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和吸血鬼

2018-05-23 06:22云无心
瞭望东方周刊 2018年19期
关键词:吸血鬼欧洲人食用

云无心

云無心:美国生物与食品工程专业博士,科普作家,著有《吃的真相》等系列作品

玉米的驯化是人类发展史上最重大的成就之一。

在7000年前,或者更早,墨西哥人经过一代又一代的选育,把一种不易种植、不易采收、不便食用的野草,变成了高产美味的粮食。通过种植玉米,人类可以在较小范围的土地上稳定地获得足够的粮食,从而奠定了“定居”的基础。人类社会,从此由“采猎”向“农耕”转化。

在采猎时代,古人的食谱非常符合今天的膳食指南:荤素搭配——有猎物,也有野果;组成多样化一自然界的食物,遇到什么就采猎什么;也不会热量过剩——有时还吃不饱,甚至偶尔还断粮。

进入农耕之后,食物就趋向单一化——种植了玉米,那么就大量吃玉米。

不过,玉米的营养组成跟人体的营养需求实在相差太大。最突出的缺陷是缺乏烟酸。人体本来可以把色氨酸转化为烟酸,但玉米的蛋白质中却偏偏也缺乏色氨酸。于是,长期大量食用玉米的人群,就处于烟酸缺乏的状态。

烟酸又叫尼克酸,尼克酸和尼克酰胺就是维生素b3。这是一种很重要的维生素,缺乏的时候可能导致恶心、呕吐、腹泻、头痛等症状。如果长期严重缺乏。可能出现贫血和糙皮病。糙皮病的典型症状是皮肤发炎,裸露的皮肤被阳光照射之后,会变黑、变硬、脱落、流血。严重的糙皮病还能导致痴呆。

虽然美洲人很早就把玉米作为主食。但欧洲人对此浑然不知。直到15世纪末哥伦布到了北美,才发现这种美妙的粮食。不过,粮食与物种的传播历来众说纷纭,也有人认为在哥伦布之前玉米就传到了欧洲。

总而言之,欧洲人引入玉米的历史并不长。很快,他们就接受了这种高产的作物,也把它作为主粮。没想到的是,大量吃玉米的人们逐渐出现了糙皮病。那个时代没有自媒体,传统媒体也很不发达,一种疾病从出现到引起关注,往往需要很长时间。欧洲人注意到了糙皮病的暴发,也锁定了玉米作为最大的嫌疑对象。

起初,人们猜测玉米中含有某种毒素,或者某种疾病的载体。然而,玉米是从美洲引入的,而“自古以来”就吃玉米的中美洲人却没有暴发糙皮病。“毒素”和“疾病载体”的猜测无法解释这一现象,于是欧洲人开始探讨中关洲人加工玉米的方式。

传统上,中美洲人要对玉米进行“灰化处理”之后才食用。所谓“灰化”,就是用加了石灰或者草木灰的水去浸泡玉米,并进行加热熬煮。“灰化处理”之后,玉米变得软嫩而更加可口。

玉米中也是有不少烟酸的,只不过成熟玉米中的烟酸绝大部分都与半纤维素形成了复合物,因此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石灰和草木灰都是碱性的,用它们来浸泡并加热玉米,半纤维素会发生水解,把那些烟酸释放出来。

欧洲人把玉米带回了欧洲,却没有带回“灰化玉米”的加工方式,导致了糙皮病的流行。糙皮病人接触阳光会引发皮炎,所以他们就会怕光,严重的皮炎看起来很恐怖。18世纪之后,欧洲出现了吸血鬼的传说。吸血鬼外表恐怖,怕光,多少有些糙皮病的症状。这种症状和时间上的暗合,使得一些人认为:吸血鬼的原型,其实就是糙皮病人。

学会了种玉米却没有学习“灰化”加工的,不止欧洲人,还有美国人。直到1902年,美国人才注意到糙皮病,此后发现病人越来越多。那时候,他们也认为糙皮病的来源是玉米携带的病原体或者毒素,自然也就没有解决办法。据统计,从1906年到1940年,美国的糙皮病人多达300万,其中10万人死亡。

美国人后来终于发现了糙皮病的根源,在食物中强化烟酸。对症下药之后,问题很快解决。于是“强化烟酸”成了美国食品饮料的传统。到今天,已经很少有人大量食用玉米,烟酸缺乏也不常见,但美国的强化营养食品中也还经常见到烟酸的名字。

猜你喜欢
吸血鬼欧洲人食用
冷冻食品,如何选购和食用?
危险的小小“吸血鬼”
欧洲人复活节餐桌少了芦笋
吸血鬼——蚊子
邪恶的吸血鬼
中国食用植物油供需平衡表
中国食用植物油供需平衡表
善良的德哈吉
岌岌可危
甜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