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注射液对长期留置导尿患者菌尿的抑菌效果观察

2018-05-30 09:11魏来
浙江临床医学 2018年3期
关键词:尿沉渣尿路感染丹参

魏来

随着车祸、高空坠落等意外伤害高发,及高龄无法耐受手术解除尿路梗阻的老年患者增加,长期留置导尿的患者逐渐增多。患者因为长期留置导尿等原因,导致尿路感染反复发作。尿液中细菌随着抗生素的长期、反复使用,细菌种类不断变化且耐药性逐渐增强[1],导致患者机体处于长期感染消耗状态,易出现膀胱结石、压疮感染等情况,目前这种复杂性的尿路感染是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威胁生命最主要的并发症。本文比较丹参注射液与生理盐水对长期留置导尿患者膀胱冲洗后的抑菌效果。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14年3月至2016年7月本院长期留置导尿且尿培养阳性患者51例(细菌谱见表1)。其中男46例,女5例。按就诊先后顺序分为两组,观察组为丹参注射液膀胱冲洗组,对照组为生理盐水膀胱冲洗组,两组年龄、留置导尿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1 尿培养菌谱

表2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x±s)

1.2 方法 两组均在无菌操作下更换导尿管确保排空尿液,丹参注射液膀胱冲洗组使用丹参注射液50ml(正大青春宝药业有限公司),生理盐水冲洗组使用0.9%生理盐水50ml,均经导尿管灌注入膀胱后夹闭导尿管,保留灌注30min后开放导尿管,留取中段冲洗液作为尿培养标本,再于次日取一次中段尿液行尿沉渣检测,记录白细胞及细菌数量。并于第2、3、4周复查尿培养及尿沉渣检测。

1.3 评价标准 依据2009年美国感染病学会制定的成人导管相关尿路感染的诊断、预防和治疗的实践标准[2]。以连续4周时间作为观察期,统计4次尿培养的细菌阳性例数、尿沉渣白细胞及细菌数量作为评价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后,丹参注射液冲洗组尿培养阳性例数、尿沉渣中白细胞、细菌数定量明显降低。前3周与生理盐水冲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4周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6。

表3 第1周尿培养阳性例数及尿沉渣白细胞、细菌计数(x±s)

表4 第2周尿培养阳性例数及尿沉渣白细胞、细菌计数(x±s)

表5 第3周尿培养阳性例数及尿沉渣白细胞、细菌计数(x±s)

表6 第4周尿培养阳性例数及尿沉渣白细胞、细菌计数(x±s)

3 讨论

在长期留置导尿患者中,几乎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尿路感染[3],目前临床尚无有效办法预防,大多采取间断口服抗生素进行治疗,但易产生多重耐药菌,且效果不佳。为解决这一难题,相关中药体外抑菌试验已相继开展,但多停留在实验室水平,其研究试剂为实验试剂,标本也是纯菌株培养,尚未转化成临床用药。在众多研究成果中,丹参相关物质的实验室研究更为客观有效。丹参注射液中主要成分是水溶性丹参素[4],其对于革兰阴性菌、阳性菌均有良好的抑菌效果[5]。丹参注射液作为静脉使用药物,其膀胱冲洗的安全性毋庸置疑。经过连续4周的观察,前3周丹参注射液组尿培养阳性率、尿常规白细胞及细菌定量,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从第4周开始,两组尿培养阳性率及白细胞、细菌定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建议长期留置导尿患者第3周需再行丹参注射液膀胱灌注,以达到长期抑菌效果。

[1] 杨念生,武庆庆,钟琼,等.复杂性尿路感染致病菌的耐药性新趋势.中华肾脏病杂志,2002,18(3):194-198.

[2] Guideline for Prevention of Catheter-associate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s. HICPA:2009.

[3] 陈红花.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危险因素调查分析.中华护理杂志,2014,49(8):1276-1278.

[4] 黄赵刚,刘钢,夏泉,等.HPLC法测定不同厂家丹参注射液中丹参素和原儿茶醛的含量.安徽医药,2008, 12(11):1055-1056.

[5] 尉景娟,李惠芬,苏建荣.八种中药单体对产超光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抑菌活性研究.中华临床医生杂志(电子版),2011,5(2):540-542.

猜你喜欢
尿沉渣尿路感染丹参
综合护理干预对手术后留置导尿管减轻尿路感染的效果
丹参“收获神器”效率高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预防与个性化护理干预效果
尿常规与尿沉渣对尿液检验的影响及分析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中丹参素及丹酚酸A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
用尿沉渣分析仪对混浊尿液标本进行尿沉渣检查的效果分析
含冰片丹参制剂对胃黏膜损伤作用的影响
丹参叶干燥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动态变化
女性多喝水尿路感染风险小
尿路感染 用药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