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性功能锻炼操对乳腺癌术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2018-05-23 06:57赵宝忠庄荣华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8年7期
关键词:性功能患侧活动度

赵宝忠,庄荣华

吉林省梨树县小城子镇中心卫生院,吉林梨树 136515

乳腺癌是全世界女性最为常见、最多发的恶性肿瘤之一,以手术治疗为主,以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免疫治疗为辅,而改良根治术是常用的手术方式[1]。改良根治术中会对腋窝淋巴结进行清扫,加之术后瘢痕的局部黏连会导致患侧上肢淋巴回流不畅,出现患肢肿胀不适的状况。另一方面部分肌肉的缺失及神经血管的损伤都会导致患侧上肢出现一定的功能障碍,如不尽早、有效地进行功能锻炼,则很可能造成患侧上肢的运动功能障碍,给患者带来不良影响[2]。该文将以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该院接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80例患者作为分析对象,采用平行对照的方式对阶段性功能锻炼操对乳腺癌术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进行探究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该院接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80例患者作为分析对象,按照术后锻炼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有40例,患者的年龄在28~6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3±2.1)岁;乳腺癌分期:Ⅰ期 12例、Ⅱ期18例、Ⅲ期10例;化疗方案:CAF25例、CMF8例、AT7例。照组有40例,患者的年龄在29~6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1±2.1)岁;乳腺癌分期:Ⅰ期11例、Ⅱ期20例、Ⅲ期9例;化疗方案:CAF23例、CMF8例、AT9例。排除合并严重心脏疾病患者、呼吸疾病患者、肝肾功能不全患者、患有手术禁忌证患者、合并器质性疾病或全身性疾病患者、精神意识障碍患者。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在详细了解该次研究进行的目的及流程的基础上由患者签署或其家属代为签署参与同意书,患者的自身条件和两组患者之间的比较条件均符合该次研究进行的要求。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锻炼方法。主要内容为护理人员指导患者采用握拳、旋转腕关节、伸屈肘关节等动作锻炼等。

观察组患者给予阶段性功能锻炼操。第一阶段:在术后12 h至术后5 d,护理人员引导患者根据医疗体操基础篇进行锻炼,包括用力吸气后呼气的呼吸运动[3];用健侧手或他人辅助按摩患侧肌肉的肌肉按摩;患侧上肢各手指舒展的手指运动;握紧拳头转动腕关节的腕部运动;用健侧手托住患侧上肢肘部、患侧握紧拳头伸屈肘关节的肘关节运动;下肢伸直用力伸屈踝关节的踝关节运动及腹部按摩等。第二阶段:术后第6天至停留引流装置,采用医疗体操健肢篇进行锻炼。包括手指伸展;腕部运动;肘关节运动;双肩向上提起然后放下的肩部运动;交替进行的拍肩搭背[4];患者面墙而立,健侧上肢伸手上举,手掌贴墙,患侧用食指和手指交替向上爬,到达患肢所能到达的位置,疼痛程度以可以接受为宜的爬高运动等[5]。第三阶段:出院后且已经停止引流装置。采用医疗体操健身篇进行锻炼。包括热身运动、肌肉拍打及双手枕后交叉等[6]。

1.3 观察指标

在术后15 d、4周及15周用量角器测量的方法评定患者的肩关节活动度及测量心率、主观用力感觉等测定两组患者的活动耐力[7]。

1.4 统计方法

该次研究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用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者的肩关节活动度结果[(±s),°]

表1 两组患者的肩关节活动度结果[(±s),°]

观察组观察组(n=40)对照组(n=40)P值前屈术后15 d 术后4周后伸术后15 d 术后4周69.04±5.34 62.55±6.67<0.05 105.63±10.62 94.23±8.21<0.05 31.34±2.65 29.10±3.54<0.05内收术后15 d 术后4周外展术后15 d 术后4周35.35±4.12 34.01±2.26<0.05 39.41±4.33 36.04±5.58<0.05 48.65±3.74 39.71±2.97<0.05 73.51±4.71 69.05±5.54<0.05 122.65±11.65 104.10±10.47<0.05

2 结果

2.1 肩关节活动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15 d、4周的肩关节前驱、后伸、内收、外展的关节活动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活动耐力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活动耐力明显好于对照组,两者之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活动耐力结果(±s)

表2 两组患者的活动耐力结果(±s)

组别 心率恢复时间术后4周 术后15周主观用力感觉术后4周 术后15周观察组(n=40)对照组(n=40)P值7.51±1.27 9.95±1.58<0.05 5.89±1.10 9.20±1.35<0.05 7.81±0.76 7.85±0.92<0.05 11.52±1.48 9.90±0.98<0.05

3 讨论

阶段性的功能锻炼操为乳腺癌术后患者提供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训练过程,包括局部的肢体功能及全身的有氧运动。有氧运动可以改善患者的摄氧量及心肺功能,对恢复身体机能、增强体质有积极作用。对于术后易出现肢体功能障碍的乳腺癌患者来说,从简单到难度较大的适应性的功能锻炼可以充分活跃患侧上肢,使其处于一种良好的运动状态,利于术后康复[8]。从该文的研究结果可知,阶段性功能锻炼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的肩关节活动度及活动耐力均有很大的积极影响,相较于常规的锻炼方法效果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阶段性功能锻炼操有利于乳腺癌患者术后康复,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与推广。

[1]温景程.阶段性功能锻炼操对乳腺癌术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实用医技杂志,2016,23(8):872-875.

[2]袁凤玲,黄焕葵,张顺欢.阶段性功能锻炼操对乳腺癌术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8):12-14.

[3]樊静,庞林薇.阶段性功能锻炼操对乳腺癌术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医药,2016(1):233.

[4]罗云飞,王军,裴晓瑞,等.阶段性功能锻炼操对乳腺癌术后肩关节活动度、运动耐力及生命质量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2014(6):1528-1529.

[5]叶美娜.早期阶段性功能锻炼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15(12):1771-1773.

[6]王静.讨论早期阶段性功能锻炼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大家健康旬刊,2015,9(10):91-92.

[7]黄盖容,谢妙芳.阶段性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11):364-365.

[8]魏彩兰.乳腺癌根治术后阶段性护理指导功能锻炼对患侧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观察[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3,35(1):114-115.

猜你喜欢
性功能患侧活动度
基于TCA循环关键酶测定研究督灸治疗早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关节活动度的疗效及机制
新文科建设探义——兼论学科场域的间性功能
NLR、C3、C4、CRP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的比较分析
更 正
脑卒中康复操患者常做好
能量多普勒评价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度的价值
运动与性功能
米非司酮联合炔诺酮治疗复发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效果探讨
偏瘫病人良肢位摆放的秘密
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青春期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