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联合康复治疗对社区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

2018-05-31 09:26孙永毅高以谦马顺夏居伶俐
关键词:神经功能康复社区

孙永毅,高以谦,马顺夏,王 军,居伶俐,陈 静

(上海市杨浦区大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 200090)

近年来,受人口老龄化因素的影响,脑卒中的发生率在大幅度提升,严重威胁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脑卒中作为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发病是由于患者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血管阻塞导致血液无法流入大脑,最终引起一系列脑损伤[1]。为了降低疾病死亡率,促使患者神经功能尽快恢复,探讨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法意义重大。实验对所选部分病例采用中西医联合康复治疗。现将具体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92例在长隆社区卫生服务站就诊的大桥街道辖区内居住的脑卒中患者,入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46例。观察组病情稳定48 h开始康复治疗,女性和男性分别为:31例,15例,最小年龄和最大年龄分别为:52岁,80岁,平均年龄为(64.51±3.07)岁,对照组女性和男性分别为:33例,13例,最小年龄和最大年龄分别为:54岁,80岁,平均年龄为(63.08±4.13)岁,所有患者入院时均经MRI、头颅CT检查,确诊为脑卒中。①脑梗死的类型符合牛津郡社区卒中规划(OCSP)分型中的部分前循环梗死(PACI)、后循环梗死(POCI);②年龄分布范围在:35~80岁;③患者及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①精神疾病者;血液系统经者;②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可逆性缺血性神经功能缺损;重度脑水肿或昏迷等病情不稳定;③既往后留有明显肢体功能障碍。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西医康复治疗。康复治疗则以运动再学习计数、Bobath技术、Brunnstrom技术为主,对患者进行被动肢体牵引治疗,实施上下肢联合反应治疗,牵伸、挤压、轻扣肌肉治疗,以达到刺激肌肉感觉的目的。同时协助患者进行肩外展、肩前平举、肩外旋运动,按照先床上运动,后坐起、站立运动的顺序进行,注意运动期间务必要控制好运动时间和运动量,避免影响患者的恢复。

1.2.2 观察组

采用中西医联合康复治疗,①推拿手法:主要对患者患肢各个关节、肌肉进行运动训练,其目的是醒脑开窍,活血化瘀,舒筋通络,调节机体各大脏腑、平衡阴阳,促进偏瘫肢体神经功能的康复,从而尽快回归正常生活状态。②针灸治疗:风痰阻络:选取穴位包括:丰隆、血海、百会、风府、风池、膈俞、足三里;如果患者存在语言障碍,可进行快刺金津玉液;一般选择泻法进行。风火上扰:选取穴位包括:行间、足三里、百会、阳陵泉、四神聪、曲池、太冲,一般选择平补平泻进行。气虚血瘀:选取穴位包括:足三里、关元、膈俞、气海、地机、血海;一般选择补法进行,以患者具体情况加用灸法。

上述治疗严格按照程序执行,每周3次,每次治疗时间为90分钟,4周为一个疗程,两个疗程中至少休息一周。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的神经功能(NIHSS评分)、NDS评分,NIHSS评分越低,说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越好。评分标准:NIHSS评分标准:0=no stroke无,1-4=minor stroke轻度,5-15=moderate stroke中度,15-20=moderate/severe stroke中/重度,21-42=severe stroke重度;NDS评分标准:在相应项目内打“√”,每项检查只能选填一项。最高分45分,最低分0分。轻型:0-15分,中型:16-30分,重型:31-45分。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信息采用专用软件(SPSS 20.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的表示和检验分别为[均值±标准差、t],计数资料的表示和检验分别为[%、x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 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平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NDS评分和NIHSS评分对比(±s,分)

表1 两组NDS评分和NIHSS评分对比(±s,分)

组别 n NDS评分 NIHSS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46 26.02±4.08 17.38±5.09 19.91±3.05 11.69±1.34对照组 46 24.25±5.15 19.11±6.24 22.87±4.14 15.62±2.44 t/0.251 7.016 0.415 4.269 P/P>0.05 P<0.05 P>0.05 P<0.05

3 讨 论

临床上,脑卒中的特点是发病率高、病残率高、病死率,当脑部血流供给不足时,患者大脑机能缺氧缺血,病情快速进展,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所以,快速、有效的治疗方法非常关键。中医研究认为:脑卒中的病机是“风、火、痰、淤、气、虚”,发病诱因是情志过极、饮食不规律、脏腑功能失调、气血紊乱等[3-4]。西医治疗配合中药及针灸治疗,可达到调节患者阴阳平衡,保持血气畅通运行的目的。

康复治疗,通过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康复计划,以达到加快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帮助神经系统重组的目的,使得患者痉挛快速缓解[5]。结合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的NDS评分和NIHS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对脑卒中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康复治疗,可有效改善神经功能,利于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故更值得推广。

[1]郑宏忠.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近期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1(2):254-255.

[2]林丽红.中西结合联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7,24(4):119-120.

[3]孙培云,高淑凤.综合型医院与社区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患者的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1(3):323-326.

[4]刘敬霞,李建生.不同中医治疗对社区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11:59-60

[5]周 丽.脑卒中患者在社区医院综合康复治疗的效果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3;21(6):91.

猜你喜欢
神经功能康复社区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欢迎订阅2022年《护理与康复》杂志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社区大作战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早期康复锻炼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