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致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骨密度与早期康复训练的关系

2018-05-23 06:57柴越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8年7期
关键词:骨密度功能障碍康复训练

柴越

山东省泰安市肥矿集团机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山东泰安 271608

骨折为骨科常见损伤,于交通事故、体育活动中均易发生损伤。骨折因固定时间过长导致关节与骨制动,引发骨与周围组织钙流失,进而导致关节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为此,该文就2016年8月—2017年8月选取的55例骨折致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行早期康复训练,且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分析该院收治107例骨折致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52例)与实验组(55例);前者年龄 18~60 岁,平均(35.26±4.32)岁,男女比 34∶18,病程 10 个月~4 年,平均(18.52±4.63)个月;后者年龄20~62 岁,平均(36.74±5.17)岁,男女比 35∶20,病程 1~4年,平均(20.14±5.25)个月;基线资料于 2组间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于术后24周内未予以康复训练;实验组于术后4周即开展康复训练,具体为:①坐立:鼓励无需绝对卧床患者尽早于床上坐立,可行将床头抬高方法增加床头斜度直至完全坐立。②关节活动度:予平衡牵引法开展膝关节主动与被动训练,2次/d,各关节20遍,依据实际情况逐步加大活动度。③等张肌肉与等长肌肉收缩:当固定好肢体或关节后,训练小腿三头肌、股四头肌等长肌肉收缩,而对未固定者则训练等张肌肉收缩。④站立负重与步行:可开展离床站立活动,依据病况由使用手拐过渡至完全负重;站立训练内容包括抬腿、步行、旋转骨盆、摆动等,2次/d,30 min/次。⑤后期可对早期康复患者予以下肢练习,依据患者实际情况调整运动速度,1次/d,3组/次,15 min/组。⑥被动运动:予以被动肌肉及关节活动,1 次/d,0.5 h/次。

1.3 观察指标与评定标准

比对2组术后24周腰椎2~4、股骨颈及ward’s区骨密度情况。予HSS(膝关节评分系统)评分[2]对2组膝关节功能予以评估,其中包括疼痛、活动度、功能、肌力等方面,总分100分,患者膝关节功能与分值呈正相关。

1.4 统计方法

探究数据,皆由SPSS 22.0统计学软件解析,计量数据经由(±s)表达,组间之比经由 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对2组骨密度减少值

比对对照组,实验组骨密度减小值显著更低 (P<0.05),见表1。

表1 比对2组术后24周骨密度减少值[(±s),g/cm2]

表1 比对2组术后24周骨密度减少值[(±s),g/cm2]

注:组间比较,aP<0.05。

组别Ward’s区 腰椎2~4 骨头颈实验组(n=55)对照组(n=52)(0.04±0.41)a 0.26±0.11(0.13±0.25)a 0.34±0.22(0.06±0.15)a 0.31±0.18

2.2 比对2组HSS评分情况

比对对照组,实验组HSS评分更高(P<0.05),见表2。

表2 比对 2组 HSS评分情况[(±s),分]

表2 比对 2组 HSS评分情况[(±s),分]

注:组间比较,aP<0.05。

项目 对照组(n=52) 实验组(n=55)疼痛屈曲畸形活动度稳定性功能肌力13.62±5.36 4.28±2.55 6.10±3.25 5.11±2.24 6.23±3.10 4.62±2.41(25.74±4.96)a(8.94±1.23)a(12.98±3.24)a(8.97±1.12)a(12.84±3.02)a(8.98±2.01)a

3 讨论

骨折于治疗过程中需将关节固定于一个位置,这极有可能导致关节或者组织粘连与挛缩,从而造成关节畸形及僵化等,严重影响患者关节功能[3]。早期开展训练,且及时予以系统康复治疗则能够有效减少上述后遗症的发生。为此,该文就选取的55例骨折致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行早期康复训练,且取得显著效果。

康复目的即通过早期针对性训练,加快骨折后机体功能恢复进程,以避免或者减少并发症发生。运动康复疗法是通过开展肌肉收缩活动产生对骨的机械压力,以刺激骨形成,同时运动通过神经内分泌调节机制,对机体钙平衡产生一定影响,且对骨形成提供足够的骨矿物质,提高全身与局部的骨矿含量,进而达到有效显著减少骨折患者相应部位骨密度减少量的目的[4]。该研究实验组采取的早期康复训练,训练时以被动运动为辅、主动运动为主,合理安排患者开展各项运动训练,循序渐进,尽可能以患者接受程度为宜;同时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包括血压、脉搏等方面,以免运动量太大或者体位性低血压而导致虚脱[5]。此外,早期康复训练能够有效促进机体的受损功能恢复,降低术后失用性骨质疏松发生率,且其可作为临床医治术后废用性骨质疏松方案,以最大限度加快患者的膝关节功能障碍恢复进程,进而改善预后质量[6]。经研究综合分析,结果显示:比对对照组,实验组骨密度减小值显著更低;同时比对对照组,实验组疼痛、活动度、功能、肌力等方面的HSS评分均更高;提示早期康复训练应用于骨折致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可有效减少各部位骨矿物质丢失,以减少骨密度下降量,并促进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该研究因样本量过少等条件限制未对2组远期生活质量予以分析,待进一步调查再作报告。

综上所述,骨折致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实施早期康复训练,不仅能够降低骨密度减少量,而且有效改善其膝关节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聂志强,赵英,刘超.等.速训练配合关节松动术对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功能障碍的疗效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5,12(7):155-156.

[2]韩秀兰,刘开锋,许轶.膝关节本体感觉训练对偏瘫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5,30(8):790-794.

[3]单志文,徐建华,刘会娟.穴位按摩配合训练器对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康复训练的影响[J].河北中医,2015,15(4):602-604.

[4]王蓓蓓,蔺雪莲.健美操训练对女大学生跟骨密度及性激素的影响研究[J].重庆医学,2015,23(3):397-399.

[5]王康康.弹力带柔性抗阻训练对中老年女性骨密度和跌倒风险指数的影响[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4,48(1):91-95.

[6]何建忠,张健,李钊.综合康复联合等速肌力训练对膝关节骨折后功能障碍恢复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4,36(8):636-638.

猜你喜欢
骨密度功能障碍康复训练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预防骨质疏松,运动提高骨密度
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机制研究进展
天天喝牛奶,为什么骨密度还偏低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不要轻易给儿童做骨密度检查
卒中后运动神经反馈康复训练研究进展与前景
勃起功能障碍四大误区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