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诸葛亮而闻名的古村落

2018-05-29 09:42袁巍然
城乡建设 2018年10期
关键词:牌坊诸葛八卦

■ 袁巍然

牌坊正面

诸葛亮休憩之处

古隆中

因一个人而知名的古隆中是三国时期杰出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文学家诸葛亮青年时代(17~27岁)隐居的地方,诸葛亮在此躬耕陇亩长达10年之久。诸葛亮本是山东琅琊人,幼年失去了双亲,17岁随叔父来到襄阳隆中,躬耕苦读,留意世事,被称为“卧龙”。后来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全面分析了当时三分天下的局势,提出了一统天下的谋略,从此有了著名的《隆中对》。古隆中也因此被后人称为智者的摇篮,三分天下的策源地。

据《舆地志》记载:“隆中者,空中也。行其上空空然有声。”隆中因此而名之。

古隆中是一个以诸葛亮故居为主体的风景名胜区,位于襄阳城西13公里处,至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其自然景色优美,人文景观丰富。其地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广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隆山耸翠,东山亘绵,旗山旋峙,群山环抱,松柏参天,景色颇为优美。景区内的草庐亭、躬耕田、三顾堂、小虹桥、六角井、武侯祠、半月溪、老龙洞、梁父岩、抱膝石等十余个景点都有着不同的传奇故事。

古隆中行政区划隶属于襄城区隆中街道办事处。主景区的周围有百姓群居,还有一所高等院校与主景区毗邻。1994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1996年被国务院审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正在创建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

进入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镌刻有“古隆中”三个鲜红大字的古牌坊,亦称牌楼。该牌坊为清光绪十九年(1893)湖北提督程文炳所建。

“古隆中”石牌坊高约6米,长约10米,由青石开榫组装而成。“古隆中”牌坊宽三间,中为中间,两旁为次间,四柱脚深埋土中,四周出土处铺地平石。牌坊定盘枋斗口架正昂板,两正昂间置花板,并雕流空花纹作为装饰。

“古隆中”牌坊中间上、下枋以“古隆中”字碑分隔,两边门柱正面上雕刻着杜甫《蜀相》诗中的“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两句。此联深刻表达了刘备为兴复汉室,三顾草庐以求天下大计的迫切与真诚。诸葛亮被刘备的知遇之恩所感动,辅佐刘备开创蜀汉基业,匡济刘禅巩固、发展蜀汉大业,展现了老臣诸葛亮的赤胆忠心。两边的次间碑上雕刻“澹泊明志、宁静致远”。此句出自诸葛亮《诫子书》一文,意为恬静寡欲,志向才能明确;安宁清静,目标方可远大,苦学积才,明志致远。这一格言至今还影响着人们。

牡丹园景点

在牌坊背面的字碑上刻有“三代下一人”字样。匾额高度称颂诸葛亮是夏、商、周以后的第一人杰。两侧门柱上雕刻着“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此联也是选自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五中的诗句。旨在称颂诸葛亮的文韬武略与伊尹(商汤佐臣)、吕尚(周代齐国始祖,俗称姜太公)不相上下,指挥调度从容镇定,连萧何、曹参(两人均为西汉臣相)与之相比都显得逊色。由此可见,诸葛亮的运筹帷幄之能。

三顾堂建造于1720年,是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隆中对策的纪念堂。其外泽清荷香,茂林修竹。据说耸立门前的两棵参天古柏在当年刘备三顾茅庐时曾用于拴马。院内金匾银对、古碑林立,皆是名家的诗词句章与书法作品,他们从不同角度讴歌了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非凡人生,因此具有较高的历史研究和书法艺术研究价值。

当步入三顾堂内廊时,引人注目的是镌刻着《隆中对》和《出师表》两篇名著的石碑, 驻足凝视,不禁令人心潮起伏,感慨万千。

这里每逢节假日都会有演出。演员根据不同的角色进行妆扮,并将现代化的声光电等巧妙融合在一起,形象再现了当年刘备三顾茅庐时的情景,一下子把现场的游客带入无限的遐想之中。

丹青苑,为隆中建筑群之一。大门有幅对联“西亩躬耕,岩端神犹在;嘉宾时来,余典歌未衰。”西亩躬耕出自《诸葛亮故宅铭》一文,原文为“躬耕西亩,咏啸东峦,迹遗林中,神凝岩端”;下联则为《祭诸葛丞相文》的话句。西晋永兴二年,太傅缘李兴同镇南将军、荆州刺史刘弘一起来到隆中,写下了《祭诸葛丞相文》,文中写道:“咏歌余典,懦夫将励”。余典即余下可作为典范的书籍。此处指诸葛亮的品德、精神和著作。此联即根据这两篇铭文而撰。

古隆中的四月是鲜花怒放的季节,景区内的牡丹花争相吐蕊、色彩缤纷。洛阳红、凤丹白、粉蝴蝶、紫蓝魁、魏紫等,一株株名贵品种将古朴素雅的景区装点得花团锦簇分外妖娆。有的迎风招展,有的暗香浮动,让人流连忘返。古隆中景区内的牡丹品种多达240个,而且比洛阳、菏泽两地的牡丹要提前一个月绽放,是我国最大的野生牡丹基地。目前,我国已发现11种野生牡丹,这里就有8种,其珍贵可见一斑。

观诸葛遗迹,赏历代碑题,仿佛思接千载,深深为卧龙先生的高风亮节、大智大睿感染和折服。

诸葛八卦村

目前,在浙江省兰溪市和山东省临沂市各有一批姓诸葛的人氏,他们都有记载着与诸葛亮血脉关系的家谱。从明代起,兰溪一带的诸葛姓氏人主要以经营中医药业为主。据说是秉承了“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祖训。后来,他们在此行业中逐渐发展壮大。清代中后期,诸葛姓氏人把他们的中医药店开到了浙江各地,乃至于全国各大城市,形成“兰溪药帮”这一商业帮派,盛极一时。同时也继承了诸葛亮“乐躬耕于陇亩兮,吾爱吾庐”的耕读传家精神,于是造就了诸葛村今天华丽精巧的民居建筑。

站在高处眺望村貌

如今,座落于兰溪市境内的诸葛八卦村就是全国最大的诸葛亮后裔聚居地,现有诸葛亮后裔4000余人。这个村子是由诸葛亮第27世孙诸葛大狮从外地迁徙而来形成的。1340年前后(元代前中期),他觅得地形独特的高隆岗,不惜重金买得土地,亲自规划,平垦丘洼,选以钟池为中心,一开始就使村落布局吻合九宫八卦图意。后来随着子孙后代的不断繁衍生息,村落也越来越大,但总体格局一直未变。诸葛村也因此被誉为“八卦奇村、华夏一绝”,并被国家评定为4A级旅游景区。时至今日,已有700多年的历史。虽历经沧桑,仍保留着近200座明清两代的古老住宅,而且连绵成片,堪称我国古建筑史上一大奇观,是当之无愧的中国奇村。

房屋局部构造

房屋一角

倘徉在沧桑的青砖、黛瓦间,沉醉于古朴醇厚的民风里,世俗喧嚣悄然而去,思古悠情油然而生……

八卦是我国古代的一套有象征意义的符号。用“一”代表阳,用“--”代表阴,用三个这样的符号,组成八种形式,叫做八卦。八卦的构成和排列,就体现了阴阳互动、对立统一的思想。“天人合一”是一种宇宙思维模式,它是《易经》哲学思想体系中最重要的一个概念,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易经》的最高理想,就是实现“天人合一”的境界。

从科学的观点剖析,堪舆学的核心就是中国古建筑理论的精华,是集地质学、生态学、景观学、美学于一体的古代建筑设计理论,强调大自然的威力会直接影响人们健康与后裔繁衍,生活在这样环境的人就能够光前裕后、平安幸福。

在整个八卦村的建筑布局中,真正做到了面面相向,背背相承,巷道纵横,似连却断,似通却闭。更为神奇的是村外八座小山环抱整个村落,形成天然的外八卦。据导游介绍,陌生人独自进入村子,是走不出去的,有迷魂阵的感觉。由于时间关系,没能亲自去体验,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村子的中心位置有一个大水塘,名曰“钟池”。它的旁边就是一块与它逆对称等面积的陆地。《易经》上说“东南为阳、西北为阴”。空地和钟池正呈阴阳太极图形,八条巷弄向外辐射,似通非通、似连却断,呈八卦布局。正对着钟池的是大公堂,专为诸葛武侯而建。大门的两侧墙壁上书有“忠”“武”两个大字,因为孔明死后,后主曾谥诸葛亮为忠武侯。

在大堂内,最引人注目的当属武侯的《诫子书》。因篇幅很短,全文抄录如下:“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这些话看似老生常谈却饱含哲理。我们可以看出诸葛亮运用了《逻辑学》中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来强调他要表达的“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这与“要想取之,必先予之”“欲达目的,需先迂回曲折”的道理相同。“淡泊”是一种古老的道家思想。《老子》曾说“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诸葛亮不论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都堪称典范,有很多值得当代人学习的东西,这也许是因他而闻名的两个村落经久不衰的魅力之所在吧。

猜你喜欢
牌坊诸葛八卦
Design of Creative Incentive Contract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 Chain from Dual Perspective
丰碑与牌坊祥云县王家庄
诸葛羽扇
伏羲创八卦
诸葛南征
运城解州关帝庙牌坊掠影
世相八卦
世相八卦
白家牌坊
西递牌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