段街道空间的物理环境进行分析,并不包括街道空间的使用评价,因此,本文采用地图标记法、现场计数法和实地调查法,对重庆路街道空间的使用情况和质量进行调研.

基于研究寒地城市街道空间中的公共空间质量与公共生活的特征,调研时间选择在2018年3月9日,天气晴,温度为-13℃~-6℃,时间从9∶00-20∶00,以1h为一个单元,每一单元进行10min的记录和统计.本文根据重庆路的沿街建筑功能和与之交汇的道路等级的不同,选取了位于综合体建筑前的A空间,位于与主干路交汇的B空间和位于聚集零售商业出入口的C空间,并在三个空间中截取6个道路截面(1 - 6)进行街道空间调研,见图1.

图1 长春市重庆路调研范围Fig.1 Survey scope on Chongqing road in Changchun city

2 长春重庆路街道空间调查研究

2.1 长春重庆路公共空间调查研究

长春重庆路临街建筑以商业为主,商业业态多样,包括零售、大型商业综合体、星级酒店和少量餐饮、娱乐等,见图2.这些对于人群的聚集有潜在的优势.但街道中多为以到达目的地为主的必要性活动,缺乏在街道中驻足与活动的自发性活动,使得街道缺乏真正的活力.

2.1.1 长春市重庆路街道空间尺度

街道宽高比是构成街道空间感受的重要因素之一,街道宽度Distance(D)与沿街建筑高度Height(H)之比决定了不同的街道空间感受.以D/H=1为基准,当比值大于1、小于1时,分别给人带来空间疏离、接近亲密的感受.

长春市重庆路全长1 500m,道路红线宽度28m,其中机动车道16m、两侧人行道各6m.重庆路从万达广场到国贸大厦之间的街道,商业综合体建筑退线多,宽高比大多大于1,街道空间稍显空旷(见图3左侧图片);

人民大街东侧的重庆路路段,宽高比小于或等于1,街道空间给人们带来亲密、热闹的感觉(见图3右侧图片).

图2 长春市重庆路沿街建筑功能分布Fig.2 Building function distribution along Chongqing road in Changchun city

图3 长春市重庆路街道断面空间示意图Fig.3 Sketch picture for the street section space on Chongqing road in Changchun city

2.1.2 长春市重庆路街道空间质量

商业综合体等大型建筑前的街道空间作为建筑入口的缓冲区域,起到人流集散的功能,并为城市活动提供了场所,如万达广场、卓展前广场、国贸大厦前广场等.这些较开敞的公共空间基本具有休息座椅或者雕塑小品.但由于寒地城市天气原因,休息座椅存在积雪问题,失去了坐歇的作用,且有些座椅材质的选择并不适合于寒地城市.局部建筑广场前的铺装,未考虑到雪对于铺装材质的影响,降低人们行走的安全性.

街道景观绿化是街道空间中重要的组成要素,是提升街道品质的重要指标,具有净化空气、减小噪音、调节街道空间尺度、提升街道识别性的作用,并对促进人们进行户外活动具有重要意义.重庆路绿化景观不足,步行空间与车行空间没有被很好地界定与划分,部分路段无障碍设置不连续,且某些路段被积雪覆盖.

2.1.3 长春重庆路沿街立面质量

临街立面因拥有更多的单元和建筑入口,使人与建筑发生更多的视线上和功能上的联系,给人以充满活力和具有安全的感觉.白天,人们可以通过玻璃窗或入口看见建筑内的商业活动;夜晚,建筑内透出的灯光可以给人安全感.扬·盖尔团队对于沿街建筑立面质量评价提出了5项标准,见表1.

表1 沿街建筑立面质量的评价标准Table 1 Evaluation standards for the building facade quality along the street

本文根据以上评价沿街建筑立面质量的5项标准,对长春重庆路的沿街立面质量进行评价.由图4可见,以零售为主的重庆路人民大街以东的路段较以商业综合体为主的人民大街以西路段沿街立面更加活跃,建筑与街道空间联系更加丰富,商业氛围更加浓厚.

图4 长春市重庆路沿街建筑立面质量Fig.4 Building facade quality along the street of Chongqing Road in Changchun city

2.2 长春市重庆路步行空间调研

步行街道空间最简便和普通的出行方式,既具备交通功能,又具有社会交往功能,对增加街道空间活动几率和提升城市活力有积极作用.因此,街道空间应提高步行舒适度,吸引人们选择步行作为出行方式.

图5表示重庆路6个截面在9∶00-20∶00每隔1h记录10min的人流总量.

图5 9∶00-20∶00时长春市重庆路人流总量Fig.5 The total in stream of people on Chongqing road in Changchun city from 9∶00 to 20∶00

由图5可知,3,5截面人流量远高于截面1的人流量,截面2,4,6人流量相差不多.反映出位于截面1处的万达广场和卓展前的街道空间人流较少,人们基本都在建筑内活动;截面3位于重庆路与人民大街交汇处,主干路通行量大,人流较多;截面5所处位置是以零售商业为主的街道的出入口,由于沿街立面出入口较多,建筑与街道空间联系密切,街道中人流量较多.

图6表示重庆路在9∶00-20∶00行人的流量变化.由图6可知,10∶00-12∶00之间人流量快速增加,在14∶00到达峰值之后有所回落,并在17∶00迎来了第二个人流量高峰期,高于14∶00时的人流量.由此可见,晚间的商业、餐饮、娱乐带来了街道人群的数量增长.

图7表示A(1,2截面)、B(3,4截面)、C(5,6截面)三个路口在9∶00-20∶00行人的流量变化.由图7可见,B,C路口的行人流量高于A路口;B路口在白天行人流量最大,C路口在晚间行人流量最大;A,C行人流量的峰值都位于晚间,C路口的行人流量峰值比A路口的行人流量峰值提前一个小时,说明位于B处快速聚集人群能力强,但A处的人群聚集能力可以持续更久;B路口峰值位于下午14∶00左右,并经历2次快速下降,说明B路口白天聚集人群能力更强,但不具备吸引人们在街道晚间活动的因素.

图6 9∶00-20∶00时长春市重庆路人流变化Fig.6 Changes in stream of people on Chongqing roadin Changchun city from 9∶00 to 20∶00

图7 9∶00-20∶00时A,B,C路口人流变化Fig.Changes in stream of people at junction A,B andfrom 9∶00 to 20∶00 C from 9∶00 to 20∶00

上述表明,商业综合体前的街道空间白天聚集人群能力强,零售商业前的街道空间,晚间聚集人群能力强,但持续时间不长.

2.3 长春市重庆路停留空间调研

驻足作为街道空间中的静态活动,是体现街道空间品质与活力的重要因素.驻足分为必要性活动和选择性活动,必要性活动是以出行为目的的停留如等候公交等;选择性活动则与街道空间环境有关,街道空间质量越高,越能吸引人们进行选择性活动.图8表示调研中拍摄的街道驻足活动.

图8 长春市重庆路街道空间的选择性活动Fig.8 Selective activities in the street space of Chongqing Road in Changchun city

根据图9,12∶00-13∶00和15∶00-17∶00之间发生驻足的数量最多.调研发现,12∶00-13∶00时间段的非必要性驻足活动多为老年人坐歇和年轻人站靠着建筑立面进行休息;15∶00-17∶00时间段的驻足活动多为年轻人在路边进行滴滴打车;A,C地段有2~4处公交站点,所以必要性活动占有很大比例,B地段没有公交站点,以站立这种非必要性活动为主.调研中发现,老年人在12∶00-15∶00发生坐歇活动,多为晒太阳或者短暂休息,停留时间一般在5min左右;年轻人在16∶00-17∶00发生坐歇活动,多为购物后在街道空间中进行休息,停留时间不长.调研中这些坐歇活动的发生都没有在街道中的休息座椅上,而是体现了边界效应,选择坐在建筑物的凹处或建筑物台阶上;儿童在街道中玩耍主要发生在放学后的15∶00-17∶00之间.

图9 长春市重庆路停留空间行为地图与活动趋势Fig.9 Behavior map and activity trend in the staying space of Chongqing Road in Changchun city

2.4 调研总结

长春重庆路是长春重点打造的城市级商圈,街道中人群聚集较多,即使在寒冷的冬季,街道空间中依然有较多的使用人群,也有驻足与坐歇的需求.重庆路大部分路段处于建筑阴影下,寒风侵袭严重,只有上午的人民大街附近的街道空间和下午的万达广场、卓展前街道空间有阳光,并且存在很多消极空间,没有高效的利用空间优势进行细致的外部空间设计.人民大街与重庆路交汇处的广场空间也未有效利用.重庆路整体绿化景观设施偏少,只有灌木,缺少乔木来减少机动车道对步行空间的干扰.街道座椅设施积雪严重,即使有坐歇需求,也不会选择街道空间中的休息座椅.街道空间的安全性不足,部分步行空间路面有积雪或薄冰,部分广场铺装不适合寒地城市设计要求,无障碍盲道不连续或被冰雪覆盖等.

3 长春市重庆路街道空间优化策略

基于调研发现的问题,提出以下优化策略:

(1) 在未来发展模式方面,重庆路的功能应向多元方向发展,增加非营利性设施,将娱乐、交往、运动、微公园等元素加入其中,使其具有独特的商业魅力.

(2) 在街道空间营造方面,选择一天中能够得到日照的街道空间进行深入设计,营造出具有标志性、吸引力、有趣的空间场所;特色商业文化引入,并尽量在节假日组织不同的商业文化活动,形成具有鲜明的街道功能和特色的街道空间.

(3) 在街道景观绿化方面,结合街道空间,完善街道景观绿化,局部增设行道树、街边绿化,抵御寒风侵袭、减小机动车道干扰,改善街道空间微气候,提升环境品质.重庆路属于商业服务性街道,应考虑将景观绿化与人们的活动相结合,提升街道景观的功能性,利用景观绿化形成新的活力区域.

(4) 在街道设施和小品方面,考虑冬季寒冷的气候条件,避免采用面砖铺贴的休息座椅,可采用导热系数较小的材料,如木质材料等.街道空间中的设施和景观小品尽量选择较为鲜艳的颜色,为单调的冬季环境增加色彩,提升人们的视觉感受.

(5) 在街道安全性方面,街道步行和建筑前广场铺装应考虑冬季雪后防滑,采用摩擦力较大的铺装材料;完善街道空间的无障碍设计,增加无障碍设施,如无障碍坡道,明显标志和防护栏杆等.

(6) 在管理方面,街道空间、景观小品、街道设施应在雪后及时清理,避免冰雪对行人的危害和影响行人的使用.

4 结语

长春市重庆路是长春城市肌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吸引人群能力强.本文探索了在寒冷天气下,重庆路街道空间的质量和人们的活动,提出了在无法改变的恶劣环境条件下,适宜的优化策略,来满足寒地城市使用者的需求.重庆路的优化将会增强城市魅力和激发街道活力.本文受天气条件和调研次数的限制,对于寒地城市街道中的行为活动还需要长时期的深入观察,从而提出更精准的优化策略.

参 考 文 献

[1] 赵春丽,杨滨章,刘岱宗.PSPL调研法城市公共空间和公共生活质量的评价方法——扬·盖尔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理论与方法探析(3)[J].中国园林,2012,28(9):34-38.

[2] [丹]扬·盖尔.交往与空间(第四版)[M].何人可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3] [丹]扬·盖尔.人性化的城市[M].欧阳文,徐哲文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4] Gehl J,Gemzoe L.Public Space Public Life[M].The Danish Architectural Press,1996.

[5] [英]克利夫·芒福汀街道与广场[M].张永刚,陆卫东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6] 徐苏宁.创造符合寒地特征的城市公共空间——以哈尔滨为例[J].时代建筑,2007(6):27-29.

[7] 冷红,孙禹.寒地步行街气候适宜度的评价方法与要素研究——以哈尔滨中央大街步行街区为例[A].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10.

[8] 梅洪元,代阳.回应气候的寒地城市街道绿色设计[J].建筑学报,2012(12):104-107.

猜你喜欢
寒地长春市街道
登泰山
基于寒地公园适老化需求的研究——以长春为例
奔跑的小浪花
寒地黑土无公害水产品健康养殖发展思路
热闹的街道
街道生活
我国寒地中小学教师体质及骨密度调查研究
寒地医学与寒地睡眠医学的发展及研究意义
风居住的街道
街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