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面部烧伤患者瘢痕控制效果的影响

2018-05-30 09:11蒲晓华邱和江龚会岚邹同荣
浙江临床医学 2018年3期
关键词:瘢痕创面常规

蒲晓华 邱和江 龚会岚 邹同荣

与人体其他部位比较,面部暴露范围最广泛,因此其烧伤发生率也相对较高。烧伤患者接受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多次进行植皮和创面换药,均存在疼痛感。面部烧伤不仅为患者造成身体痛苦,还会导致因容貌巨变产生焦虑、抑郁,严重者甚至会悲观厌世[1]。常规护理干预方法已经无法满足面部烧伤患者的需要[2]。因此,在烧伤患者接受早期瘢痕治疗的过程中实施合适有效的护理干预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比较早期综合护理干预与常规面部烧伤护理干预对面部烧伤患者瘢痕控制的效果。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14年4月至2016年3月接受早期瘢痕治疗的面部烧伤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综合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创面换药及抗感染治疗。综合护理组60例,男31例,女29例;年龄6~71岁,平均年龄(20.15±5.30)岁。常规护理组60例,男33例,女27例,年龄为7~73岁,平均年龄(21.06±5.21)岁。综合护理组患者接受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常规护理组患者接受常规烧伤护理干预。患者面部烧伤面积为3%~40%,其中酸碱烧伤18例,火焰烧伤62例,热液烫伤33例,其他类型烧伤7例,均为深Ⅱ°烧伤。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烧伤类型及程度等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常规护理组:①剪去患者面部毛发并垫高头部,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取半坐卧位,使面部能够充分暴露,以减轻肿胀。监督患者定时服药,定期清理患者的眼、鼻分泌物,防止感染的发生,仔细观察患者的面部皮肤,若发现溃烂、化脓等应及时告知医师。②保证患者口周创面清洁,使用生理盐水清理患者的口腔,防止口腔黏膜发生溃烂而导致口腔炎或腮腺炎。③如患者存在耳烧伤,应告知患者勿侧卧以防因压迫阻碍耳部血液循环。若患者耳道存在肿胀、闭塞,可塞干棉球进行引流。④应定期为病房消毒,保证室内整洁、干燥、通风,防止细菌滋生;叮嘱患者不应抓挠皮肤。(2)综合护理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组护理基础增加以下护理内容:①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在治疗早期和患者充分交流,根据不同患者的文化程度以合适的教育内容和方法为患者详细介绍治疗机制、目的,帮助患者树立面对现实的勇气;在康复阶段,应为患者详细讲解并监督其遵守康复过程的注意事项,帮助患者维持乐观积极的情绪。②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主动询问患者的心理感受,关注患者的心理波动,多讲述成功病例帮助其建立信心,克服可能会出现自卑、抑郁情绪;护理人员和患者沟通的内容无需局限于病情,可以和患者交流患者感兴趣的日常话题,如运动、电影、绘画等,在病房适时为患者播放舒缓的音乐及轻松诙谐的视频,打造温馨愉悦的气氛。③功能锻炼:当患者的面部肿胀消退,护理人员应安排患者进行适宜的面部功能锻炼,例如微笑、抬眉、闭眼、睁眼、鼓腮,帮助其面部功能恢复正常。可以适量补充维生素C、敷面膜、超脉冲激光治疗等,以抑制黑色素沉着,并避免强光和紫外线的照射。④环境护理:除保证室内整洁、干燥、通风及定期消毒,还应注意为患者提供温馨的病房环境,确保光照,并在病房内养些绿色植物,为患者带来家庭般的温暖。

1.3 评价指标 分别对综合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患者的面部创面愈合时间、色素及瘢痕情况、焦虑及抑郁情况、患者的满意程度进行比较。其中焦虑及抑郁情况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评定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患者的焦虑情绪,使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的抑郁情绪。两份自评量表各包含20个项目,每个项目均按1分(无或偶尔),2分(有时),3分(经常),4分(总是)进行评分,患者自评后将各项目分数相加得出总分,再将总分乘1.25计为标准分,标准分越高,表明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越严重。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 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面部创面愈合时间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面部创面愈合时间比较(x±s)

2.2 两组患者色素及瘢痕情况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色素及瘢痕情况比较[n(%)]

2.3 两组患者焦虑及抑郁情况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焦虑及抑郁情况比较(x±s)

2.4 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比较 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的满意程度比较(x±s)

3 讨论

有研究显示,与其他部位烧伤相比,面部烧伤给患者造成心理痛苦更为严重[3]。面部烧伤易留下瘢痕,造成毁容,患者经常会出现悲观、焦虑、绝望等负面情绪,甚至会出现自杀倾向,严重干扰临床治疗的效果[4]。早期综合护理干预不局限于对患者创面及分泌物的清洁、监督指导患者服药、消毒病房等常规护理手段,还注重指导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功能锻炼,并根据患者的文化背景、性格特征为患者进行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关注患者的心理状况,帮助其积极乐观地配合治疗,防止心理应激因素干扰治疗。

本资料结果显示,综合护理组患者的面部创面愈合时间显著少于常规护理组(P<0.05);综合护理组发生色素沉着及瘢痕增生的患者显著少于常规护理组(P<0.05)。烧伤瘢痕是烧伤后皮肤创面愈合引起的一种炎症性过程,其与正常皮肤不同,是一种结构、血管、神经交错的病理组织[5]。有研究表明,我国烧伤患者出现增生性瘢痕的几率达91.4%[6]。一般烧伤的创面愈合时间多>2周,出现增生性瘢痕的可能性高[7]。早期综合护理干预根据患者烧伤的部位及程度等,对可能出现的功能障碍或畸形进行预测,针对性进行护理干预,减少瘢痕的形成并帮助患者建立积极乐观的态度。通过适宜的面部功能锻炼,能防止制动导致的形态及生物力学特性的变化,还能有效提高细胞修复功能,可以缩短愈合时间,并减少色素沉着及瘢痕增生的发生。在面部烧伤患者创面愈合期间可能会因色素沉着、瘢痕挛缩导致面部畸形,尤其对于年轻女性患者,极易出现悲观、抑郁的情绪。本资料结果显示,综合护理组患者SDS评分和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综合护理组满意程度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组患者(P<0.05),这是因为医护人员鼓励并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主动和患者沟通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详尽的健康教育,既可及时掌握患者的情况并给予合理指导,又增加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赖,明显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

[1] 温丰平, 阮晶晶, 谢卫国. 面部毁容患者的社会心理反应. 中华烧伤杂志, 2010(6):424-424.

[2] Bishop SM, Walker MD, Spivak IM. Family presence in the adult burn intensive care unit during dressing changes. Critical Care Nurse, 2013, 33(1):14-24.

[3] 王红霞, 鲁秀远, 宋应红,等. 心理护理二联法对烧伤患者焦虑及抑郁情绪的干预效果. 中华烧伤杂志, 2011, 27(4):305-306.

[4] 周琴, 官浩, 何飞,等. 综合心理干预在颜面部烧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2012, 21(5):849-852.

[5] 李曾慧平, 林国徽, 刘颂文. 烧伤康复及增生性瘢痕处理之科研发展.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0, 25(1):89-92.

[6] 安景法,姜英勇,刘博武,等.综合康复理疗对烧伤瘢痕挛缩畸形合并神经衰弱患者的疗效.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4, 16(5):378-379.

[7] 王海波, 方勇, 俞为荣.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烧伤瘢痕的研究进展. 中华烧伤杂志, 2012, 28(6):465-467.

猜你喜欢
瘢痕创面常规
手指瘢痕挛缩治疗的再认识
探讨浓缩生长因子(CGF)在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治疗中对溃疡创面愈合的作用
透明质酸基纳米纤维促进创面愈合
常规之外
手术联合CO2点阵激光、硅胶瘢痕贴治疗增生性瘢痕的疗效观察
负压创面治疗技术应用的研究进展
当子宫瘢痕遇上妊娠
探讨常规课的高效课堂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当子宫瘢痕遇上妊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