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抓意象,把握诗歌情感》成长记

2018-05-25 15:36李红彬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17年36期
关键词:意象知识点微课

李红彬

现代信息技术及通讯业的迅速发展,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使得学生随时随地都可以学习。随着翻转课堂的出现,多媒体家族又迎来了一位新成员——微课。怀着对新鲜事物的好奇,我赶了趟“时髦”,挤进微课研究大军中。

一、初具雏形——教学主题的选定

带着对微课懵懵懂懂的认识,我颇为认真地准备了一节古诗鉴赏复习课,精心搭建了从意象、意境、表现手法三个方面教会学生赏析诗歌的知识能力框架,准备制作微课。当我喜滋滋地拿给指导老师审核后,設计方案直接被扼杀在萌芽中。百思不得其解的我开始在各种渠道中恶补有关微课的理论知识。国内著名的微课实践研究者——佛山市教育信息中心教师胡铁生先生认为:“微课是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有机组合。”它是为使学习者自主学习获得最佳效果,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以视频形式展示的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我逐渐明白微课并不是一节课的压缩展示,而是聚焦一个教学问题,突破一个知识点的微型的教学课程。于是我大胆去掉了意境、表现手法两个内容,只保留了意象一个知识点的教学。

有了明确的教学主题后,我着手设计课程。由于课程只是围绕一个知识点展开,我开始思考这节微课为谁而设计,是在什么情况下给学生怎样使用的,然后确定具体的教学内容。考虑到中考复习中学生们在古诗鉴赏复习专题屡屡出现的问题,我将此课定位为中考复习专题课,让学生在课后补充学习,进一步理解、强化意象知识。教学内容方面定位为讲清意象概念,会寻找诗词中的意象,再重点探究抓意象,把握诗歌情感的具体方法和基本答题规范,教学内容逐步深入,更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在录频软件的帮助下,我一步步带领学生识意象、析意象、悟情感,终于录制了一节微课《抓意象,把握诗歌情感》。初现雏形的微课得到了智慧教育微课联盟教学观摩培训会优秀课例展示的机会。

二、研磨打造——教学方式的调整

研讨会上,通过专家们的讲座,我对微课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微课的形式是自主学习,可视化的内容及精美的制作只是更好地实现这种自主性学习的手段。我突然意识到微课制作的关键是要从学生的角度去制作,而不是在教师的角度去制作,要真正地体现以学生为本。为让教学方式变得更智慧一些,我决定由讲授式教学变成探究式教学。经过一番推敲,决定依托学生自主学习任务单,利用任务驱动的方式,引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自主学习,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

于是围绕“意象”这个知识点,我设计了三个学习任务:首先在老师的帮助下解读“意象”,弄清概念后,让学生找出《静夜思》一诗中的意象,以检验是否掌握了这个知识;再提供两种资料背景,让学生探究抓住意象、把握诗歌情感的两种方法。为了让探究过程更具体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在教学中设计了一段学生探究常见意象的固定内涵的环节,让学生通过PPT的批注功能现场演示探究过程,配合上实时对话,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例如学习任务一的探究设计:

师:小楷、小涵,请你们找出下列意象所蕴含的特定情感——

男:月亮、归雁易勾起思乡之情,鸳鸯与爱情有关,梅兰竹菊……(停1、2秒,犹豫的语气)

女:梅兰竹菊是花中四君子,所以常表达君子般坚贞高洁的品德。

男:厉害。(由衷佩服的语气)落叶、落花与季节有关,暮春、流水都有流逝之感。可是怎样理解“饮酒”这个意象呢?

女:自古就有“借酒消愁”一说,古诗词中“饮酒”往往与思家难归、壮志难酬相连,因而多用于传达苦闷和郁郁不得志的愁绪。

师:听了你们精彩的分析,我有一个建议,把它们制作成知识储备卡,牢记一些常见意象的内涵,能帮助我们有效理解诗词的感情。

三个学习任务的设计,实现了探究过程由浅入深,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每个探究都有方法的归纳,一目了然,便于学生举一反三。由任务带动探究,由探究得到方法,从而真正实现从学生角度出发学习。对话情境的设计,呈现了学习过程中的个体探究与合作探究相结合、生生对话与师生对话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地位。

三、华丽转身——完善细节,提升亮点

考虑到学生仅靠观看微视频进行有关知识的自主性学习,还是如同雾里看花似的,于是我为这个微课匹配了一个学生自主学习任务单,让任务更具体明确地呈现出来,提升自主学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次精心的打磨,这节拙朴的微课一步步精准定位,一点点明晰教学过程,一次次突显学生自主性学习特征,我兴致勃勃地带着这节微课参加了全国初中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优质课大赛,欣喜获奖。带着这份可贵的成长经历,我继续在教学研究之路上踏步前行。

(作者单位:广西柳州市文华中学)

猜你喜欢
意象知识点微课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G20 的知识点
“玉人”意象蠡测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
《活着》的独特意象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