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前列腺素钠联合阿斯匹林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

2018-05-23 06:57苏理华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8年7期
关键词:前列腺素氧分压糖尿病足

苏理华

广元市利州区人民医院内科,四川广元 628003

随着社会老龄化加剧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已经成为社会常见慢性疾病,而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糖尿病足有较高的致死率,深入研究糖尿病足发病机制,寻找有效的治疗措施势在必行。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糖尿病足的产生和发展与神经病变和下肢血管病变有关,神经病变也就是微血管病变,所以血液微循环障碍的处理成为治疗糖尿病足的关键。观察发现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成为阶段性狭窄或完全阻塞,导致远端组织处于缺氧、缺血状态,患者早期表现为静息痛或间隙性跛行,晚期极易发生溃疡与感染,形成糖尿病足。糖尿病足治疗的重点是降低炎症反应,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扩张血管与抑制血小板聚集。该次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13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联合应用阿司匹林、贝前列腺素钠治疗糖尿病足,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在该院治疗的糖尿病足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有女性78例,男性52例,年龄在48~76岁之间,平均(64.38±8.24)岁。 Wagner分级,有 34 例III级患者,58例II级患者与38例I级患者。所选患者病情稳定,排除标准:①严重心肺疾病患者;②营养不良患者;③妊娠与哺乳期妇女;④皮肤创面严重感染未得到控制患者;⑤免疫力低下患者;⑥全身衰竭患者;⑦神经疾病、不愿配合治疗与研究的患者。入选后患者血糖得到良好控制,空腹血糖控制在7 mmol/L以内,饭后血糖控制在10 mmol/L以内。根据患者入院治疗顺序进行编号,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6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与病情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对比分析意义。

1.2 方法

入院后两组患者均接受相同的血糖、血压、血脂控制,抗炎与清创换药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阿司匹林(国药准字号:H32025931)治疗,使用方法:100 mg/次,1次/d。实验组患者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应用贝前列腺素钠(国药准字号:J20080087),使用方法:应用40 μg/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接受60 d治疗。

1.3 观察指标

疗效评价:患者足部感染消失,深部组织破坏与溃疡愈合,临床疗效为显效;患者足部感染改善,深部组织破坏、溃疡减轻,临床疗效为有效;患者足部感染、深部组织破坏以及溃疡等均无改善,甚至加重,临床疗效为无效。创面愈合率,应用ImageJ软件对患者创面愈合情况进行分析,愈合面积=初始面积-治疗后面积,愈合率=(愈合面积/初始面积)×100%。经皮氧分压,应用TCN400经皮氧分压检测仪,固定于患者皮肤检测点上,每分钟记录1次数据,测定4次计算平均值。踝背指数,应用英国彩色双功能AMI指数仪。对患者前臂收缩压、踝动脉收缩压,计算出ABI=踝动脉收缩压/前臂收缩压。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该次研究实验组、对照组所得资料处理,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用(%)表示,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用(±s)表示,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临床疗效,实验组为93.85%,对照组为78.46%,应用统计学软件分析,在临床疗效方面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情况

2.2 创面愈合率、经皮氧分压和踝背指数

实验组在踝背指数、创面愈合率以及经皮氧分压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不良反应

治疗期间对照组有3例患者发生头晕,3例患者发生恶心呕吐,2例患者出现消化道出血,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率为12.31%;实验组有3例患者恶心呕吐,3例患者头晕,1例患者消化道出血,实验组不良反应率为10.77%。经统计分析,两组在不良反应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经济水平的提升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导致糖尿病发病率明显上升,糖尿病足作为糖尿病常见并发症,患者数量急剧增加,糖尿病足有较高的致残、致死率,研究表明糖尿病足的产生与发展与神经病变、下肢血管病变有紧密关联,而神经病变主要是指微血管病变,也就是说血液循环不佳、循环障碍是导致糖尿病产生的重要原因。高血脂、高血糖与高血压是导致下肢血供障碍的重要因素,导致内皮细胞被不当活化,进而激活内皮细胞大量进行炎症介质释放,例如:VCAM-1、前列环素、选择素、ICAMI、人肿瘤坏死因子、内皮素以及白介素等,这些炎症介质进入血液循环,导致凝血功能增强、血管收缩增强、全身炎症反应以及局部血液流变学改变。另一方面,这些炎症介质还会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导致内皮细胞过度活化,最后加速内皮细胞坏死、凋亡,进而将内皮下基底膜层被暴露,炎症细胞和血小板在上面粘覆,逐渐形成软板与小血栓,进一步造成炎症细胞、低密度脂蛋白在基底膜沉积,最终形成动脉粥样硬化,造成动脉部分狭窄、闭塞。因此在糖尿病足防治中应重点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降低炎症反应刺激,进而减少氧化,避免血小板聚集,进行血管扩张,缓解动脉狭窄、阻塞。

表2 两组患者创面愈合率、经皮氧分压以及踝背指数情况(±s)

表2 两组患者创面愈合率、经皮氧分压以及踝背指数情况(±s)

组别 创面愈合率(%)经皮氧分压(mmHg) ABI对照组(n=65)实验组(n=65)t值P值68.5±2.5 81.4±2.9 27.163 1 0.000 0 16.4±2.4 26.2±1.6 27.391 8 0.000 0 8.3±2.6 11.5±1.8 8.158 4 0.000 0

经皮氧分压能有效反应大小血管的循环状态,同时能直接反应微循环功能,因此经皮氧分压检测在判断与指导疾病治疗方面有重要意义。踝背指数是踝动脉收缩压与前臂收缩压的比值,在糖尿病足诊断中具有准确、无创和简便等优点。

阿司匹林具有抗血小板凝聚效果,能有效降低血液循环障碍,进而达到降低下肢血管狭窄与阻塞的目的。前列环素是一种前列腺素,主要有血管内皮产生。大量研究表明,当血管内皮细胞发生损伤,能让COX-2表达亢进,进而促进PGH2(前列腺素类化合物共同前体物质)合成,降低 PGI2水平,让 PGF2a、PGD2和TX产量增加,进而会引发心血管系统损伤反应[1]。所以如何有效增加局部损伤位置的前列环素水平,降低血管收缩压力和凝血是糖尿病患者血管保护的重点。贝前列腺素钠是前列环素衍生物,具有舒张血管、抗血小板活性和改善内皮功能的效果,进而可显著改善患者肺动脉高血压症、闭塞性动脉硬化症[2]。在糖尿病患者血管损伤方面,口服贝前列腺素钠能降低损伤标记物VCAM-1的血浓度,同时还能有效抑制动脉内膜肥厚症状[3]。该次研究,实验组的患者联合应用阿司匹林、贝前列腺素钠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阿司匹林治疗,结果实验组的患者在临床疗效、创面愈合率、经皮氧分压以及踝背指数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该结果充分说明联合应用贝前列腺素钠与阿司匹林治疗糖尿病足,能有效提高患者溃疡皮肤愈合率,促进受损皮肤康复,能有效改善细胞功能障碍,扩张血管,改善微血管血液循环状态,提高临床疗效。同时还不会增加患者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综上所述,糖尿病近几年发病率不断增加,糖尿病足患者数量也在不断上升,严重的糖尿病足表现为脚趾、脚跟、前脚背发生局限性坏疽,甚至全脚坏疽,患者需承受较大痛苦。该次研究发现,联合应用阿司匹林、贝前列腺素钠治疗糖尿病足,能促进损坏皮肤愈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显著提升临床疗效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进而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1]唐冰霜.贝前列腺素钠联合阿斯匹林辅助治疗糖尿病足临床观察[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3(6):19-21.

[2]刘海英.贝前列腺素钠联合阿司匹林对糖尿病足患者血清胆红素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J].世界临床医学,2017,11(11):106,109.

[3]蔡媛媛,梁海琳,俞洁,等.老年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6(2):155-157.

猜你喜欢
前列腺素氧分压糖尿病足
2020年糖尿病足基础及临床研究进展
前列腺素联合舒洛地特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系统评价
前列腺素并非男性特有
糖尿病足,从足护理
静脉血中氧分压的调节
前列腺素并非男性特有
基于《TiO2基阻变存储器件性能》的教学实践探索
前列腺素药物知多少
载人航天器组合体氧分压控制仿真分析
中医综合治疗糖尿病足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