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观下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
——以译林新版《英语》五(下)Unit 4 Seeing the doctor为例

2018-05-25 06:27虞林凯
小学教学设计(英语) 2018年5期
关键词:目标语言板块文本

张 琦 虞林凯

深度学习是指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基于理解进行知识建构,基于真实情境主动学习和解决问题。深度学习要求从教师立场、内容立场向学生立场转变,教师要从“满堂灌”向“少而精”转变,更多地为学生搭建语言学习的“脚手架”,让学生自主攀登学习的高峰。在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下,教师可以从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活动的设计和教学策略的形成三个方面有效操作,实现课堂从浅层学习到深度学习的转型。以译林新版《英语》五(下)Unit 4 Seeing the doctor单元教学为例。

一、指向“深度学习”教学目标的确立——突破教材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应以“核心素养”培养的理念贯彻教学目标设计,明确单课目标、单元目标的关系,以教材为核心,有效统整,设计体现学生能力递进的单元整体目标。

单元重点教学目标是:

1.学生能掌握询问和描述病情的目标语言What’s wrong with you? 和 I have a headache...及其拓展的语言What’s wrong with him/her/them?等;

2.学生能掌握表示建议的情态动词should和shouldn’t的用法,并向他人提出健康、学习、公共场合行为等多方面的生活建议;

3.学生能掌握字母组合ch在单词中的读音。

基于上述内容,教师对各课时教学目标达成作了具体设计。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生能了解 ch 的基本发音/t∫/;

2.学生能理解故事中的短语:take medicine,have a rest,brush one’s teeth 等 ;

3.学生能理解并初步运用单元目标语言:What’swrong with you? Letme check.You should/shouldn’t...等;

4.学生能正确朗读、理解Story Time故事,并初步表演。

能力、情感目标:

在教学中,学生能逐步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生能掌握ch的发音,会吟唱教材语音板块小诗;

2.学生能依据单元目标语言进行就医问诊的对话表演;

3.学生能正确朗读、理解Cartoon time故事,并进行趣味化的表演。

能力、情感目标:

学生能掌握医学常规知识,了解不同的病症需要不同的急救处理。

【第三课时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生能掌握ch的多种发音,会用自然拼读法拼读单词,阅读绘本故事;

2.学生能全面归纳、熟练运用就医问诊的单元目标语言;

3.学生能理解并主动归纳Grammar time中的句型;

4.学生能对should和shouldn’t的语言功能进一步了解和运用。

能力、情感目标:

学生能对他人的健康、学习、公众行为等多维度的生活习惯进行有效的建议。

【分析】

纵观单元教学目标和三个课时单课教学目标,教师基于两点进行设计。

1.整体规划目标,体现全面性。

教学目标的设计是教学设计的中心内容,是课堂教学的准绳,目标设定恰当与否直接影响教学环节的设计和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本单元设定课时目标时,教师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不仅从语言知识、语言能力设定目标达成度,同时也注重学生思维品质和文化品格的培养,体现内容的全面性。例如,在思维品质目标设定上,通过学习,学生能理解并主动归纳语法板块中的目标语言知识,由此训练学生归纳能力;对should和shouldn’t的用法不仅限于就医问诊时的提出建议,而是拓展到对学习、公众行为等多维度的生活习惯,进行有效的建议,由此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又如,在文化品格方面,教师渗透了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生活理念。教师寓情感教育于文本知识学习中,生成性的文化品格教学自然巧妙,潜移默化,让学生易于接收。

2.分步达成目标,体现递进性。

课时目标是单元目标的细化和具体化,单元目标要求在分课时目标中逐层递进、步步达成。本单元Sound time板块目标达成在单元整体教学中被有效地划分,通过各课时的具体实施累积而成。第一课时目标基于学生能了解ch的基本发音/t∫/,通过视频动画和教师自我介绍,渗透ch组合的发音,实现感知。第二课时教师正式教授ch组合的发音,要求学生会吟唱教材语音板块小诗,通过Chant、图片等方式导入更多的ch组合发音单词,让学生体验,实现理解。第三课时,教师导入自然拼读概念,通过拼读单词,引入绘本故事阅读,实现运用。

二、指向“深度学习”教学活动的设计——变革课堂

小学英语教材以单元为整体,每个单元包含若干相对独立的板块,教师应依据单元主题合理划分,科学重组,适当拓展,实现在同一话题功能下的多板块文体的学习和体验,充分体现基础—提高—拓展的活动设计路径。

本单元的话题是Seeing the doctor,通过解读教师依次将三个课时板块重组划分。

【分析】

通过板块优化组合,教师遵循两点设计板块活动。

1.再构课时话题,凸显板块功能。

教材每个板块都有其独特的功能。Story time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言知识,初步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Cartoon time旨在通过趣味卡通故事,帮助学生强化语言知识,训练语言技能。Checkout time旨在通过形式多样的语言实践活动,考查学生对本单元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培养综合语用能力。基于此,教师从功能目标出发,设计凸显板块功能的教学活动。第一课时教师紧扣Story time板块,基于话题To be a good doctor,以文本人物Su Hai和Mike为主线贯穿,设计了三个层次的活动。第一层次,整体感知文本,初涉目标语言。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片,预测Su Hai和Mike的疾病,通过观看视频动画从整体把握文本概念。第二层次,分层解读文本,把握关键信息。教师通过关键目标语呈现,帮助学生梳理信息,带领学生解读Su Hai就医文本。而后,教师引导学生自主阅读Mike就医文本,完成练习,达成对文本的有效解读。第三层次,创设真实情境,实现初步语用。教师明确话题目标,通过两个拓展练习,实现对语言的初步运用。第二课时,教师基于话题To be a good helper,通过功能性语言的复习,借助Charlie这一人物形象,帮助其就医问诊,实现语言的有机训练。教师紧扣Cartoon time文本,通过生动的表演,紧扣趣字,丰厚语言的内涵。第三课时,教师基于话题To be a good advisor,紧扣Checkout time板块,借助Tim有机串联各板块内容。通过语法板块的有效归纳,明确语言结构,针对should和shouldn’t的指向功能开展综合运用,跨越教材与生活的界限,促进学生的真实语用。

2.寻求延伸支点,拓宽教学资源。

课堂教学内容基于教材文本,但不局限于教材呈现的文本,需要教师有效研读教材,适时补充和拓展。本单元教学中,教师从两个方面拓宽教材资源。其一,基于教材资源的有效利用。例如,第三课时在解读Checkout time板块中,教师对原有教材内容Think and write和Listen and choose进行了深度挖掘。Listen and choose活动时,分两个层次进行,首先是通过听力,完成教材书面练习。其次,要求学生再次聆听,把握更多的信息,借助思维导图,复述Tim的相关内容,并提出更多的建议,实现对教材资源的充分利用。Think and write环节,也不是单一完成书面填空练习,而是通过思维导图,将信息量放大,实现对教材图片的有效利用。其二,基于教材板块的有效拓展。在教授Sound time板块时,教师补充了大量的课外信息,形象的自然拼读歌曲、活泼趣味的Chant、形式多样的语音练习帮助学生有效掌握ch的发音;生动的绘本阅读更是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延伸了教学资源,拓宽学生视野与思维。

三、指向“深度学习”教学策略的形成——激活学生

要使“深度学习”真正发生,教师应运用多种学习策略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积极参与、归纳、总结和反思,逐渐形成有效的学习路径。

【教学片断1】

Step 1.Let’s summarize.

T:Today we learned how to be a good doctor.

First,we should ask clearly.What can we say?

S1:What’s wrong with you?

T:Then,we should check correctly.What can we say?

S2:Let me check.Open your mouth.

T:Finally,we should advise reasonably and politely.What sentence can we use?

S3:You should/shouldn’t...(教师引导学生归纳重点目标语言)

Step 2.Let’s challenge.

(1)Challenge 1.Choose and advise

(2)Challenge 2.Mini-acting(教师设计两个拓展性练习,实现语用)

图1

图2

图3

【教学片断2】

Step 1.Look and guess

T:What’s wrongwiththem?What’swrong with the monkey/rabbit/elephant?

S1:His arm hurts./...(学生观察图片,边答边模仿动物的声音,并做相应动作。)

Step 2.Think and complete

T:Do they feel good now?How do you feel now?S1:I can’t write now./...

图4

图5

思维导图及知识树

图6

图7

【分析】

本单元教学中,教师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策略,激活学生思维,关注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

图8

图9

1.达成知识迁移,形成学习路径。

深度学习要求学习者对学习情境深入理解,对关键要素的判断和把握可以在相似情境“举一反三”,在新情境中分析判断差异并将原则思路迁移运用。第一课时中,教师通过文本的学习,最终引导学生有效归纳就医的三个步骤ask,check和advise以及What’s wrong with you?Let me check.You should/shouldn’t...等目标语言,而后由教材知识迁移至实际运用,设计了两个层次的活动(见图1、图2、图3)。第一层次延续了文本情境,设计挑战活动一,让学生为苏海和麦克提出更多建议,帮助他们恢复健康。第二层次创设了新语境,导入麦克的朋友Dench生病就医的话题,开展学生之间的Mini-play小话剧表演,实现语言的成功迁移,促成基于生活实际的运用。两个活动结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以知识迁移策略,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路径。

2.借助问题导向,激发内驱力。

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理,新颖且充满趣味性的问题可以有效激发他们主动探索的热情,从而产生强烈的英语学习内驱力。教师教授卡通板块时,采用问题驱动策略,通过What’s wrong with you?How do they feel now?这两个主旨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图片,预测关键信息,而后揭示答案,激发学生主动阅读的意愿,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见图4、图5)。

3.利用思维导图,构建知识体系。

思维导图以直观形象的图示建立起各个概念之间的联系,它使大脑潜能得到充分的开发,极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第一课时,教师引入思维导图概念,帮助学生理解Su Hai就医时的三个步骤,而后由扶到放,学生独立完成Mike就医的思维导图,把握关键目标语,梳理语言知识(见图6)。第二课时,教师借助思维导图,针对Story time板块中的目标语言和关键信息,从功能性角度进行复习,建构知识框架(见图7)。第三课时,教师大量运用思维导图,达成对Checkout time板块的深度挖掘,循环利用,丰厚学生的语言表达,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促成语言的综合运用(见图8)。教师还呈现了知识树的概念,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提升学习能力(见图9)。

猜你喜欢
目标语言板块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板块无常 法有常——板块模型中的临界问题
板块拼拼乐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中国大学生对越南语虚词的误用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教材插图在英语课堂阅读教学中的运用及实例探讨
A股各板块1月涨跌幅前50名
木卫二或拥有板块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