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人民的英雄儿子 ——多松年

2018-05-28 09:16
实践·党的教育版 2018年5期
关键词:蒙藏绥远乌兰夫

多松年,蒙古族,归绥(今呼和浩特)市北郊麻花板村人。1918年在亲友的资助下进入石王庙蒙文小学读书,后转入土默特高等小学。1919年五四运动的浪潮传播到归绥市,他积极投身到这场伟大的反帝爱国运动中来,并在斗争中觉醒,开始关心祖国的前途和人民的命运。

1923年秋,多松年与云泽(乌兰夫)、李裕智、吉雅泰、奎璧等一批蒙古族青年入北京蒙藏学校学习。1924年初,多松年在校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并担任蒙藏学校团支部书记。不久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4年下半年,蒙古族的第一个共产党支部诞生,多松年担任党支部书记。在蒙藏学校期间,担任北京西城区党的宣传员。1925年,多松年与乌兰夫、奎璧创办了内蒙古的第一个革命刊物《蒙古农民》,在热河、察哈尔、绥远的蒙古族群众中散发,宣传党的革命思想。

1926年,多松年担任中共察哈尔特别区工委书记,致力于组织农村群众起来斗争。不到一年的时间,在农牧区共建立起82个村委会、4个区农会及1个县级农会组织。1927年4月,中共五大在武汉召开,多松年作为中共热、察、绥特别区代表之一参加了大会。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后,疯狂捕杀共产党人。多松年回到绥远后,由于活动暴露,不久返回张家口,为了传达中共五大精神,部署隐蔽工作,营救被捕同志,不幸因叛徒告密被捕。在敌人的威逼利诱及严刑逼供面前,多松年以共产党人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坚贞不屈。反动军阀无计可施,便极其残忍地将多松年同志杀害,牺牲時他只有22岁。

猜你喜欢
蒙藏绥远乌兰夫
关于《白史》的书名与前序后跋①——蒙藏文化交流与交融之一例
1928—1929年绥远鼠疫流行的经济影响
宽厚的“绥远方式”
历史的丰碑 艺术的佳作
南京国民政府初期蒙藏教育的推进考察
——以中央政治学校附设蒙藏学校创办为中心
台当局裁撤“蒙藏委员会”
乌兰夫:“蒙古王”单刀赴会解决一个共和国
蒙藏少数民族教工代谢综合征患者配合中医针灸治疗临床疗效
乌兰夫基金民族文化艺术奖第五届、第六届颁奖典礼
解放战争中的《绥远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