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英语课外阅读衔接策略

2018-05-26 07:45夏进军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阅读材料阅读指导衔接

夏进军

【关键词】核心素养;阅读材料;阅读指导;阅读反馈;阅读时间;衔接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27-0045-03

在新的学科目标要求下,英语阅读对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特别是“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以及“学习能力”这几个方面将会起到关键的作用。(王蔷,2017) 广泛的课外阅读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语言能力);有助于学生与外部世界的沟通联系,使其认识丰富多彩的世界,获取信息和知识,拓展视野;有助于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学习能力);有助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和思维能力(思维品质);广泛的阅读有助于培育学生热爱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审美能力,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全的人格(文化意识);从而提高英语学科“关键能力”,塑造必备品格。

但处于中小学衔接阶段的学生在英语课外阅读上面临若干挑战:中小学英语课外阅读材料的脱节,阅读目标、阅读方法、阅读评价标准的不一致,等等。要顺利实现中小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衔接,应当做好课外阅读材料、阅读指导、阅读反馈、阅读时间的衔接,确保学生有正确的阅读方法,能根据不同学段调整阅读目标和评价标准。为此,笔者成立了课题组,带领一些教师进行课题研究,并梳理如下。

一、做好课外阅读材料的衔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主要取决于阅读材料的种类和内容,因此选择适合学生特点的阅读材料是开展英语课外阅读的第一步。在选择课外阅读材料时,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

1.衔接性。小学课外阅读材料向中学延伸,中学阅读材料向小学前探,两者保持连贯,在质的方面进行衔接。开始时可选一些简易读物、有声读物,有插图的读物(绘本),随着水平的提高,可选一些简写版原著,也可以订阅一份既有小学版又有初中版的英文学习报。

2.同步性。力求读物话题与正在教学的单元话题一致或接近,便于学生学有所用,拓展话题巩固知识。

3.遵循“SAVE”原则。“S”代表“short”,要求读物篇幅简短;“A”代表“appealing”,要求考虑读物的趣味性,让学生愿读乐读;“V”代表“varied”,是指读物的题材体裁种类要具有多样性;“E”代表“easy”,要控制读物的难度,让大多数学生读得懂;根据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难度又应当略高于学生现阶段的阅读水平,便于学生发挥潜能,读有所获。

经过调查和研究,我们将课题实施对象的阅读材料分为两大类,即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以衔接阶段六、七年级为例,具体如下。

鉴于小学阶段学生阅读能力有限,可以在教师的指導下,利用PPT或投影的方式让“师生共读一本书”。在中学阶段,除了书面课外阅读,还应该鼓励学生多看英文电影DVD,可以转换中英文字幕,便于学生自主学习。

二、做好课外阅读指导的衔接,优化学生的阅读策略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沿用小学阅读教学优点或者前探中学阅读教学模式,从阅读技巧和策略入手,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并使之贯穿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外阅读之中。其基本途径是“课内指导—课外阅读—课内展示”;课内阅读是“游泳池”,教会阅读方法,课外阅读是“江河”,对阅读方法进行实践。

1.实现教法衔接,提升学生的阅读体验。

在小学阶段,尤其是六年级,阅读课重视输入,主要是提供语言感受,使学生运用多种感官来感受故事的情景和内容,接收信息、了解故事、发现问题;进而整体领会故事概要,根据感受到的相关信息推测生词、推理、判断、分析等;紧扣故事素材,强调理解,理解过程由表及里、从易到难,要有层次性。根据小学生的特点,要让他们逐步养成认真观察、仔细聆听、勤于思索、敢于发现等积极学习的态度和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活动中眼脑配合,提高阅读理解的速度;在故事阅读教学中应该注重模仿,对于程度好的学生还可尝试让他们创造性地对故事进行改编并表演,逐步培养他们高层次的语言表达和运用能力。

在中学阶段,尤其是七年级,在阅读课上,主要培养略读、寻读、猜读、悟读等方法和技巧。通过“略读”,让学生快速获取文章大意和中心思想从而提高阅读速度。“寻读”则让学生在浏览全文的过程中,有意识、有目的地快速获取需要的信息或找到需要的细节,对无关紧要的内容可以一扫而过。遇到生词,学生通过“猜读”,  即通过上下文或构词法等快速猜测,判断某词的含义,而不必停顿去查词典。“悟读”则帮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根据上文中已出现的语言信息,预测下文将要出现的信息,不中断阅读过程,从而更快地了解文章的内容,从阅读中汲取养分,获得全面发展。

2.实现学法衔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小学阶段要关注阅读的连贯性,在阅读中要养成默读的习惯,要善于抓住句子的关键词,从一个句子快速扫视到另一个句子进行连贯理解。阅读时还要关注整体性,要重视文章的题目、首句和整文的最后一句,因为它们通常是这篇文章的结论或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用意所在。这样就既把握住了全文的主要内容、框架结构,又节省了阅读时间提高了效率。

在中学阶段要限时阅读,要帮学生树立中考意识,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指定的阅读部分并达到阅读目标。如前面提到的略读和细读都应向学生规定具体的完成时间,这样学生由于注意力高度集中会大大提高阅读速度。同时限时快速阅读能帮助学生克服心读、声读、回读等不良习惯。

三、做好课外阅读反馈的衔接,增强学生的阅读信仰

1.建立长效评价机制。

教师要在阅读进程中进行督促和检查,了解学生的阅读进展,对每个学生的读书笔记(包含生词查阅、经典摘录、阅读策略运用等)进行评价;也可以设计“K-W-L阅读卡”(其中K是指What do you know about...?W是指What do you want to know about...?L是指What have you learnt about...?)对学生的英语课外阅读前的准备、阅读过程和阅读后的效果评价提供指导,使他们自觉地调整方法和阅读策略;还可以让优秀者在全班交流个人的阅读心得,相互促进,形成班级课外阅读档案。长效的评价机制是激励、保持学生阅读兴趣的重要手段,帮助学生建立起对阅读的坚定信念,也就是对阅读的信仰。这样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保证了课外阅读的质量和有效进行。

2. 开展丰富的课外阅读活动。

为让学生继续保持并深化英语课外阅读的兴趣,要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为他们提供平台展示成果。

在小学阶段,尤其是六年级,定期评出“故事大王”“阅读之星”。rhyme, chant, songs等是牛津英语小学教材中一块重要的内容,学生对这些内容通常兴趣都比较高。我们结合阅读材料的内容,另外提供一些给学生背诵和演唱,并让他们根据自己的需要来改编这些小诗和歌谣,这既是对阅读材料的巩固,也是英语思维能力的一种锻炼。教师还可以给予少量的物质奖励,如课外阅读材料、笔记本等。

在中学阶段,尤其是七年级,可以开展阅读手抄报比赛、讲故事、演短剧、英语漫画竞赛等活动。其中英语漫画作品最符合七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和身心特点,因为漫画滑稽、夸张、幽默,对话简明、扼要,学生能通过图理解其大意。英语漫画也是一些学生英语报刊的重要内容。引导学生自己创作漫畫作品,既是对那些阅读材料的再利用,又是培养其综合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

四、做好课外阅读时间的衔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课堂上,利用英语课的free talk时间,让学生介绍自己的阅读故事,或者通过讲故事、课本剧表演、讨论、回答问题等形式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和对阅读内容的理解程度。

在小学阶段,尤其是六年级,课题组确保学生每周都要有至少一小时的阅读时间,教师指导阅读活动,同时利用家庭作业布置学生自读,每周安排一节午读课进行英语课外阅读的辅导。让学生自由阅读,自由笔记,摘录好词佳句,用英语叙述故事情节等。

在中学阶段,尤其是七年级,每天在学生开始上自习课时,把选好的一篇课外读物提前准备好,投放在多媒体的大屏幕上,让学生利用5~10分钟时间读完,并完成文后题目,并及时对学生的阅读效果给予检查和总结。

总之,要抓好各个衔接点以促进中小学英语课外阅读的实质性衔接,要服务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提高学科关键能力,塑造必备品格。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程晓堂,赵思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J].课程·教材·教法, 2016(05).

[3]王蔷.核心素养背景下的英语阅读教学[J].英语学习, 2017(02).

[4]李宝荣.小学与初中英语教学的衔接策略[J].中小学外语教学, 2011(12).

猜你喜欢
阅读材料阅读指导衔接
小学五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策略与方法
浅谈图书馆的课外阅读指导对策
浅析高中图书馆的阅读指导措施
谈农村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设计与安排
初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培养探微
大班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论刑事技术与刑事侦查的衔接与配合
高一英语教学不可忽视的环节
高职数学与高中数学衔接问题的对策分析
刍议写景散文阅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