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气道气囊压力异常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2018-05-30 09:11王伟钟周尧英严一核
浙江临床医学 2018年3期
关键词:测压针筒充气

王伟钟 周尧英 严一核⋆

我国重症医学迅速发展,机械通气技术日益普及,是抢救和治疗急慢性呼吸衰竭的有效方法,但机械通气的气囊管理存在较大问题,Nseir等发现,只有18%的时间气囊压维持在正常范围[1]。气囊压力过低,特别是低于20cm H2O是发生VAP的独立危险因素[2],可以导致机械通气时间,ICU留治时间,住院时间延长[3-4]。相反,气囊压力过高,压迫气道壁毛细血管,导致缺血坏死,甚至形成气管食管瘘[5]。因此维持正常的气囊压力非常重要,本文探讨引起人工气道气囊压力异常的相关因素,寻找有效对策以维持正常气囊压力。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2月至11月本院机械通气患者。纳入标准:(1)人工气道留置。(2)只纳入以下3种人工气道,人工气道A,注册标准:YY0337.1-2002;人工气道B,注册标准:YZB/浙2214-2013;人工气道C,注册标准:进口产品注册标准YZB/ENG 1729-2009。(3)行有创机械通气。排除标准:(1)气囊破损。(2)气道畸形患者。(3)人工气道与气道大小不匹配患者。本资料是在常规气囊管理基础上,额外监测气囊压力,而监测本身对患者有利无害符合伦理学要求。

1.2 方法 (1)气囊测压:采用数字表法,每周随机选择1d,于9:00采用德国VBM气囊测压表(型号54-05-000)监测气囊压力1次。(2)分组:根据监测到的压力,分为正常气囊压组(23~28cmH2O)和异常气囊压组(<23cmH2O或>28cmH2O)。指南推荐气囊充气后压力维持在25~30cmH2O[6],但测压表与气囊的断开和连接均会引起气囊压力下降,气囊原有的实际压力与测量值间有偏差[7]。本资料多次重复实验显示,测压表与气囊的断开和连接使气囊压力下降4cmH2O左右(由于无法测出断开和连接分别下降多少,认为断开和连接均下降2cmH2O),与Olzan DW等研究相符,每次测量后气囊压力下降约2cmH20[8],因此认为测得的气囊压力23~28cmH2O为正常范围。

1.3 观察指标 包括性别,年龄,体质指数,原发病,镇痛镇静(Rass评分),咳嗽频次,人工气道品牌,人工气道留置时间,判断气囊压力及充气方式,距上次充气时间,吸痰频次,有无专人负责(如呼吸治疗师),有无培训及督促。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软件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用logistic 回归方法分析影响引起气囊压力异常的因素,双侧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异常气囊压组例数所占比例 本资料总共测压612例次,其中正常气囊压组159例次,异常气囊压组453例次,异常气囊压组例数所占比例为74.0%。

2.2 导致气囊压力异常的单因素原因分析 气囊压异常与咳嗽频次、使用时间、人工气道品牌、充气方式、距上次充气时间、咳嗽频次、有无专人负责、培训监督有关(P<0.01),见表 1。

表1 低气囊压单因素分析结果

2.3 导致气囊压力异常的logistic回归分析 人工气道品牌、充气方式、距上次充气时间、是否专人负责、培训监督是导致气囊压力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见表2。

表2 低气囊压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3 讨论

人工气道气囊的基本作用是防止漏气和误吸,维持气囊压力在25~30cmH2O,不仅有助于降低VAP的发病率,且能减少对气管壁的损伤[9]。本资料中正常气囊压力159例次,仅占总测压数的26%,提示气囊压力异常的现象普遍存在。研究过程中还发现由于气囊压力降低导致呼吸机出现微量漏气39例次,但为被关注,气囊失去防止漏气和误吸的基本作用。因此,研究引起人工气道气囊压力异常的相关因素,寻找有效对策,维持正常气囊压力范围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单因素分析,得到8个导致气囊压力异常的相关因素,包括咳嗽频次多,人工气道品牌,人工气道留置时间长,采用针筒充气指触法判断气囊压,测压间隔时间长,吸痰次数多,无专人负责,无培训及督促。而对以上因素进一步作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人工气道品牌,采用针筒充气指触法判断气囊压,测压间隔时间长,无专人负责,无培训及督促是导致气囊压力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

本资料显示,测压时间间隔越短,气囊压力正常率越高,6h内再次监测气囊压力,正常率为66.0%。A、B、C三个品牌气囊压力异常的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能是因不同品牌气囊的密闭性不同,漏气速度有快慢,能够维持正常压力的时间不同,这可能也是对相同的研究,结果却不一致的原因。孙琴等[10]维持气囊压30cmH2O,3h后只有60%在正常范围;韩银风等[11]维持气囊压30cmH2O,4h后95%在正常范围。因此,临床上需测定使用中的气囊能够维持在正常压力范围的时间,以此来制定相应的测压频次,而不是统一规定测压时间间隔。

本资料显示,66.3%医务人员采用针筒注气,指触法[12]感受气囊硬度来判断气囊压力,然而这种方法气囊压力异常发生率达89.6%,明显高于测压表的41.4%。因单纯通过手指触摸估计气囊压力的准确性极低[13],常导致气囊压过高[14-15]。本资料显示,针筒注气的指触法,气囊压力偏低也普遍存在,原因是注气针筒含有少量液体却未引起注意,当液体注进气囊后,堵塞在内气囊与外气囊之间的细小连接管,使得内气囊充不了气,失去气囊的作用。因此,临床上必须使用专用气囊测压表测压,避免针筒充气的指触法来判断气囊压力。

我国机械通气管理没有国外精细,常是未经过正规培训的医生或者护士操作,即使在大型综合医院也只有少数设立呼吸治疗科或呼吸治疗小组[16]。本资料显示,在有专人(呼吸治疗师或护士进修后从事呼吸治疗工作)负责机械通气的ICU,维持正常气囊压力的比例较高,达73.1%。因此,有条件的医院可以培养呼吸治疗师,以便更好的管理机械通气,包括气囊管理。

本资料显示,进行气囊相关知识培训,且督促执行的ICU,维持气囊压力正常的比例(31.1%)高于其他ICU(18.5%),但国内调查显示,对护士进行气囊知识的培训偏少[17],使得护理人员对气囊监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18],规范监测气囊压力的执行力不够。对此,医院管理层需加强气囊压力相关知识的培训并督促执行。

综上所述,通过对导致气囊压力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进行管理及改进,可以提高气囊压力正常的比例:需根据气囊能够维持在正常压力范围的时间来调整测压频次,不能一概而论,并且必须使用专用气囊测压表监测;定期组织对护士气囊相关知识的培训和督促执行,有条件者可以培养专业呼吸治疗师。

[1] Nseir S, Brisson H, Marquette CH, et al. Variations in endotracheal cuff pressure in intubated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 Eur J Anaesthesiol, 2009, 26(03): 229-234.

[2] Rello J, Sofiora R, Jubert P, et al. Pneumonia in intubated patients:role of respiratory airway care.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1996,154(01): 111-115.

[3] Joseph NM, Sistla S, Dutta TK, et al.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a review. Eur J Intern Med, 2010, 21(5): 360-368.

[4] Restrepo MI, Anzueto A, Arroliga AC, el al. Economic burden of 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 based on total resource utilization.Infect Control Hosp Epidemiol, 2010, 31(5): 509-515.

[5] Hameed AA, Mohamed H, AI-Mansoori M. Acquired tracheoesophageal fistula due to high intracuff pressure. Ann Thorac Med, 2008, 3(01): 23-25.

[6]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呼吸治疗学组,人工气道气囊的管理专家共识(草案).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14, 37(11): 816-819.

[7] 林艳侠, 林丹, 陈碧, 等. 气囊压力表间断测量气囊压力值偏差的实验研究.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14, 26(5): 347-350.

[8] Bolzan Douglas W,Guizilini Solange,Faresin Sonia M, et al.Endotracheal tube cuff pressure assessment maneuver induces drop of expired tidal volume in the postoperative of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J Cardiothorac Surg, 2012, 7: 53.

[9] 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诊断、预防和治疗指南(2013). 中华内科杂志, 2013, 52(6): 524-543.

[10] 孙琴, 仲悦萍, 陈晓艳. 机械通气患者气囊压力监测间隔时间的探讨.当代临床医刊, 2016, 29(6): 2693-2694.

[11] 韩银风, 李国宏, 蔡雷. 机械通气气囊压力调整时间的研究. 中国医药科学, 2014, 4(19): 149-150.

[12] 张会芝,吴金艳,乔红梅.人工气道气囊的管理. 护理研究, 2007,21(10): 2560-2561.

[13] 杜斌, 雷红, 孙红, 等. 通过触觉不能准确判断气管插管套囊内压力. 中华结合和呼吸杂志, 2004, 27(10): 710-712.

[14] Beydon L, Gourgues M, Talec P. Endotracheal tube cuff and nitrous oxide: bench evaluation and assessment of clinical practice.Ann Fr Anesth Reanim, 2011, 30(9): 679-684.

[15] RJ Hoffman, V Parwani, Hahn IH. Experienced emergency medicine physicians cannot safely inflate or estimate endotracheal tube cuff pressure using standard techniques. Am J Emerg Med,2006, 24(02): 139-143.

[16] 关冬梅. 大型综合性医院呼吸治疗专业的现状与发展.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5, 65(15): 28.

[17] 吴巧媚, 王晶晶, 张晓, 等. 广东省16 家医院ICU 护士人工气道气囊压力监测认知现状调查及对策.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 21(26): 3165-3167.

[18] 张会芝, 李慧颖. ICU护士对人工气道气囊管理的认知和行为态度现状分析.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0, 16(3): 249-252.

猜你喜欢
测压针筒充气
气囊测压表在腹内压监测中的应用
充气恐龙
测压表间断测压致气囊内压力偏差的实验研究
奇妙的针筒画
血压计的测压原理
为什么汽车安全气囊能瞬间充气?
Fisher准则函数在测压点设计上的应用
遥控充气枕让您睡出健康
中班科学区游戏活动设计:好玩的针筒
两只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