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理想课堂

2018-05-26 13:10陈德兵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情思理想心灵

陈德兵

这一段时间,我重温了朱永新先生的《我的教育理想》,心中的熊熊大火再次被点燃。由于在讲台上奋斗了这么多年,所以我不自觉地由理想的学校、理想的家长、理想的学生、理想的教师,想到了我们的课堂。我希望我们所有的理想都能在课堂里变为现实。那么,我理想中的课堂是什么样子的呢?

我心中理想的课堂应该是学生浸润其中的。课堂上,孩子们精神抖擞,全身心地参与,对新的知识充满了渴盼,对学习内容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对每一个学习活动都那么积极。不论是哪一科的学习,不论是什么风格的老师上课,他们都被老师、被教学内容深深吸引。他们认真阅读、静思默想、勤于批注,他们放声朗读、倾心表演、大方交流,他们精心聆听、热烈讨论甚至激烈辩论……每个人都被这样的学习氛围感染,每个人都在为创造这样的氛围努力,每个人都浸润在这样的氛围之中。在这样的课堂上,我们看到的不是学生坐得东倒西歪,不是一盘散沙,不是无精打采,不是精神涣散;在这样的课堂上,我们听到的不是蚊子哼哼,不是窃窃私语,不是吞吞吐吐,不是欲言又止;在这样的课堂上,我们感受到的不是索然无趣,不是各自为阵,不是疲于应付,不是如坐针毡。

我心中理想的课堂应该是学生情思飞扬的。课堂上,孩子们真正地走进了知识的殿堂,他们发现了知识的规律,感受到了知识的魅力,汲取到了精神的力量,每一节课都有新的收获。他们真正在享受学习的快乐,在课堂上情思飞扬。他们真正觉得自己就是学习的主人,他们要去探究,要去钻研,要去发现。他们也许有暂时的失败,有些许的沮丧,但他们决不退缩,而且一定会从中总结教训,找到新的思路。他们既体验到挫折的价值,更收获成功的喜悦。“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顿固然让学生焦灼,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开朗更令学生欣喜。学生不仅收获知识的硕果,更收获辛勤劳作、艰辛探索的过程。在课堂上,学生神采奕奕、情思飞扬,创造的源泉汩汩不断;在课堂上,学生高兴时手舞足蹈,感动时热泪盈眶,难过时扼腕叹息……一切都是最本真的状态。

我心中理想的课堂应该是教师循循善诱的。课堂的主人是学生,当然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当学生有困惑,却通过自己、小组、班级的力量都无法解决时,教师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教师或高屋建瓴,细心讲解,拨云见日;或针对学情,巧妙引导,循循善诱。教师的讲解,要言不烦;教师的引导,點石成金。这样的课堂,孩子们不愿意错过老师嘴里的一个词语;这样的课堂,孩子们不愿意漏掉老师口中的一条信息。这样的课堂,我们看不到教师喋喋不休、学生昏昏欲睡的情形;这样的课堂,我们看不到教师云山雾罩、学生晕头转向的场面。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攀上一座又一座高峰,破解一道又一道难题,觅得一把又一把钥匙,打开一个又一个宝库。

我心中理想的课堂应该是师生其乐融融的。课堂上,孩子们信任自己的老师,老师们喜爱自己的学生。师生心灵相通,情意相连。长期的相处,孩子们知道老师是关心自己的、爱护自己的,在课堂上他们的心灵是放松的,是自由的,像在爸爸妈妈面前那样无忧无虑。长期的相处,老师们知道学生是尊敬自己、爱戴自己的,在课堂上教师的心灵是愉悦、舒展的,是可以像在自己的儿女面前那样生动自然的。这样的课堂,师生之间形成了一种高度的默契,老师的一个眼神,学生马上心领神会,学生的一个动作,老师立即了然于胸;这样的课堂,像小溪流过山谷,像春雨滋润万物,一切都是那么理所当然。这样的课堂,听不到学生的吵吵闹闹,看不到学生的死气沉沉;这样的课堂,听不到老师的厉声呵斥,看不到老师的怒目圆睁;这样的课堂,永远看不到师生之间的斗智斗勇,也永远感受不到师生的剑拔弩张。

这样的课堂,我什么时候可以营造出来呢?这样的课堂,我什么时候可以享受得到呢?希望不会太久远。

(作者单位:广东东莞市黄江镇宣教文体局)

责任编辑 郝 帅

猜你喜欢
情思理想心灵
“苏州园林:景致与情思”课程设计
飘落的情思(局部)
2021款理想ONE
理想
你是我的理想型
十月情思
冬日苏格兰 震撼心灵的美
美味下饭剧,胃与心灵的治愈
归来
唤醒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