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阳通脉汤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临床观察

2018-05-23 06:57刘光达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8年7期
关键词:温阳通医治动脉血

刘光达

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相公中心卫生院中医科,山东临沂 276025

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DLASO)为糖尿病最严重的一种慢性并发症,患者临床早期主要表现下肢无力、麻木、感觉异常等症状,到动脉闭塞时出现下肢坏疽、溃疡等表现,严重影响患者预后质量[1]。为探讨有效治疗药物,2016年9月—2017年9月该文就选取的112例DLASO患者资料予以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该院收治的112例DLASO患者资料加以分析,依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 (52例)与实验组(60例);前者年龄 54~77 岁,平均(59.48±3.24)岁,男女比31:21,糖尿病病程 5~18 年,平均(10.25±5.31)年;后者年龄 53~76 岁,平均(58.31±3.52)岁,男女比 40:20,糖尿病病程 6~19年,平均(11.36±6.20)年;基线资料于 2组间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西药治疗,将10 μg前列地尔注射液+10 mL0.9%的氯化钠注射液中,予静脉推注,1次/d。实验组于此基础上予温阳通脉汤医治,中药成分包含麻黄3 g,肉桂粉6 g,白芥子、鹿角胶、干姜各 10 g,当归、牛膝、川芎、赤芍各 12 g,黄芪 15 g;1 剂/d,水煎剂,于早晚2次分服;2组均连续用药3个月。

1.3 观察指标与评定标准

依据“实用糖尿病学”疗效标准[2]对2组予以评估,症状积分减少率不小于70%为显效;症状积分减少率大于30%、小于70%为有效;症状积分减少率小于30%为无效;总有效=(显效数+有效数)/总例数×100.00%;症状积分减少率=治疗前后积分差/治疗前积分×100.00%;症状包括麻木、疼痛、下肢溃疡等方面。比对2组医治前后下肢动脉(足背动脉、腘动脉及股动脉)血流速度及内径变化。

1.4 统计方法

数据皆由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数据经由(±s)表示,组内、组间之比经由t检验,而计数数据经由[n(%)]表示,组间对比红由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对2组临床疗效

比对对照组(76.92%),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3.33%)显著更高(P<0.05),详见表1。

表1 比对2组临床疗效[n(%)]

2.2 比对2组治疗前后下肢动脉血流速度及内径

比对医治前,2组医治后下肢动脉血流速度及内径均显著改善,但实验组改善幅度比对照组大 (P<0.05),详见表2。

3 讨论

DLASO多发于老年人群,其与糖尿病致使的纤溶失调、内皮功能障碍及凝血等密切相关,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静息痛、组织坏死等[3]。目前临床针对DLASO治疗主要采取西药治疗,虽可取得一定疗效,但不良反应较多,且远期复发率高。为探讨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该文就选取的112例DLASO患者资料予以分析。祖国中医学将DLASO归为“血痹”“脉痹”等范畴,消渴病日久不愈而伤及脾肾,致使气血阴阳不足,阳虚即筋脉失养;气虚无力助心行血,且血脉凝滞,不通即痛;血虚即肌肉失荣[4]。该病属于本虚标实之证,临床医治以温经散寒、健脾补肾及养血通脉原则为主[5]。为此,该研究针对实验组患者采取的温阳通脉汤治疗,其中药成分主要包含麻黄、肉桂粉,白芥子、鹿角胶、干姜、当归、牛膝、川芎、赤芍、黄芪,其中黄芪属君药,具补益元气、瘀去络通、助阳通达四末之功效;当归属臣药,具通络活血之功效;川芎、赤芍属佐药,与当归协同发挥活血祛瘀之功效;鹿角胶具养血助阳之功效;白芥子、麻黄具血气宣通、通阳散结之功效;肉桂、干姜具温经通脉之功效;配以牛膝引瘀血下行,使药力直至病所,提高药效,各药合用,共奏祛痰活瘀、温阳益气的效果[6]。经研究综合分析,结果发现:比对对照组(76.92%),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3.33%)显著更高;比对医治前,2组医治后下肢动脉血流速度及内径均显著改善,但实验组改善幅度比对照组大;提示DLASO患者行温阳通脉汤治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及下肢动脉血流情况。

表2 比对2组治疗前后下肢动脉血流速度及内径(±s)

表2 比对2组治疗前后下肢动脉血流速度及内径(±s)

注:组内比较,aP<0.05;组间比较,bP<0.05。

组别 时间 腘动脉峰值流速(V/cm·s) 血管内径(mm)实验组(n=60)对照组(n=52)医治前医治后医治前医治后73.62±11.01(58.43±9.82)ab 74.51±11.30(64.20±8.17)a 4.53±0.42(6.05±0.71)ab 4.42±0.35(5.20±0.38)a足背动脉峰值流速(V/cm·s) 血管内径(mm)股动脉峰值流速(V/cm·s) 血管内径(mm)71.25±9.73(50.23±6.22)ab 72.10±8.64(60.25±7.71)a 1.85±0.43(2.83±0.65)ab 1.75±0.36(2.32±0.87)a 88.62±5.32(71.30±4.25)ab 87.53±4.82(80.03±5.31)a 6.31±0.62(7.98±1.35)ab 6.41±0.82(7.02±1.03)a

综上所述,温阳通脉汤治疗DLASO患者,不仅能够有效促使患者临床症状得以缓解,而且有效改善下肢动脉血流,进而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单洁.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硬化与血压、血脂及内皮功能等因素的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13(20):5653-5655.

[2]赵杼沛,韩磊,赵莉娟,等.通痹方对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症患者血清内皮素的影响[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0(1):67-69.

[3]苑冰,衣卫东.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4,16(11):89-90.

[4]莫兴骊,刘惠娟,莫兴骝,等.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介入术后再狭窄机制与中西医防治[J].中医临床研究,2017,9(14):139-142.

[5]杨喆.糖尿病足溃疡患者下肢血管超声检查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探讨[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4,13(z1):267-268.

[6]陈宗余,陈小平.自拟温阳通脉解毒汤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32例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7,9(11):69-70.

猜你喜欢
温阳通医治动脉血
中医治疫的历史拾遗和治疗新冠肺炎的理论思考
勘误声明
中医治癣,疗效更显
温阳通络法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理论探讨
温阳通络方抗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小鼠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机制研究*
中医治疱疹性咽峡炎
彩超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颈部动脉血管病变的临床应用
异型动脉血管为蒂的游离背阔肌肌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
脐动脉血气对新生儿窒息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
益气温阳通便方治疗老年性便秘3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