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脉通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

2018-05-31 09:26张景燕张兵国李荣爱
关键词:心脉稳定型持续时间

张景燕,张兵国,李荣爱

(石家庄市藁城中西医结合医院,河北 石家庄 052160)

不稳定型心绞痛(UA)系在各种原因所致的冠脉痉挛或狭窄的基础上发生的心肌血供不足所引起的心前区疼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性是发病的最主要原因,而炎性因子的聚集、血小板活性增高是发病的重要条件[1-2]。在治疗方面,降血脂、抗炎、抗凝仍是主要原则,但药物治疗不可避免的伴有副作用等问题,在对肝肾造成额外负担的同时,并不能收到理想的疗效。中西医结合治疗已然成为主流的治疗方案,本研究中,我们中西并举,对心脉通胶囊治疗UA的疗效展开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UA患者208例随机分为两组,所有患者均符合UA的中西医诊断标准[3-4],且经心电图及冠状动脉造影确诊;排除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等其他心脏疾患或伴有严重的肝肾功能损害者。观察组104例,男53例,女51例,年龄50~75岁,平均年龄(62.50±7.92)岁,病程在3~11年,平均病程(6.08±2.51)年;对照组104例,男57例,女47例,年龄在51~74岁,平均年龄(62.71±8.04)岁,病程2~10年,平均病程(5.87±2.43)年。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常规硝酸甘油、低分子肝素、氯吡格雷、拜阿司匹林、倍他乐克等抗炎、降脂、抗凝的综合性治疗。连续治疗6周。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心脉通胶囊(国药准字Z20060448,贵州益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治疗,10 ml/次,1次/d。连续治疗6周。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髓过氧化物酶(MPO)、妊娠相关血浆蛋白酶-A(PAPP-A)水平,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2组治疗前后血清学指标对比

两组治疗前的MPO、PAPP-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MPO、PAPP-A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明显(P<0.05)。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血清学指标对比(±s)

表1 2组治疗前后血清学指标对比(±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n 时间 MPO(mmol/L) PAPP-A(μg/mL)观察组 104 治疗前 53.81±11.45 22.48±4.83治疗后 10.12±1.12#* 8.06±1.14#*对照组 104 治疗前 53.46±11.32 22.46±4.79治疗后 17.51±2.17# 14.53±2.61#

2.2 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对比

两组治疗前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无差异(P>0.05),治疗后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对比(±s)

表2 2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对比(±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n 时间 发作次数(次/周) 持续时间(min)观察组 104 治疗前 7.05±0.31 6.31±0.51治疗后 2.41±0.12#* 2.62±0.18#*对照组 104 治疗前 7.02±0.35 6.10±0.47治疗后 4.85±0.28# 4.32±0.32#

3 讨 论

UA较稳定性心绞痛而言,虽然发作症状相似,但持续时间更长且程度更为严重,且单纯服用硝酸甘油不能完全缓解症状,因而更加受到临床和患者的重视。炎症反应广泛参与了UA的发生发展,是导致斑块不稳定的最主要因素,并对预后有指导作用[5]。脂质代谢紊乱则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病理基础,并可在一定程度上反应病变的严重程度。目前西医在药物治疗方面,主张抗炎抗脂,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药物副作用等问题也不容忽视。祖国医学对UA早有研究,并在“心痛”“胸痹”等篇章对其病因病机进行了深入阐述[6]。

本研究以心脉通胶囊作为治疗药物,配合西医常规疗法对患者进行治疗,结果表明,两组治疗前的MPO、PAPP-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MPO、PAPP-A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明显(P<0.05)。两组治疗前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无差异(P>0.05),治疗后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PP-A可促进炎性因子的释放,加剧炎症反应,促进动脉粥样硬化进展;MPO则可在一定程度反映了机体炎性反应的程度。两组在治疗后,炎性反应均有所缓解,心绞痛症状有所改善,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加明显。

心脉通胶囊由当归、牛膝、三七、丹参的药物组成,活血化瘀,通脉养心,具有很好的降压、降脂作用,对于稳定斑块,缓解心肌细胞的缺血状况具有积极意义。将常规的西药治疗同心脉通胶囊结合起来,中西并举,治疗UA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炎性反应,缓解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1]孙小强,何 峰.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及安全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22):5599-5600.

[2]毛艳阳,王军强,王晨霞,等.丹参多酚酸盐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及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的影响[J].临床荟萃,2016,(2):191-193.

[3]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4):295-298.

[4]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24-129.

[5]邰炜彦,肖文良,吴 璇,等.灯盏生脉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高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疗效分析[J].广东医学,2017,38(22):3526-3529.

[6]尹成淑,孟晓萍,曹振东,等.丹红注射液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Hcy及MMP-2水平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6,56(22):46-47.

猜你喜欢
心脉稳定型持续时间
心脉隆注射液治疗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研究及经济学评价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
32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对慢性稳定型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价值
企业分拆上市的动因及经济后果研究
——以心脉医疗为例
复方心脉佳对巨噬细胞炎症相关因子caspase-1和白细胞介素-1β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
国医大师张琪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经验
了解社会底层心态为精准扶贫把“心脉”
近10年果洛地区冻土的气候特征分析
外部冲击、企业投资与产权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