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健康干预对儿童保健服务及母亲养育行为的影响

2018-05-23 06:57王文益左佳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8年7期
关键词:早教掌握情况养育

王文益,左佳

三台县人民医院儿科,四川绵阳 621100

传统的保健服务是儿童身体出现不适时,家长被动的去向保健医生进行咨询,而现在的家长越来越注重儿童早期教育,逐渐从被动式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索,而且现阶段的早教服务也越来越普遍化[1]。为了使社区儿童保健人员的卫生服务质量不断的提高,使得儿童早期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协助父母建立起儿童保健服务的意识,对母亲的养育行为起到督促作用[2],从而设计了该实验。该研究主要是探讨社区健康干预对儿童保健服务及母亲养育行为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5月—2017年2月进行社区健康干预的儿童保健服务对象以及母亲选取100名,没有实施社区健康干预的母亲及儿童100名作为对照组,所有对象中儿童的年龄在1~3岁之间,不存在先天性的疾病或者是慢性疾病。

1.2 方法

根据妇幼保健中心的基本要求,采用问卷调查的办法,对社区内儿童养育的基本情况进行统计,对母亲掌握儿童养育知识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对儿童的家庭基本情况以及母亲的养育情况、儿童的发育情况等进行观察分析,最后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参考相应的书籍、文献等制定相应的教育材料,包括宣传册、画册、大型的海报等。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儿童饮食、疾病预防、不良习惯的纠正等。定时开展健康教育讲座,并且邀请一些专业的保健人员对其进行讲解,根据育儿的基本知识,对父母进行宣教,对父母提出的问题认真解答,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还通过线上教育的形式例如电话、短信、网络等对父母进行全方位的健康宣教。

1.3 观察指标

社区健康干预措施持续实施6个月,采用儿童养育情况母亲问卷调查的形式对相应的家庭实施评估,其中包括母乳喂养、疾病的预防、辅食的添加、健康检查、早教、行为习惯等,每项总分10分。并且对其保健服务的满意度情况进行评价。

1.4 统计方法

利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其中采用t检验、χ2检验分别检验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用(±s)、[n(%)]表示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评价两组母乳喂养、辅食添加、疾病的预防、健康检查、早教、行为习惯的培养等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显示,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 评价两组儿童养育知识掌握情况[(±s),分]

表1 评价两组儿童养育知识掌握情况[(±s),分]

组别 母乳喂养 辅食添加疾病预防 健康检查 早教 行为习惯培养实验组(n=100)对照组(n=100)8.4±0.8 6.6±0.4 9.0±0.9 7.1±0.5 8.1±0.9 6.1±0.6 9.3±0.7 8.0±0.6 8.6±0.6 6.4±0.5 7.9±0.8 5.7±0.5

对儿童社区保健服务的满意度情况进行比较,实验组对社区儿童保健服务的满意度为97%,对照组对社区儿童保健服务的满意度为8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

表2 比较儿童社区保健服务的满意度情况

3 讨论

经过统计发现[3],全球范围内的儿童在早期发展过程中,其心理行为以及健康发育的问题在不断的增多,关于生长发育方面的疾病也越来越多。有数据显示[4],我国大约有12%~20%的儿童存在或多或少的心理行为或者是发育障碍。因此,应该在我国全面的展开和推广社区儿童健康干预服务来帮助预防和改善相关疾病的发生。现阶段大多数的父母都比较重视育儿保健知识,而且会咨询育儿保健医师,但大多数都属于被动的接受状态,而且目前早教培训机构不断的增加,质量参差不齐,专业的教育咨询服务不达标,部分甚至有误导的现象,对我国儿童健康发展产生了不良的影响[5]。为此应该完善社区健康干预服务,为父母提供专业的育儿知识,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社区健康干预服务是一种新型的母婴服务体系,主要针对儿童保健服务以及母亲养育行为进行评估,以此为目的不断的提高社区保健服务的基本能力,优化母亲养育行为[6]。这种干预服务主要是在社区内进行推广,注重儿童保健的相关技能和知识,对母亲的养育行为进行改善,例如对母乳喂养、辅食的添加、常见疾病的预防、健康检查、早教、行为习惯的培养等进行针对性的干预,并且对其实施系统的教育,不断强调母亲的重要性,鼓励母亲动参与,将大众传播办法和人际传播相互结合,适当的鼓励父亲也应该融入儿童的养育责任中。这种社区健康干预措施通过画报、讲座、健康体检、预防接种等对母亲的健康行为进行改善,全面的对母亲的基本行为进行指导并且对其各项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价[7]。该次研究通过对两组母乳喂养、辅食添加、疾病的预防、健康检查、早教、行为习惯的培养等知识的掌握情况的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实验组对社区儿童保健服务的满意度为97%,明显比对照组的8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说明,通过社区健康干预,提高母亲对儿童健康的重视,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其儿童保健服务的积极性,改变了传统被动接受的模式[8]。而且相关的保健人员在干预措施实施的过程中,也使自身的业务水平有所提高,使得保健服务的满意度显著的升高。

综上所述,为了改善母亲的养育行为,对其实施社区健康干预,可以在一定程度增强父母对儿童保健的认识,并且起到督促作用,使得社区儿童保健服务的效果不断的提高,促进了儿童的健康成长,值得在临床上广泛的推广应用。

[1]梁春晓,蔡春梅,钟杏花,等.一站式儿童保健服务模式促进儿童保健质量的效果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6,8(1):26-28.

[2]邓娣娣,魏晚霞,汪丽霞.观察一站式儿童保健服务模式对促进儿童保健质量的效果[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28(23):3296-3297.

[3]于明杰.优化儿童保健服务系统护理干预对儿童健康体检率及系统管理率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94):1-3.

[4]杨明,于春华,马彦玲.一站式儿童保健服务模式与儿童保健质量的探讨[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4,25(6):1047-1049.

[5]王德敏.用一站式儿童保健服务模式对儿童进行保健服务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20):177-178.

[6]林净,陈敬富.一站式儿童保健服务在乡镇儿童保健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4,30(2):308-309.

[7]何能清,黄俊芳,贺卫权,等.新型社区儿童保健服务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9):2169-2171,2174.

猜你喜欢
早教掌握情况养育
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对女性人工流产术后保健知识掌握情况的影响研究
天下有“完美的养育风格”吗
养育宝宝 专家团来帮你
养育宝宝专家团来帮你
去早教班可以让宝宝早说话吗?
养育孩子 只需温和助推
菏泽学院公共体育课学生篮球规则掌握情况及对策分析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有效运用信息反馈
论初中数学的复习教学
早教Q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