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

2018-05-25 15:36梁雪琼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17年36期
关键词:贺卡信息技术素养

梁雪琼

对于农村地区来说,教育设备较为落后,尤其是计算机等现代化教育方面,由于硬件设备不够充足,教师在开展教学时有时会显得力不从心。而计算机应用技术与人们的生活又越来越贴近,无论是单纯的手工业还是高科技技术行业。伴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在我国各领域的应用和普及,想在社会上立足,掌握信息技术是必不可少的,所以信息技术成了一门重要的课程。那么,如何提高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呢?笔者结合自己所从事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工作实际,谈谈心得体会。

一、教师素养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注意自身职业素养和道德素养的提高。信息技术这门课程与其他科目不同,它不但注重操作,还与技术更新有很大的关联,因此作为一名信息技术老师,不能仅满足于自身的文化知识,还应该定时参加有关培训、开展交流探讨,把有关的软件更新和最新信息技术知识,或者业内的新闻报道多跟学生交流,除了传授书本知识外,课外知识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这样才能使学生跟上信息技术发展的脚步。

教师的道德素养,直接影响学生的生活态度和学习积极性,所以除了专业知识外,教师也要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需要提高个人魅力,调节良好的心态,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客观评价每一位学生,承认个体差异,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学会反思,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当学生犯错误时,不要一味地指责,先自我反省,自己的工作是否已尽职责、教学方法是否得当等;不用“成绩”这一标签去定义每位学生,初中生处于叛逆时期,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和关心,无论优等生还是后进生,他们同样有被爱的权力,倘若教师因为成绩的高低出现偏心的现象,忽视成绩差的学生,那么这部分学生就会因为老师的忽视而失去信心和兴趣、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师生关系紧张,就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二、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根据教材特点、硬件设备、学生具体情况对教学过程进行合理的安排,突出重点、攻破难点,抓住关键,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备课

教案设计是一门艺术,初中生个性张扬,爱好新鲜事物,如果教师依旧用传统的教学模式照本宣科的话,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热情。教师除了要斟酌教材,确定教学目标,分清重点难点,还可以根据这节课的内容全面展开,借助电脑收集更多的资料,采纳别人教案的闪光点,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师生互动、学生互动,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为更好地利用课堂45分钟,要做好思考练习、上机实践的安排。我通常把内容讲解和思考练习放到前面讲,而上机实践放到后面,这种教学过程是根据教学情况而定的,因为在上课时,有些调皮好动的同学喜欢设置屏幕保护程序密码,或者更改系统的外观显示,造成错误操作,影响上课的进度,为避免这种情况,“先讲后练”可以指导学生懂得设置含义后,不再有同样的错误操作,这样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备学生

深入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与能力,把教材内容与学生的爱好连接在一起。有些教学内容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而且是他们能力范围内能完成的,那么教师可以尝试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互相探讨,教师从旁指导,让他们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遇到学生比较不感兴趣的内容,可以多插入有趣的图片或者视频,提高他们的兴趣,如学习word中图文混排时,引用了一篇介绍班级情况的文章,把班级集体照插入到文章中,同学们看到自己的照片,马上提高了注意力,学习气氛活跃了起来,思维也就跟着活跃起来,如我所愿,同学们也开始积极回答我所提出的问题,都能很好地完成了我布置的上機操作,还牢固地掌握了我补充的内容。

(三)课堂活动

现在的初中生,好胜心较强。若能营造一种良性的竞争氛围,精心设计课堂活动,抓住他们的好胜心,让他们在学习上互相竞逐,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还能锻炼他们的探究能力。

1.同学即是对手

单一的教学模式,授课方式枯燥无味,学生只扮演听课者的角色,长期下去会让他们失去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可开展一些小型的比赛,丰富课堂气氛,在不断的竞逐过程中,逐渐引导学生把每个同学都看成对手,引导他们形成“想脱颖而出,必须加倍努力”的意识,一旦这种意识形成,学生的学习就会变得相对自主了。例如,用word制作贺卡第一节课,我先向同学们展示了简单的制作,恰逢快到圣诞节,于是我要求每位学生给我送一张有新意的贺卡,从中评选出最漂亮的贺卡打印出来张贴在课室供大家欣赏。为了得到老师的肯定,为了在众多的贺卡中被老师选中,同学们形成了一种良性竞争,发挥各自的才华,回顾以前所学习的word的有关知识,插入图片、插入小视频、改变字体等,真可谓绞尽脑汁、不断创新,最后的成果让我非常满意,每个贺卡都具有不同的特色,学生不但学会了新的操作,同时也巩固了以前的知识。

2.对手更是朋友

教育过程是一个交流的过程,通过交流知识能得到积累、改变,信息技术不但需要学生独立的思考与操作,更需要集体的力量共同完成任务和解决问题。在课堂教学中,要营造学生们有竞逐的氛围,也要让学生多参与交流合作,明白对手也可以是朋友,从交流中得到启发,借鉴别人好的提议,修改自己不足的操作,达到共同提高。

三、知识巩固

信息技术课最终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创造和操作,我们的生活学习中经常用到计算机来解决问题和处理问题,要想真正掌握所学的知识,可以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进行巩固:1.运用互联网,搜索学习资料,培养自主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用办公软件进行文字处理,对文章进行排版,施展学生才华,激发他们的创造愿望;3.可选一些跟读软件,如“疯狂单词”的英语学习软件,强化英语单词记忆,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把所学知识用到实处,才能真正做到深刻理解扎实掌握,而且在处理过程中体验成功的乐趣,能够大大提高对这门学科的兴趣。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学以致用对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总之,要想提高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课堂教学效果,需要我们深入教材、深入学生,把复杂的知识化为容易接受的语言,用寓教于乐、寓学于乐的教学方法进行课堂安排,把枯燥乏味的操作流程用生动有趣的小视频展示出来,使我们的学生能在轻松的氛围中更好地学习、在实践中更好地巩固,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

(作者单位:广东省博罗县柏塘中学)

猜你喜欢
贺卡信息技术素养
新年写贺卡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年贺卡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中秋贺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