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平城书法研究初论

2018-05-25 11:27杨勇
北方文学 2018年12期
关键词:北魏

杨勇

摘要:本文拟将北魏平城时期书法放置于中国书法发展史这一宏大的历史背景中,并结合相关史料,运用研究概念、判断、推理等逻辑方法研究其形成的历史成因,运用联想、想象等非逻辑方法研究其書体风格的形成和艺术特征。最终,根据以上两个方面的研究成果,大致勾勒出北魏平城时期书法的整体风貌和艺术特征。本文从三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对北魏的形成以及社会背景和历史环境进行大致分析。并以此为基础,论述北魏全面汉化对“魏碑”书风的形成以及隶楷之变所发挥的作用和影响;第二部分重在对北魏书法的发展脉络进行整理,并试图通过对代表作品的点画、结构、章法等进行深入细致分析和研究,从而全面把握北魏平城时期书法艺术的笔法特征和书体风格;第三部分重在阐述北魏平城时期书法对后世的发展以及影响。

关键词:北魏;魏碑书法;平城时期;洛阳时期

公元386年,拓跋珪集结旧部,在牛川(今内蒙锡拉木林河一带),即位称王。同年迁都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拓跋魏”。公元398年,拓跋珪定都山西平城,即皇帝位,史称道武帝。北魏王朝(公元 386——534)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入主中原、统一北方地区的的少数民族(鲜卑)政权。它的建立不但结束了十六国时期军阀割据、战乱纷争的混乱局面,还开创了近一个半世纪相对稳定的政治局面。公元494年,孝文帝借南征名义迁都洛阳,大力推行汉化政策,禁北语、胡服,改汉姓。这一举措,不仅为为源远流长的汉文化注入了新鲜血液,还为隋唐统一和民族融合发挥了重要作用。

北魏是中国书法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自太武帝拓跋焘统一黄河流域之后,北方地区经济、文化开始复苏。尤其是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将洛阳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积极推行汉化政策,提倡对汉字的学习与应用,这一举措,极大的促进了魏碑书法的发展,形成了北碑书法(摩崖石刻、碑刻、墓志、造像题记)的鼎盛期。从历史的角度看,北魏书法中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正是北魏社会动荡和民族融合的最佳体现。“魏碑”书法的出现也是中原农耕文化与草原游牧文化相互碰撞、融合的产物。

北魏平城时期(398—494),泛指北魏迁都洛阳之前的百余年。这一时期的书法遗迹,在两宋时期就已经见于著录,欧阳修的《集古录》、赵明诚的《金石录》中已经发现有关墓志造像的论述和研究。清代之后,碑刻、墓志、造像题记等更是陆续问世。平城时期的书迹除了,最为著名的《大代华岳庙碑》和《嵩高灵庙碑》外,还有民国年间出土的《皇帝东巡之碑》,建国后发现的《嘎仙洞祝文刻石》、《皇帝南巡之颂》、《平国候韩弩真妻碑》等碑刻作品。

平城时期的书法遗迹,上承魏晋书法风气,古拙、朴茂、雄浑、厚重,显现出一种盛世气象。篆书作品,主要应用于门庭楼阁和墓志碑额的书写,整体形式富于装饰意味,如《皇帝东巡之碑》、《平国侯韩弩真妻碑》、《嵩高灵庙碑》和《皇帝南巡之颂》等碑刻,笔画圆肥厚重,或尖或圆,曲线的起笔、收笔出锋尖锐,对称的纵向笔画均向外侧弯挑。这类篆书被称作当时的“楷篆”,应为汉代鸟篆的余绪。

平城时期的隶书作品,多用于墓志碑刻。一类结体欹侧,体式森严。如太武帝太延三年(437)的《皇帝东巡之碑》和文成帝和平二年(461)的《皇帝南巡之颂》。《皇帝东巡之碑》,文献记载最早见于北魏晚期郦道元的《水经注》,1935年徐森玉先生曾获取拓本20份,现原碑已毁佚,遂成绝响。《皇帝南巡之颂》碑,又称南巡碑,是北魏文成帝拓跋浚东出平城,巡视太行山返回灵丘时,为纪念此行“刊石勒铭”而记。《魏书·高宗纪》曾载:“灵丘南有山,高四百余丈。乃诏群臣仰射山峰,无能逾者。帝弯孤发矢,出山三十余丈,过山南二百二十步,遂刊石勒铭”。两碑同属北魏早期作品,书刻时间相差不到30年,笔法劲挺古拙,结体宽博,撇画收笔翻挑,竖钩平出,是典型的隶书特征。但这类作品也夹杂了明显的楷书特征,如结体横斜,左低右高,撇画方头锐尾,左右结构的字呈左高右低状,已非常接近楷书体式。这类作品通常被认为是早期楷书的代表。二类方厚平截,点画浑朴。如《嵩高灵庙碑》和《大代华岳庙碑》。两碑同为北魏道士寇谦之所立。太武帝始光初年(424),寇谦之来到平城献书,拓跋焘受信奉天师道的崔浩劝说,“乃使谒者奉玉帛牲牢,祭嵩岳,迎致其余弟子在山中者。于是崇奉天师,显扬新法,宣布天下,道业大兴”。《嵩高灵庙碑》和《大代华岳庙碑》书刻时间相差17年,这两通碑刻书法风格极为接近。其书体在隶、楷之间,结体严整,朴茂工稳,横画、竖画方厚平截,起笔收笔处不见汉隶特有的蚕头燕尾。康有为曾极力推崇,认为该碑“体兼隶楷,笔互方圆”称为“神品”。

平城时期的楷书作品,最为著名的是《司马金龙墓漆画屏风题记》,书写于太和八年(484),1965年11月出土于山西大同石家寨村。其书结体严峻,点画精到,提按顿挫间笔锋转换自如,用笔轻灵,横、竖笔画瘦劲挺拔,撇画轻顿之后顺势而出,以上这些都是典型的楷书写法。但从中也看到隶书笔势的影响,例如字体分张之势明显,竖钩一律向左下挑出等特征,这些现象说明北魏初期的楷书仍未脱尽隶书笔意。另一件著名的楷书作品是《晖福寺碑》,刻于北魏太和十二年(488),高294厘米,宽90厘米。凡24行,每行44字。原碑在陕西澄城县,现藏西安碑林博物馆。其结体欹侧取姿,气势雄强,笔画方棱丰厚,曲直兼备。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将该碑列为“秒上品”,并评说“书法高简,为丰厚茂密之宗,隶楷之极则”。

北魏书法是我国书法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魏碑”书法的出现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迅速崛起,堪称中国书法史上的一颗明珠。公元4世纪初,晋室南渡中原士族纷纷南迁,魏晋时期的正统书风由洛阳转移至建康。北方地区在经历了100多年的战乱后,于公元439年统一。北魏王朝在建立之初,便大力推行汉化政策,极大的促进了魏碑书法的发展。随着北碑书法的诞生,中国书法“南妍北质”的格局也基本形成。

清初,受朴学影响金石学、文字学逐渐兴盛。书法方面,伴随着南北朝碑刻的大量出土,学界开始反思“馆阁体”的弊端和缺陷。清中期,嘉庆、道光(1736—1850)年间,帖学式微,魏碑书法受到学界的重视,随之掀起“崇碑”“尚碑”的一段高潮,阮元、包世臣等人相继成为北碑书法的鼓吹者,大力推行碑学,并以碑学为北派,帖学为南派。北派书法经邓石如、赵之谦等人的助推,至清末民初,形成一股巨流,碑学也由此发展至顶峰。

综合以上所述,北魏平城时期书法,上承魏晋,下启隋唐,其方硬欹侧,雄浑劲健的独特书风,开创了新的书法审美标准,形成了与北派书法雄强朴茂、浑厚苍劲的艺术特征。从清初至民国末年,屹立于书法历史之中,并对郑燮、金农、邓石如、吴昌硕等后世书法家产生了极为深厚的影响。时至今日,碑学书法对于当下的书法创作以及新书风的发展,仍有非常重要的借鉴价值和意义。总而言之,北魏书法和清代碑学的兴起,对与近代中国书法界打破传统审美趣味,开启美学新境界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十二讲[M].浙江: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年.

[2]刘涛.中国书法史·魏晋南北朝卷[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年.

[3]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

[4]康有为.广艺舟双楫[M].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

(作者单位:陕西广播电视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

猜你喜欢
北魏
再探北魏俸禄制
北魏道武帝晚年行事别解
北魏方山永固陵遗址
浅谈北魏以来庄浪地区的石窟营建
孝文帝爵制改革后的北魏散爵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