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环瓜氨酸肽抗体与类风湿因子联合检测在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应用价值

2018-05-24 08:07王玉亮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5期
关键词:瓜氨酸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

王玉亮

(山东省煤炭临沂温泉疗养院检验科,山东 临沂 276032)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又叫类风湿病,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症为特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1]。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原因尚不完全明确,但医学界普遍认为,此病的发生可能与病毒感染、遗传因素和精神因素有关[2]。由于此病患者在发病早期的临床症状并不典型,所以很多患者都不重视此病,没有进行及时的治疗,从而导致其病情恶化。因此,早期对此病患者进行准确的诊断和及时合理的治疗是临床上治疗此病的关键。目前,进行实验室检查是临床上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主要方法[3]。为了探讨联合进行抗环瓜氨酸肽抗体与类风湿因子检测在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价值,笔者对2014年5月至2016年11月期间山东省煤炭临沂温泉疗养院收治的84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进行了以下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4年5月至2016年11月期间山东省煤炭临沂温泉疗养院收治的84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这84例患者的病情均符合临床上规定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标准。采用双盲随机分组法,将这84例患者平均分为单项检测组(n=42)和联合检测组(n=42)。在单项检测组患者中,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分别有28例和14例,其中年龄最小的26岁,年龄最大的65岁,平均年龄为(38.7±3.6)岁。在联合检测组患者中,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分别有26例和16例,其中年龄最小的23岁,年龄最大的67岁,平均年龄为(42.1±2.9)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单项检测组患者进行检测的方法 对单项检测组患者进行类风湿因子检测。具体的检测方法是:1)在检测当日的清晨,抽取患者5 mL的空腹静脉血。2)将血样放置1 h后,对血样进行10 min的离心处理,并分离出血清。3)采用免疫比浊法对患者血清中类风湿因子的水平进行检测。在检测期间,检验人员须严格按照试剂盒的操作说明书进行操作。

1.2.2 对联合检测组患者进行检测的方法 为联合检测组患者在采用单项检测组患者检测方案的基础上,进行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检测。具体的检测方法是:1)在检测当日的清晨,抽取患者5 mL的空腹静脉血。2)将血样放置1 h后,对血样进行10 min的离心处理,并分离出血清。3)采用ELISA(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对患者血清中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的水平进行检测。在检测期间,检验人员须严格按照试剂盒的操作说明书进行操作。

1.3 检测标准

1)血清类风湿因子的正常值为:0~20 RU/mL[4]。2)血清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的正常值为<25 RU/mL[5]。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的数据均采用SPSS 19.3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检测结束后,单项检测组患者的阳性检出率为71.43 %(30/42);联合检测组患者的阳性检出率为92.86 %(39/42)。联合检测组患者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单项检测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检测结果的比较

3 讨论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此病好发生于青壮年人群[6]。此病患者在发病的早期并不会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但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会相继出现关节肿胀、疼痛、僵硬等症状[7]。如果治疗不及时,病情严重者还可发生关节变形、肌肉萎缩等并发症,进而其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可受到严重的影响[8]。所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提高此病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关键。进行类风湿因子检测是以往临床上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常用方法[9]。但是,有研究发现,用类风湿因子检测诊断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准确率并不高。所以,近年来临床上逐渐采用抗环瓜氨酸肽抗体与类风湿因子联合检测法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并显现出较好的效果[10]。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检测结束后,联合检测组患者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单项检测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与单独进行类风湿因子检测相比,联合进行抗环瓜氨酸肽抗体与类风湿因子检测在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因此,该检测方案可作为临床上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优选方法。

参考文献

[1] 陶蕾,薛建峰,翟乾勋,等.抗环瓜氨酸肽抗体联合类风湿因子对老年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价值分析[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5,35(3):103-105.

[2] 阮艳秋,殷明刚,刘伟平.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和类风湿因子联合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价值[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3):363-364.

[3] 封昱辰,房晴晴,蔺军平,等.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类风湿因子联合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价值[J].检验医学,2016,31(7):567-570.

[4] 张亮,吴振安,付慧哲.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角蛋白抗体、类风湿因子联合检测在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6,32(11):35-36.

[5] 周永玲.探讨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和类风湿因子(RF)联合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RA)的诊断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A0):100.

[6] 林荣华,林养,吴春芳,等.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等风湿四项联合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价值[J].沈阳医学院学报,2017,19(2):94-96+99.

[7] 何穗,毛福青.抗环瓜氨酸肽抗体与类风湿因子联合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价值[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2):297-298.

[8] 侯娟,叶红珍.类风湿性关节炎与血清抗-CCP抗体、RF、CRP及ESR的相关性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6,14(6):30-31.

[9] 张静.联合检测类风湿因子、抗CCP抗体、免疫球蛋白对辅助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1):32-33.

[10] 宋红波,李爱兰.探讨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在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中的价值[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29(23):3274-3275.

猜你喜欢
瓜氨酸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
益肾蠲痹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Meta分析
求医更要求己的类风湿关节炎
血浆L-瓜氨酸和L-精氨酸浓度分析方法建立及应用
蒙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260例
类风湿性关节炎蒙医证型与AKA相关性研究
壮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藏医外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瓜氨酸化反应研究的最新进展
瓜氨酸血症II型1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