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阅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可行性探究

2018-05-25 15:36陈传宏曾产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17年36期
关键词:主题阅读高中语文教学模式

陈传宏 曾产

(本文为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课题——“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主题性阅读教学的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JCJYC17011439)

摘 要:主题阅读作为人类最高层次的阅读方式,近年来深受语文老师的关注,一些教学专家纷纷把这种阅读教学模式引入语文教学过程。在小学、初中阶段,都进行了实验,取得了丰硕成果,并大范围地推广。然而,在高中阶段却少有人运用这种教学模式。本文通过详细的分析,阐述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主题阅读教学模式的可行性。

关键词:主题阅读;高中语文;教学模式

以课文主题为中心进行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初中语文阶段进行得如火如荼。比如,在小学阶段,有清华附小窦桂梅校长和她的教师团队开展的“主题教学”实验,有全国知名教育专家刘宪华老师主持的“主题阅读”实验,这两项实验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初中阶段,2006年山东李希贵老师开展了“中学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研究,该课题是“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从该课题的研究成果看,是在初中阶段进行的实验。然而,在高中阶段却鲜有人去尝试,究其原因,不外乎高中语文教学工作量大、时间紧、升学压力大,学生没有时间进行以主题为中心的大量阅读。

两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到北京十一学校特级教师、语文学科主任闫存林老师的一篇文章——《行走在变与不变中——我的语文教育之追求》,在文中,严存林老师认为“语文素养的核心在于阅读”。确实,语文学习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和积累,语文核心素养才能提高。如果在语文教学中,只注重对课文撕裂般的分析、讲解和习题的练习,而不指导学生进行阅读,那真确是本末倒置。

那么,什么是主题阅读呢?

美国学者莫提默·J·艾德勒与查尔斯·范多伦合著的一本书《如何阅读一本书》,将人类的阅读分为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且认为主題阅读是最高层次的阅读。该书认为:主题阅读一般是围绕一个研究主题,阅读两本以上的书,找出书中与主题相关的内容,进行比较分析,也称之为比较阅读。该书是在阅读一本书的基础上进行阐述。针对一篇课文的阅读,那么语文主题阅读就是阅读一篇课文时,阅读有关的两篇或两篇以上的文章,围绕主题,对几篇文章进行比较分析,深化对主题的理解,建构系统的知识结构的过程。说得通俗些,就是围绕一个“单元主题”,将诸多作者、题材、风格、表达方式等相同或各异的文章组合成一个单元,和教材上的课文同时进行学习,通过对文体、表达方式等方面的比较阅读,深化学生对主题的理解与感悟。既然,主题阅读教学模式在小学、初中阶段应用推广得很好,受到了小学、初中语文教师的一致认可与好评,那么,高中阶段语文难道就不可以进行这种教学模式吗?显然是可以的。

第一,主题阅读教学可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要求每位高中学生“必修阶段各类文本的阅读量不低于150万字”。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学生很难完成。学生平时学习任务繁重,课时作业较多,几乎没有时间进行课外阅读,仅仅阅读教材上不足100篇课文根本难以完成这个要求。再加上,学生一旦进入高中,学习的重点都放在了英语、数学和理化生等学科,认为语文就是“认真学习成绩也好不哪去、不学成绩也下不来”,大都对语文放之任之,有的甚至在语文课堂上学习其他科目。我们都知道阅读是学习语文的最好方法。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顾之川讲过“学语文不能仅靠课本,必须有课外阅读”。闫存林老师也说“语文教学改革首先要拓展阅读”。而主题阅读教学模式就是实行“以文带文”的教学模式,以教材的一篇课文的学习带动与之主题相同相近的多篇文章的阅读和学习,达到扩充学生阅读量的目的,通过大量的阅读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第二,主题阅读教学可以使语文教师转变教学方式,让语文教学更加高效。

我们一直强调教学改革,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体,但实际教学中很多老师都是满堂灌,在紧张地进行段落层次的划分、句子的分析讲解,学生在被动地听。美国国家实验室进行了一项记忆金字塔的实验,研究表明:教师讲授,学生只能记住5%的内容;学生阅读,能记住10%的内容;学生讨论,能记住50%的内容。很明显,这种以老师布道式的宣讲课堂是十分低效的。如果实行主题阅读教学模式,则可以改变这种低效的现状。主题阅读教学就是让老师引导学生围绕课文主题阅读,自己提出问题,同学相互解答。老师尽量少讲或不讲,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疑问、小组讨论、相互解答。整个过程老师只是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引导学生生疑、质疑、解疑、释疑。这样的教学模式迫使语文教师转变“自认为自己不讲、学生就不能掌握,课文不分析透,学生就不会,教学任务就没完成”的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式,剔除无效的教学环节,使得语文课堂生动活泼、十分高效。

第三,主题阅读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主题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编写“高中语文主题阅读”教学丛书。编写教学丛书,每个学校都有很大的自主权和灵活度。北京十一学校的方法就很值得借鉴,学校每年都修订教学丛书,修订前都会征求学生的意见,把学生喜欢的文章编撰进去,这样学生便喜欢读,也能够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通过大量的阅读,固定的学习模式,让学生慢慢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阅读方法和技巧。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老师要特别注重教会学生如何阅读,如何做笔记,如何做批注等等,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让学生掌握一项终身受益的阅读技能,这是语文教师最为根本的任务。

总之,主题阅读教学是一种全新的、高层次的语文学习方法,它强调围绕文章主题,由语文教材中一篇文章的阅读带动多篇阅读,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面,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对于学习任务繁重的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不失为一种高效的教学模式,很值得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2.[美]莫提默·J·艾德勒,查尔斯·范多伦.如何阅读一本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

3.闫存林.行走在变与不变中——我的语文教育之追求[J].基础教育论坛,2015,(07).

(作者单位:河南省商丘市实验中学)

猜你喜欢
主题阅读高中语文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初中英语教师开展主题阅读的实践分析
语文“拓展性主题阅读”探究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