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8-05-25 11:10于超
求知导刊 2018年3期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独立学院互联网

于超

摘 要:文章结合“互联网+”的特征,利用“互联网+”相关技术,提出了一套有针对性的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该方案结合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的特色和技术要求,改革了现有的课程体系,有针对性地整合了多种类型的立体化教育资源,设计并实现了基于“互联网+”环境的教学资源平台。

关键词:“互联网+”;独立学院;立体化教学资源;应用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17-12-25

一、独立学院计算机人才培养现状

由于受到传统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的影响,地方高校,特别是独立学院普遍存在着生源、师资和教育资源等方面的问题,这使得很多地方高校在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上还存在很多不足,主要体现在:第一,课程体系设计不合理。课程大多分而治之,每门课程自成体系,课程内的理论和实验也被独立为两个几乎没有联系的教学单元。第二,教學形式单一,教学手段滞后。课程大多采用传统的讲授方式,即使利用了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资源,也没有将其真正的优势发挥出来。

二、独立学院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互联网+”环境下教育技术的迅速发展,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各类课程资源来改革课程教学方法,构建高集成化的教学平台,已经成为提升教学效果的一条重要途径。充分集合“互联网+”时代的各种技术优势和大量的数字化教学资源,为独立学院的计算机专业学生构建起符合他们学习习惯和学习特征的立体化、体系化教学资源平台,将极大地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强化他们的学习效果,提升他们的创新意识,锻炼他们的应用能力。本文即以此为基础,构建了一套新型的符合独立学院特点的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三、“互联网+”教学资源平台的提出

构成教学资源平台的构件很多,但构成基于“互联网+”环境下的教学资源平台的核心构件主要有如下三个:

(1)教学资源模板:纸介质和电子介质的各类教学模板。

(2)教学资源集合:辅助教学模板的各类教学用电子资源。

(3)教学网站平台:搭载了教育资源模板和教育资源集合的平台,为教学活动中各类角色提供交流场所。

这个教学资源平台如果搭建得合理,可以在如下几个方面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传统教学模式所不具备的优势:第一,可以方便教学活动参与者高效地获取各类学习资源。第二,可以使得学习主体能够更好地根据自身的情况制订学习方案,控制学习进度,提高学习的主动性。第三,可以加强各个教学活动角色之间的互动。第四,可以彻底打破时空对学习的束缚。

四、“互联网+”教学资源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针对独立学院学生特征,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围绕“互联网+”技术资源的优势,将学生三个学年、六门专业主干课程有机而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设计了体系化、立体化的“互联网+”教学资源平台。

充分考虑六门课程各自的内在特点和互相之间的联系,统一安排六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将各门课程的特色内容放大,删除课程的重复点,加强实训力度,充分利用信息化环境和实验平台,加大课时量,使得学生通过六门课程的学习,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基于“互联网+”环境下的立体化教学资源平台模型。

通过三个教学年对该平台的连续应用,结合对平台使用学生实际学习效果的检验可以得出:这一套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对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效果有很大的帮助。在以该方案为指导设计的教学平台下,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个体的学习习惯制订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从而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个体引导。学生可以最大限度地排除外部干扰,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学习重点、设定学习进度、检验学习效果且有针对地提出并解决自身存在的具体问题。下一步将考虑将该平台应用于更多的课程教学中,从而进一步利用“互联网+”环境的优势,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于 超,时庆涛,王 璐.计算机专业立体化教学资源平台构建[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11):19.

[2]程格平,宁 彬,熊启军,等.基于“互联网+”的应用型本科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计算机时代,2016(8).

猜你喜欢
应用型人才独立学院互联网
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探索研究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浅析应用型人才培养下的物理教学改革
独立学院法学专业的学科特色及其发展研究
以微课教学促进独立学院国际经济学应用性教学转型
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模块化教学研究与实践
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