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小青绿山水与英国水彩风景画的比较研究

2018-05-24 16:20金文宇
大观 2018年3期
关键词:水彩比较山水

金文宇

摘要:传统小青绿山水与英国水彩风景画。一个是中国传统的绘画表现形式,一个是英国独具代表性的绘画种类。由于各自依托的文化背景与观念不同,其绘画材料、题材内容、空间构图、色彩表现等均有各自风貌;同时,两者的绘画媒介都是水,画面表现都是通过水与墨与色的交融来呈现,所以在这些方面又有相似之处。以我国传统小青绿的代表画家文徵明与英国“水彩画之父”保罗·桑德比为例浅析传统小青绿与英国水彩画的异同。

关键词:小青绿;山水;水彩;风景;比较

一、中西绘画背景与观念比较

其一,山水画是以自然风景为表现对象的中国传统绘画科目,在中国画历史进程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山水画萌芽于晋,隋唐时作为独立的绘画题材,形成风格迥异的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金碧青绿山水,另一种是水墨山水。进入宋元时期山水画达到顶峰,成就巨大。明清时期的山水画是一个继承与创新的年代。明代著名画家文徵明是吴门画派的代表人物,其博采众长,把传统金碧青绿山水与浅绛融合,开创了小青绿一路画风。所谓小青绿山水:简言之就是在水墨的基础上薄罩石青、石绿的主色。画面清新淡雅,给人以愉悦之感。

本文的另一主题:水彩画,是西方绘画中不可或缺的一员,其起源于欧洲,随着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的兴起,英国工业与科技迅速发展,促进其文化与艺术的发展。水彩这一绘画形式在英国逐步走向成熟,出现了很多有名的画家。水彩画最早的作用是描绘地理图形与书刊插图,后来随着文化的发展,形成为一个独立的画种。水彩画选材丰富,而水彩风景是水彩画家们最喜欢表现的一类题材。水彩画:是用水为媒介调和透明颜料的一种绘画形式。水彩透明的性质很适合绘画风景等清新明快的对象。

其二,中西方不同的历史背景,促使其有不同的文化与观念。中国传统山水画以“儒释道”三家为依托,注重“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明代山水大师文徵明就是一个虔诚的儒者,“仁”与“寿”是文徵明的人生理想,在他的绘画中也明显可见。中国山水画家讲究“相由心生”“以形写神”,通过笔下的山水表达画家主观的精神理念。画家们将“诗书画印”巧妙地与自身的感悟融合,力求在作品中表达“气韵生动”之感。英国水彩风景根植于西方文化理念,西方绘画是受古希腊哲学观的影响,要求以科学的态度对待艺术创作,与中国传统哲学观“天人合一”不同的是,西方哲学观关注人与自然的分离,强调的是“天人分离”。虽然中西哲学观念不同,但是在表现山水与风景的主题上,都是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一种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文徵明与桑德比的生平简介与绘画成就比较

文徵明(1470—1559)生于苏州府长洲县(今苏州市东北部),初名壁,字徵明,又更字徵仲,先祖曾居衡山,故以衡山为号[1]。文徵明是一位诗、书、画、文都擅长的全才,其绘画作品的成就与影响力最大。文徵明的绘画作品风格多样,用笔有粗细之分、设色有浓淡不同。在文徵明之前我国传统着色大多为金碧青绿一路。文徵明在继承传统青绿山水厚涂石青、石绿的基础上与元四家浅绛着色法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小青绿山水画风。可以说文徵明是小青绿一路画法最具代表性的画家。

桑德比(1725—1809)英国绘画史上第一个用水彩作画的画家,桑德比之前的水彩画,大多是色彩单调的单色画。其在颜料制造与绘制技法方面,做了不断的实验,把水彩艺术的技巧,大大推进了一步,被尊为英国“水彩艺术之父”[2]。桑德比赋予了风景题材以生命力,把原来的地形画推向歌颂自然之美的彩色之诗。这些成就使他超越当时其他画家成为他们的领袖,开创了抒情主义水彩风景画的先河。其影响与本文列举的另一位画家文徵明也颇为相似。此外,他的画法是在画好的草图上着水彩色,与中国传统山水画技法也有相似之处。这两位画家虽然是东西方不同时期,不同绘画领域的代表,但其影响力、绘画风格等又有一些相似之处。在后面的文章中将以作品为例进一步阐述。

三、以部分作品为例简析文徵明与桑德比的

绘画风格比较

(一)绘画工具与材料

传统山水画是以“笔墨纸砚”为作画工具,在绢或者宣纸上作画的一种绘画形式。山水画用笔多用狼毫,以表现山石坚硬的特征。文徵明绘画用笔肯定简练。与狼毫笔的特性也有一定关联之处(图1)。水彩画用笔多用羊毛、貂毛,在专门的含胶水彩纸上作画。桑德比作画中常用钢笔勾勒再填以水彩色(图2)。这种绘画方法也与文徵明小青绿绘制方法类似。此外,国画颜料与水彩画颜料虽然不同,但也有相似之处,其原料都来源于动植物与矿物。两者相比较中国画颜料的自然成分比水彩颜料更高一些,而水彩画颜料的色彩则较中国画颜料更丰富。在今天的山水画特别是小青绿等着色画的创作中,山水画家们偶尔也会将水彩色与传统国画颜料搭配使用。另外,在中国画的创作中墨的作用非常大,墨可分为“焦、浓、重、淡、清”五色,而在水彩画中与之相对应的只有黑色一种。其次,水作为山水画与水彩画共同的媒介,抛开色彩的要素,水和墨、水和色配合的绘画效果类似。山水画与水彩画都是通过水与墨与色的融合,运用不同的笔法形成不同的画面效果。

(二)题材与内容

文徵明生于苏州府长洲县,对家乡山水尤其喜爱。在他的作品中有不少实地写生再创造的因素。对江南山水的赞美与热爱是文徵明绘画的重要源泉。其笔下作品题材有取材于描绘石湖风光的,如《石湖清胜图》(图3),又有描绘苏州山区景色的,如《千岩竞秀图》。这一类作品多以小青绿着色,描绘的是文徵明朝夕相对、多次游览、赞叹不止的吴中山水。唐代画家张璪提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师造化、师自然也是文徵明此类山水大家一贯秉持的理念。文徵明不少小青绿作品描绘的是吴中胜景,也有相当一部分是吴中地区日常生活习见如《煮茶图》。在文徵明的绘画中多有人物与庭院斋室,和风景一起构成统一的画面。而对树的刻画精微细致也是文徵明山水的一大特色。

与文徵明师造化理念有相似之处的是,西方风景绘画几乎都是用写生的方式完成。桑德比活跃于18世纪的英国,在桑德比的作品中,看得出他对大自然的深入观察,其对树木和天空的刻画也极其认真。他的作品大多取材于鄉村景致,常有人物活动于自然环境中,为画面增添生气,如《惠特尔伯里森林的韦克菲尔德小屋西北景观》(图4)。其作品给人以田园牧歌式的诗情画意。比较文徵明小青绿山水与桑德比水彩风景的题材与内容,我们不难发现虽然两位画家处于不同时代与国度,但是他们要表达的都是一种大自然的生意之美,同时他们对人物和树木都有精心的安排,特别是对树木的刻画都非常精准。

(三)空间与构图

中西方绘画都讲究空间与构图,但是两者又有显著不同。山水画没有科学严谨的规范,但自古以来构图也是历代山水画家潜心钻研的课题。早在六朝时期著名理论家谢赫就提出“六法”一说,把“经营位置”摆在一个重要地位。宋代郭熙的山水画论《林泉高致集》中提到山水画的空间表现大多为“高远、深远、平远”。文徵明对画面构图也是潜心经营,他在《题朱迪功雪景》就特意强调说:“古来绘事不易言,正在位置经营间。”[3]他的作品构图平中见奇、机关叠伏很有形式感,文徵明对“经营位置”的高度重视体现在他一贯的作品创作中。以他的小青绿名作《浒溪草堂图》(图5)为例:这幅画作从它的布局上可以从中间起分为左右两段,左段表现江上景色,画出渔民的生活场景,右段画与友人交谈,友人回到故乡向草堂走去,这段画面位于全作显著位置,可见画家对画作全局把控力之强。整幅作品排布得当、虚实相应、给人仿若置身其中之感。

桑德比的风景画构图严谨,遵循西方绘画构图科学严谨的传统。又有其个人风格,在他的水彩风景中一般把前景的树刻画得比较清晰、生动,树木的边缘形状和姿态都十分清楚。如其画作《达特茅斯城堡》、《康威城堡》(图6、图7),画面中的丛树相互交错、形态优美,与前景的单棵树和后方的城堡遥相呼应。可以感知作者在处理空间与构图上的用心之意。从文徵明山水与桑德比风景的空间和构图上,可见东西方画家都是费心经营,又通过各自画作表达自身的感悟。虽然遵循的绘画理念不同,但是从上面两幅不同的画作中,我们又仿佛看到一种朦胧的相似之处。

(四)色彩与表现形式

江南山水温婉,秀美,色彩华而不丽、在文徵明的笔下他是通过青绿这一传统的赋色手法参与元四家特别是黄公望的浅绛之法,融会贯通形成了其独具个人特色的小青绿山水。此类小青绿作品赋色很淡,给人一种透明、湿润的感觉。在水墨为骨的基础上,分多次薄罩青绿色,但是用色不能掩墨,用色就如用墨。石青、石绿、花青、赭石、汁绿等色相互交融,清润明洁,有一种独具韵味的淡雅风致。如《江南春图》(图8),此画先用墨勾山石轮廓、再加以少量皴擦,笔墨为后面的设色让路,在上色时以赭石打底、再薄罩石青、石绿色,在设色上也颇有讲究又要让山石有稳重之感但同时用色又不能太厚重浓丽。对于小青绿这一设色法文徵明可谓钻研颇深,对后世小青绿山水影响巨大。

桑德比开创了英国水彩风景的先河,在此前的水彩画,仅是属于考古风景的范畴,只用单色作画。桑德比的色彩比起后期的浪漫主义水彩风景绘画还是属于古典主义的领域。在他的作品中色彩更多的是为色调服务,他在作画中一般较多使用黄色与黑色,并在此基础上增添一些灰色调。如《兰戈伦敦比郡》(图9)天空中的云彩稍加蓝色,湖面看上去比天空暗淡,在色彩表现上提高了树木色彩的纯度与其余景物的灰色调形成对比。在表现手法上桑德比的很多画作还保留着古典主义的画风先用钢笔或者铅笔勾勒,再添加不是很华丽的色彩,其用色与表现方式也与山水的勾皴点染有相似之处。

中国画写意,西洋画写实。两者虽不尽相同,但以上通过文徵明与桑德比的比较,从东西方绘画背景与理念着手,浅析其各自不同的绘画材料、题材内容、空间构图、色彩表现。通过这些比较我们也不难发现在中西绘画差异的表象下,文徵明与桑德比两位毫无关联而言的画家,在很多方面都有相似之处,其作品意境都很深远,画出了两位画家笔下的大自然生意之美。正如伯克所说,“艺术是人类的天性”,绘画是人类共通的语言。

四、结语

共通是同中有异、异中又有同。以一种虔诚的态度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方能找到其共通点。小青绿山水与英国水彩风景、文徵明与桑德比,都是世界绘画艺术中的瑰宝。两类画种、两位画家并无高低上下之分,我们应从艺术的本源看起,提升自身的艺术品位与境界。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的交融,中西两种绘画语言必将继续碰撞、交流与融合。

参考文献:

[1]石莉.中国名画家全集.文徵明[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

[2]刘汝醴,劉明毅.英国水彩画简史[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

[3]漆澜,张长虹,万新华.中国山水画通鉴——吴门风规[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6.

作者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水彩比较山水
空蒙山水间
《山水间》
山水朋友
徐惠水彩作品九则
与水彩对话
水彩城市剪影
同曲异调共流芳
张爱玲的《金锁记》与居斯塔夫?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比较研究
托福听力指南:如何搞定“比较”和“递进”结构的讲座题
水彩版超级英雄大P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