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市级电视台生活服务类节目创新与发展
——以濮阳电视台美食类节目为例

2018-05-25 06:03宋平
视听 2018年6期
关键词:濮阳类节目味道

□宋平

从央视到地方台,各频道几乎都开办了生活服务栏目。一旦一个新形式推出,接下来便是各种效仿,地方特色不突出,盲目跟风。加上地方台投入有限,拍摄制作不精细,导致节目质量参差不齐、鱼龙混杂。地市级电视台生活服务类节目如何生存,如何找出自己的特色,应成为地市级电视台着重思考的问题。

一、贴近生活,融入文化

生活服务类节目把镜头对准商品,对准普通大众,真正做到了贴近观众、走进生活。节目大多关注与观众的生活息息相关的素材,而不同类型的服务节目都可与相应的文化结合,如消费文化、饮食文化、家文化等。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词汇,“家”既是中国社会结构的单元,也是整个价值体系的基础。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讲求“厚人而同厚家,厚家而同厚国”。这种“东方式”思维理念逐渐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和层面,“家”这个词不仅仅停留于表面,而逐渐演变成为一种“家文化”。《濮阳好味道》就将贴近百姓生活的美食与“家”文化相结合,不但满足受众爱热闹的收视体验,同时也满足受众对“爱”的需求。

濮阳地处中原,因中原油田而闻名,伴随油田的建设发展,大批随迁职工在此定居生活,五湖四海的石油人,带来了五湖四海的传统文化和习俗,而对“家”的理解也更加深刻。节目中包含了我们采访每个家庭对于“家”的思想、“家”的观念以及“家”的准则的讲述,这是贯穿节目始终的一条主线。另一方面,美食在家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它是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的无形纽带,也是在外游子的一种牵绊、回忆。在节目创作中,两条主线同时进行,节目兼具可视性和内容性。

二、加大策划,注重选题

生活服务类节目是相较于新闻、社科等类型更为亲切的电视节目形态。它关注的是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做好此类节目,就要使节目有趣、有爱、有意思,让观众喜欢看。例如相亲节目中,男女牵手成功与否并不重要,更重要的是嘉宾在现场有怎样的表现,或者嘉宾带来了怎样的专属故事。这样,才会吸引受众。

《濮阳好味道》每期节目前期策划都是和嘉宾聊天,挖掘故事。一波三折的故事,跌宕起伏的情节,以故事为载体,将整个节目串联起来。在一个家庭中,最重要的就是其乐融融、互敬互爱的亲情,嘉宾一个个细微的动作、不经意的谈吐都能呈现出其对每个家庭成员的爱。在多期节目中,我们的拍摄嘉宾有全职妈妈、爱烹饪的青年、厨艺超群的爸爸,当然还有新手上路的妻子以及做了大半辈子的饭依旧被老伴嫌弃的奶奶。同一道菜,每个人会为自己的家庭做出不同的味道。

但在不同的家庭,节目组都感受到爱的味道。一对夫妻要做家宴,由于家里老人比较多,男嘉宾在炒菜时就对着镜头说:“这个汤比较清淡,爸妈他们一直血压高,所有的菜都比较少油、清淡……”在孩子为主的家庭,年轻的妈妈将米饭摆出卡通人物造型,菜品丰富、颜色鲜艳,只是为了能让孩子乖乖把饭吃完。在年轻人聚会中,主人翁亲自下厨招待朋友,知道朋友和年轻人的喜好,菜品量少但形式多样。家的情感,就体现在食材的配置上,就在咸淡的适量上,就在软硬的把握上,就在火候的大小上。

地市电视台辐射范围有限,但“美食+身边人+人文情怀”依旧可以挖掘出动人的故事。改版后的《濮阳好味道》,不仅满足了观众味蕾,也满足了其情感需求,孝道文化、宗亲文化在咸淡之间、口感之间逐一体现。笔者认为,生活服务类节目,只有不断强化服务意识,才能成为介入生活的文化力量。生活服务类节目的选题要从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创作思维从着眼于普通家居生活的范畴,拓展到引导人们树立积极、阳光的生活态度,从而使节目更具内涵和深度。

三、立足当地,深挖特色

地市级电视台与受众有着天然的血缘关系,与当地百姓心理、文化价值、生活习惯十分接近,因此地面频道要办好服务类节目,必须要立足当地,以无可取代的贴近性为依托来吸引受众。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饮食具有明显的地域文化特色。饮食作为一种特殊的话语,表述人们的存在与身份,作为一种特殊的叙事,述说着家的情感与韵味,与当地的地理环境、文化背景、民众性格息息相关。《濮阳好味道》的特别节目以此为切入点,详细介绍具有自己地方特色的美食,加深观众的地域认同与情感归属。

濮阳位于中国河南省的东北部,冀、鲁、豫三省交界处。夏季炎热雨量大,秋季晴和日照长,冬季干旱少雨雪。辣椒是当地人们餐桌上必不可少的调味品,但由于气候偏干燥,吃完辣椒就上火很常见,对此,濮阳一厨师把辣椒的辣度、燥度、油性与人们的喜好相结合,研制出一道牛肉耗辣椒的菜肴,既满足了人们爱吃辣的习性又不会上火,后将这道菜作为主打,创办了著名桃源建民牛肉耗辣椒企业,产品销往全国,而牛肉耗辣椒也成为濮阳的宣传符号。

一直以来,饮食不仅仅是营养或美味,而是包含了太多的言外之意——味蕾的感受、历史的氛围以及文人的想象,大大扩展了饮食的文化内涵。濮阳范县,村子里有个百年老字号美食——肉旋子。为将这老字号更赋历史性,《濮阳好味道》节目编导便以郑板桥曾在范县做过县令为切入点,“我现在所处的地方非常有历史气息,清朝中期著名思想家、艺术家郑板桥曾在这里做过5年的知县,曾作诗‘范县民情有古风,一团和蔼又包容,老夫去后相思切,但愿人久与年丰’来表达他对范县人民的怀念之情。就是在这样一个民风淳厚的地方保留下来一个上百年传承下来的小吃——肉旋子,那今天我们去找找这枚‘历史符号’。”

图《濮阳好味道——范县肉旋子》拍摄现场

美食承载的典故已然成为饮食文化的一部分。地方台美食节目必须挖掘沉淀在美食上的故事,丰富节目的内涵,这样既能增加节目的趣味性,也能增加知识性。地域饮食文化不仅能为地方台美食类节目提供广阔的表现领域和较大的创新空间,而且也能以鲜明的地域特色,为地方媒体赢得进行差异化竞争的先决条件。把地域文化发扬光大,也是地方台美食节目传承地域饮食文化的意义所在。

四、结语

在我国,四级办台的方针造就了2000多家市县级电视台,但却没有任何一家地市级电视台能单独制作出与央视、省级卫视相媲美的节目。地面频道要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中突围,必须找准定位,根据普通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和需求来制作和传播节目。生活服务类节目不是简单的复制与模仿,它需要立足当下、巧打地域牌、办出特色,拉近与观众的距离。有思考、有情感、有“爱”、有温度的服务节目才是地方台制胜的关键。

1.邰军花.关于区县台电视生活服务类节目如何做的思考[J].新闻研究导刊,2016(15):249.

2.李海宏.“大”明星的“小”情怀——品评《熟悉的味道》[J].艺术科技,2016(09):125.

3.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大力推动广播电视节目自主创新工作的通知[EB/OL].2016-06-20.http://www.sarft.gov.cn/art/2016/6/20/art_31_31064.html.

4.刘夏.孔子仁爱思想内涵及现实意义[J].传承,2008(22):60-61.

5.施玲,陈心怡.中外电视美食节目创制对比研究[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3(01):76-78.

猜你喜欢
濮阳类节目味道
中秋的味道
濮阳市委审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召开
打赢水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濮阳实践”
为打赢濮阳蓝天保卫战贡献人大力量
濮阳:人大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制度落地有声
夏天的味道
电视访谈类节目的提问艺术
刍议电视访谈类节目的主持技巧
电视社教类节目编辑的几点思考
如何主持好广播谈话类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