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化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负性情绪及心绞痛发生率的影响分析

2018-05-31 09:26刘海艳
关键词:程序化负性心绞痛

何 玲,刘海艳

(新疆伊犁州友谊医院心血管内科,新疆 伊犁 835000)

急性心肌梗死具有发病急促、并发症严重等特性,是心内科常见病之一,发病原因是由于患者的冠状动脉血液循环停止,引发心肌坏死。患者不仅需要及时给予治疗,同时治疗后还需要提供优质护理服务,以促进患者康复。本文中对程序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应用进行讨论,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效果,以下是具体内容。食物,嘱咐患者多饮食一些新鲜的水果蔬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至2018年间本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进行研究,患者均给予程序化护理。其中,男性患者病例数为56例,女性患者24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上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对比护理前后80例患者的负性情绪以及心绞痛发生率。

1.2 方法

对所有患者均实施程序化护理,即在患者入院时,为其制定详细的程序化护理方案,根据患者的病情以及住院时间,采用针对性的护理方式以保障患者的健康。

程序化具体的护理方法为[1]:

①心理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发病时伴有心绞痛,会给患者带来恐惧心理。所以护理人员提前与患者进行思想教育、健康指导以及心理护理。护理人员需告知患者内心情绪对疾病产生的影响,嘱咐患者尽量保持愉悦平稳的心情。护理人员可陪伴在患者的身边,多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通过注意力转移法、冥想法等方式促使患者保持平静的心态。护理人员还及时询问患者是否感到疼痛,遵循医嘱针对性进行止痛护理。

②药物护理:

在患者治疗期间,告知患者用药量、用药反应、用药作用,让患者明白按时吃药的重要性,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并积极配合护理工作。采用心电图对患者进行24小时监测,并在患者出现并发症时,及时给予对症药物治疗。在患者溶栓后24小时内,密切注意患者是否有发生心律失常的征兆,定时观察患者的身体状况。

③饮食护理:

在饮食方面为患者制定个性化饮食计划,注意根据患者的个人饮食习惯,提供低糖、低盐、易消化、高蛋白的

1.3 观察指标

采用SAS(焦虑自评量表)调查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负性情绪,并比较护理前后患者的心绞痛发生率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SAS评分作为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t检验;心绞痛发生率作为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卡方检验。将结果带入SPSS 22.0版处理,并以P<0.05表示存在明显的差异性。

2 结 果

患者护理前后的SAS评分、心绞痛发生率对比情况详见表1,组间差异性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SAS、心绞痛发生率对比 [n(%)]

3 讨 论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而言,由于该疾病病死率较高,患者潜意识中对此具有恐惧心理,当病情发作时,疼痛带来的应激反应还会加深患者的负面情绪,对患者的治疗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当心肌梗死患者在治疗时,给予其优质、科学的护理服务,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非常重要[2]。

在本次研究中,选择了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程序化护理,对比护理前后的SAS评分以及心绞痛发生情况。程序化护理的应用主要是遵循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为患者设置个性化、具体化、程序化的护理服务,通过心理护理缓解患者的内心压力,在治疗期间密切关注患者身体变化,相对应的进行治疗,并对患者实施用药指导,提高其主动性。在生活方面为患者制定饮食计划,帮助患者提高营养需要,降低心绞痛的发生[3]。

文中患者实施护理工作后,其焦虑情绪的得到明显改善,患者心绞痛发生率同样有效降低,组内对比差异性明显:P<0.05。

总之,程序化护理的应用对于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负面情绪、心绞痛发生率具有积极效果,值得推荐。

[1]李秉秀.程序化护理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负性情绪及心绞痛发生率的效果分析[J].内科,2016,11(1):167-169.

[2]黄忞斐,徐 娴,钱 雯.程序化急诊急救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贵州医药,2017,41(8):891-892.

[3]邰素琴.程序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实用医技杂志,2016,23(7):791-792.

猜你喜欢
程序化负性心绞痛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观察
无痛分娩用于初产妇的临床效果观察及对负性情绪的影响
程序化镇静镇痛护理干预对颅脑损伤术后护理的临床效果
程序化操作在调度运行中的应用
基于Houdini的VEX程序化建模高效搭建数字孪生虚拟工厂
安宁疗护对老年肿瘤临终患者主要照顾者负性情绪及心理应激的影响
共患难, 更同盟:共同经历相同负性情绪事件促进合作行为*
非负性在中考中的巧用
心绞痛
老年冠心病患者警惕卧位性心绞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