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全程护理干预对高龄脑出血患者专科知识掌握情况、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8-05-31 09:26曹淑芳
关键词:高龄脑出血常规

曹淑芳

(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湖南 郴州 423000)

脑出血疾病危险因素较多,包括高血压、其他脑血管病变、服用抗血小板药物、酒精中毒、长期吸烟、酗酒、过度劳累等,诱发脑实质内血管发生破裂引起出血,脑出血后病情严重程度与出血部位不同、出血量等关系密切,疾病早期死亡率高,且致残率高,治疗后患者可能遗留不同程度的运动功能障碍、吞咽功能障碍、失语等,降低患者生活质量[1]。因患者病情变化较快等特点,对临床护理质量要求较高,为了改善高龄脑出血患者疾病预后效果,提高生活质量,加强术后护理干预十分必要。文章选择94例高龄脑出血患者,分析术后全程护理干预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于2016.9月-2018.2月间收治的94例高龄脑出血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划分为干预组与常规组各47例,干预组:男性患者33例、女性14例,年龄范围在71-80岁,平均为(75.3±1.1)岁,出血部位:基底节区26例、丘脑14例、岛叶7例,出血量在20-70ml,平均为(45.2±10.1)ml。常规组:男性患者35例、女性12例,年龄范围在70-80岁,平均为(75.0±1.2)岁,出血部位:基底节区25例、丘脑16例、岛叶6例,出血量在20-70ml,平均为(47.0±9.9)ml。两组患者疾病一般资料结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入组标准[2]:所有患者发病后12h内均入院就诊;患者入院后均接受脑部CT、MRI检查确诊;家属均同意进行手术治疗;需排除精神异常、残疾、视听功能障碍患者;排除中途转院患者;排除合并严重肝肾功能异常患者。

1.2 方法

干预组:⑴病情观察:术后加强巡视次数,每个10分钟巡视病房1次,加强对体温、脉搏、血压、意识、瞳孔等,对于术后清醒患者及时告知其手术结果,掌握患者性格特点及心理活动情况,与患者保持交流,缓解其不良情绪。⑵认知与行为干预,护士根据患者年龄、学历水平及语言理解能力,为患者提供健康宣教,重点宣教疾病诱因、术后常见并发症类型等,采取适宜语言与患者保持交流。⑶术后积极预防并发症,术后24h内密切监测患者血压变化,可采取药物降压,避免引发脑组织灌注不足;每小时监测患者血氧饱和度1次,及时吸出患者气管分泌物,抬高患者床头,鼻饲时注意观察患者呼吸情况,预防食物返流。⑷早期带领患者进行肢体康复运动,早期进行 床上肢体按摩及关节被动运动,对于条件适宜者逐步增加运动次数与时间;对于术后有后遗症的患者及早期提供吞咽训练及发音训练。做好出院指导工作。常规组:饮食指导、病情观察、用药干预等。

1.3 观察指标

采用生活质量评定简表(WHOQOL-BREF)评估,包括4个方面,包括生理、心理、社会关系、环境等,每项指标满分为20分,得分较高者表示患者生活质量高[3]。科室自制疾病知识掌握评分表,观察指标包括发病诱因、术后运动及饮食、药物、生活行为,每个指标满分均为100分,评分标准:掌握度高:90-100分;良好:80-89分;一般:<79分。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评估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

干预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s,分)

表1 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s,分)

组别 生理 心理 社会关系 环境干预组 14.32±1.06 14.85±1.00 15.34±1.00 12.91±1.00常规组 11.50±1.00 12.40±1.07 12.21±1.04 10.59±1.04 t 13.267 11.469 14.873 11.024 P 0.000 0.000 0.000 0.000

2.2 评估两组患者对疾病知识掌握评分

干预组患者对疾病知识掌握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2。

表2 比较两组患者对疾病知识掌握评分(±s,分)

表2 比较两组患者对疾病知识掌握评分(±s,分)

组别 发病诱因 术后运动及饮食 药物 生活行为干预组 91.10±1.06 92.85±1.09 90.16±1.02 91.34±1.07常规组 84.36±1.10 85.71±1.16 83.50±1.10 82.11±1.14 t 30.248 30.752 30.436 40.472 P 0.000 0.000 0.000 0.000

3 讨 论

文章研究对象为高龄脑出血患者,大部分高龄患者机体各脏器功能均处于退化状态,机体免疫力底下,可能合并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合并脑出血后围手术期间存在安全风险,患者机体耐受力相对较差,存在术后并发症风险。

文章结果提示干预组术后生活质量及疾病知识掌握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分析原因发现,护士为常规组患者提供传统临床护理模式,护士着重遵医嘱为患者提供治疗及护理操作,具有机械性,护理工作缺乏预见性及系统性,存在护理缺陷,无法较好满足脑出血患者术后存在的身心需求。而护士为干预组患者提供术后全程护理干预措施,根据高龄脑出血患者疾病特点、手术后现状,评估患者术后可能存在的并发症风险、实际身心需求等,制定全程护理干预计划。通过全程护理干预,护士着重观察术后脑出血患者病情变化、监测体征指标值,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加强健康宣教力度,评估患者知识掌握现状,讲解疾病诱因、家庭护理注意事项、饮食原则、运动及药物等相关知识,做好出院指导,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掌握评分。同时护士术后与患者保持交流,主动关心患者,及时告知及康复进展,取得患者信任,积极满足患者各项需求,改善其不良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护士为高龄脑出血术后患者提供全程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知识掌握度。

[1]曹桂平,王 媛.Orem自理理论在脑出血患者术后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17):235-236.

[2]鄢 敏,金 朱,李文琳,等.脑出血术后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35):149-150.

[3]王 卫.集束化护理对脑出血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影响[J].中国急救医学,2015,35(z2):308-309.

猜你喜欢
高龄脑出血常规
脑出血联合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抑郁模型大鼠的行为学相关性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常规之外
高龄孕妇妊娠中期产前诊断中唐氏筛查的应用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进展
二胎政策以来高龄孕产妇的高危因素分析和临床干预
探讨常规课的高效课堂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别受限于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