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阶段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思考

2018-05-25 07:05张慧杰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8年2期
关键词:幼小衔接思考培养

张慧杰

摘要:幼小衔接工作贯穿于整个学前教育阶段,在大班后期更是教育的重点内容之一。在幼儿学习适应方面,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是重要的内容。本文从培养孩子语言表达的重要性入手,通过开展多种活动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发展,为顺利适应小学打好基础。

关键词:幼小衔接;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培养;思考

语言表达是个人素养的重要方面,我园把语言教育贯穿在幼儿教育的整个阶段。我们知道,积极开展加强口语交际能力的教育和培养既能促进孩子智力和情绪情感的发展,也是幼小衔接语言教学的重要任务。为此,我园积极探索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

一、在幼小衔接中重视语言表达的重要性

语言表达能力是现代人才必備的基本素质之一,也是提高素质、开发潜力的重要途径。幼小衔接工作中。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不容忽视。在关于“儿童在幼小衔接过程中语言能力的现状”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孩子在语言能力中存在两个问题:倾听与表达。在表达交流中普遍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不敢提出问题,不善于与同伴交谈、互换意见,不敢大胆开口表达自己的想法或独特见解。然而,口语表达是书面表达的基础,加强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既能促进孩子智力的发展,又有助于学生各门功课的学习,更有助于孩子个性的发展与心理健康。因此,有必要从分析解读《指南》与《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入手,来寻找提高语言表达的具体途径。对比中我们不难发现:幼儿园的“听说表达”和小学“口语交际”的教育目标与指导要点既有联系,又有差异。这两个不同阶段的教育理念和指导思想是一致的,语言实践的背景也是能相互承接、融合。幼儿阶段的语言表达教育目标重点放在以听、说习惯养成和能力发展为基本要求,核心是培养幼儿语言的倾听、交流、表达的基本能力和兴趣。

二、培养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尝试与做法

幼儿园的《指南》和小学的《课程标准》都强调了:“生活是语言表达训练的广阔天地,是口语交际的源头、活水”。孩子们的日常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只要我们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关注现实生活中的精彩画面,创设交际情境让幼儿进行表达表现。幼儿一日活动中每一个环节,包括生活、运动、游戏、学习都是幼儿的课程。在生活中创设丰富的语言运用情境,使幼儿爱说、会说,为进入小学阶段的语言表达做准备。

1.字词句游戏。幼儿词汇量的积累和善于积极运用词汇,利于他们语言表达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如在小班可以组织这样一些词汇游戏,像说大小:“大熊猫、小狗,大山、小石头,大树、小花……”这不仅丰富理解了词汇,还引导幼儿把事物放到关系中去分析比较,培养了逻辑思维。

2.联想讲述游戏。实践中,我们认为:幼儿在语言表达的创造性方面,应当是敢说、爱说、能说、会说。联想讲述游戏使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和语言表达得到最大限度的锤炼和开发,如在小班组织开展“图形的联想”“颜色的联想”等活动。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开展较为抽象的“有趣的线条”等活动。到了大班,则更推进地开展一些抽象图片联想或科学幻想、童话幻想等,如“假如有外星人……”“假如我有翅膀……”等联想讲述活动。

3.生活环节的随机教育。日常生活中的随机教育价值,将为幼儿语言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因此,我们在实践中要时刻贯彻“生活即课程”的思想,除了正规的语言教育活动,更重视生活各环节中的渗透。如利用餐前开展“点心报告员”活动,轮流让每个孩子都有说的机会,提高他们在集体前大胆表达的自信。

4.特色语言活动角。《指南》在语言领域中提出:幼儿的语言是通过在生活中积极主动地运用而发展起来的,单靠教师直接的“教”是难以掌握的。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以创设“讲述角”为例,进行操作讲述、实物讲述、经验讲述、看图讲述等活动,这样的活动既可以促进幼儿的观察力、逻辑思维能力,更大大有效提高了孩子运用语言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对幼小衔接语言教育的思考

1.把语言教育贯穿在幼儿教育的整个阶段。幼小衔接工作中应突出开展全面的、循序渐进的幼小衔接,促进儿童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幼小衔接的语言教育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孩子的表达能力和习惯形成不能一蹴而就,在教育实践中应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为核心,贯穿幼儿刚入园直至整个幼儿教育阶段,从幼儿入小学前应具备的语言各方面素质、能力分解成不同层次的教育目标,划分到不同阶段的教育中去完成,真正落实“纲要”提出的“幼儿园教育为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奠定基础”。

2.在学前教育的最后一年,应侧重做好儿童入小学的特殊准备。如果说孩子第一次上幼儿园是人生的“第一断乳期”,那么孩子升入小学便是“第二断乳期”。在大班到小学一年级这个特殊阶段,有必要为孩子做一些特殊准备,如阅读书写能力培养、模拟小学周、强化任务意识等,减缓幼儿入小学适应性的“坡度”。

3.在幼小衔接中尊重教育规律,避免“幼儿园小学化”。在幼小衔接及其重要性已受到普遍关注的今天,时常会出现一些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盲目提高教育要求、实施不适当的“超前教育”等。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相互承接、相互联系,但仍应保持各自的独立性、特殊性。在幼小衔接工作实践中,作为教育者应深刻领会“纲要”精髓,尊重教育规律,任何浅层性的“微观幼小衔接”和“幼儿园小学化”都是不可取的。

幼小衔接的语言教育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孩子的表达能力和习惯形成也不能一蹴而就,在教育实践中应坚持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贯穿幼儿刚入园到整个幼儿教育阶段的语言表达教学活动。同时在实践中我们发现通过引领家长,家园配合,提高家长在幼儿语言表达教育中的示范和引领作用,通过家园配合引导孩子们愿意说,会说、说得自信而精彩!

猜你喜欢
幼小衔接思考培养
简谈大班幼儿跳绳能力的培养
农村幼儿园“幼小衔接”的“五步走”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