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知教育思想浅悟

2018-05-26 13:57苗春红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8年20期
关键词:创造精神教育家陶行知

苗春红

陶行知这位中国近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为人们留下近百万字的教育论述,蕴涵着从具体教育实践活动中概括出来的、适合中国国情的教育思想。所以,今天更应该继续弘扬陶行知思想,秉承陶行知先生的伟大精神。

一、感悟陶行知“爱满天下”的教育思想

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他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称学生和学校为“爱人”,给人很大的启示——热爱学生是做好教育工作的重要条件。前苏联教育家马可连柯也曾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所以作为教师,应该“视教育为己任,视学生如己出”,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来对待。因为一颗爱心的付出,得到的是崇高和阳光的回馈,还有什么比这个更能让人感受人生的价值呢?

热爱学生是为师之本,教师应该把爱心献给学生。比如,一位胖乎乎笑起来很温暖的女生,因父亲酗酒暴力,母亲带着她远离家乡生活,虽然成绩不错,但是教师却发现她总是一个人默默地独坐,没有朋友。了解到这些,教师经常利用课余时间找她谈心,化解她的思想包袱,告诉她“你快乐了,母亲才能安心;你强大了,母亲才能安全”。结果这个女生渐渐地变得开朗,有了朋友,考上了心目中的大学,并带着这份爱心去了贵州支教。

二、理解陶行知“一视同仁”的教育真谛

陶行知先生说过:“你这糊涂的先生!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陶先生用他幽默的语言,告诉人们做教师的一个真谛:要一视同仁地对待班上的每一个学生,要在师生之间形成民主平等的关系,因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长处。现代教育的班集体授课制,使得每个班都有三四十个学生,总有学生特别认真,特别聪明,也总有学生平平凡凡,普普通通,甚至调皮,更会有学生成绩不理想。作为教师,不能偏爱,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帮助学生去发挥自己的特长,做到因材施教,扬长避短,帮助每个学生都樹立自己的自信心。

三、发扬陶行知勇于探索的创造精神

他在“第一流的教育家”中写道:“敢探未发明的真理,即是创造精神;敢入未开化的边疆,即是开辟精神;……在教育界,有胆量创造的人,即是创造的教育家;有胆量开辟的人,即是开辟的教育家,都是第一流的人物”。陶行知先生的这些论述与现在所倡导的素质教育一脉相承,新时代的教师更应该拥有勇于探索、勇于实践、“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的勇者姿态和创造精神,大胆尝试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所以在课堂中,要变教师中心为学生中心,教师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的能动性,要保护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与创新,并为他们的创新提供帮助。其实,现在的学生是很有个性和思想的一代,关键是教师要把他们的这种潜能激发出来,行知思想为教师指明了方向。

四、践行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的理念

“生活即教育”的理论在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宝库中像一条主线贯串始终,他主张“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的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这一教育理念充满了理论的活力和实践的张力,在信息爆炸增长的时代,在课程走向综合、走向开放的现代教育背景下,更要去努力践行先生这一教育理念。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努力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的观察和思考不仅仅局限于书本,而是无限的社会生活。要经常鼓励学生多读新闻了解世界,多读散文陶冶情操,多读生活感悟人生。

重温先生当年的教育理论,不禁让人肃然起敬。它蕴涵着生命价值的重建和人类文明的再造,点点滴滴、涓涓不断地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国人。

猜你喜欢
创造精神教育家陶行知
陶行知:书香年少时
颜回之乐
论审美设计的艺术性
陶行知夜归
《琴童》顾问阵容
陶行知不花一分公款
数学教学中让人文与德性洋溢
开展科技小发明活动的途径与方法
浅析实验性动画的艺术语言表达
陶行知的另类教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