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肝二十七味丸对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大鼠肝细胞凋亡的影响△

2018-06-01 07:04乌日图那顺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8年1期
关键词:味丸蒙药灌胃

乌日图那顺

(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内蒙古 通辽 028007)

酒精性脂肪肝是酒精性肝病的初期阶段,也是治疗酒精性肝病的关键阶段。因为在此阶段采取科学的戒酒措施,在1年的时间内将有50%左右的患者能够逐渐自愈。但还有一半的患者虽然采取戒酒措施,也不能自愈,必须采取治疗措施。且在临床上处于单纯的酒精性脂肪肝阶段的患者较少。多数合并酒精性肝炎,甚至肝纤维化或肝硬化。

而现今在临床缺乏毒副作用小且疗效确切的治疗药物。蒙医学在13世纪就认识到了酒的危害。元朝著名的太医忽思慧在其撰写的《饮膳正要》[1]中写到“酒味苦、甘、辛,性温,有毒。少量饮用则通筋活络,可祛寒,调节胃火。如过量饮之,则破三根之平衡,可减寿命。其害处多于益处”。在18世纪的蒙医学著作《蒙医金匮》[2]中专门提到了由酒所致的疾病。并辨证为“赫依偏盛型”“希拉偏盛型”“巴达干偏盛型”,同时列出了相应的治疗方药。伊希巴拉珠尔的《四部甘露》[3]中也提到了由酒所致的疾病。而现代蒙医学对酒精所致疾病的认识较全面。总体上将酒精所致的疾病归属于“毒症”范畴。以疾病的发展进度分为急性中毒期和慢性中毒期。从三根角度分为“赫依偏盛型”“希拉偏盛型”“巴达干偏盛型”。以侵及的部位分为降于脑、白脉,侵及心、主脉,侵及肝、胆,损伤胃、肠等4型[4-5]。正因为蒙医学将酒精性脂肪肝归属于“毒症”范畴,所以在本研究中选用了具有调节三根之平衡、清热解毒、增进食欲等功效的蒙药“清肝二十七味丸”做为治疗药物。

而肝细胞凋亡加快是肝脏实质发生损伤的最直接的证据。因此本研究中将其作为观察指标。以此判定蒙药清肝二十七味丸对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

1 材料与方法

1.1 动物:雄性Wistar大鼠,90只,体重150~170g,合格号:SCXK-(军2012-0004)。

1.2 药物、试剂与仪器:清肝二十七味丸(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蒙药制剂室提供,批准号:哲卫准字9604-33),硫普罗宁片(山西云中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93445),原位细胞凋亡检测试剂盒(由北京嘉美诺斯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酶标仪(瑞士Roche公司产品,批准号:11684817910)。

1.3 造模、分组:大鼠随机分为2组,空白组15只,以蒸馏水每日0.5mL/100g连续灌胃8周;造模组75只,以56°白酒逐步增加酒精量灌胃,头3日稀释为15%的酒精含量以0.5mL/100g灌胃,再稀释为30%酒精含量灌胃3日,其后增加到45%的酒精含量灌胃8周[3-4]。8周后空白和造模组每组随机选取3只鼠处死后取肝脏,制成肝组织病理切片,显微镜下观察,判定是否造模成功。然后将模型组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硫普罗宁组、依赫汤高、中、低剂量组。

1.4 给药、取材:空白组和模型对照组以1%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每日0.5mL/100g连续灌胃4周;清肝二十七味丸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用1400mg/Kg、700mg/Kg、350mg/Kg的清肝二十七味丸,以1%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配制成混悬溶液后每日0.5mL/100g连续灌胃4周;硫普罗宁组用40mg/Kg的硫普罗宁片研磨后以1%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配制成混悬溶液,每日0.5mL/100g连续灌胃4周;同时继续造模。4周后各组同时禁食不禁水16h,用20%乌拉坦0.5mL/100g腹腔注射麻醉,开腹,取肝组织,-20℃冷藏备用。

1.5 指标检测:取肝组织,进行石蜡包埋,制备切片,采用原位细胞凋亡检测试剂盒对组织切片进行染色,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并记录凋亡的细胞数量,计算凋亡率。

1.6 统计学方法: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数据以xs表示,各组间数据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表示具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各组肝细胞凋亡tunel染色对照(图1~6)

注:如所示,图1为空白组肝细胞凋亡情况,染色浅,表明凋亡非常少;图2为模型组,染色最深,且面积广,表明细胞凋亡明显升高;图3为硫普罗宁组,染色明显变浅,表明凋亡显著降低;图4为清肝二十七味丸小剂量组,染色依然深,表明细胞凋亡无明显改善;图5为清肝二十七味丸中剂量组,染色同样较深,表明细胞凋亡无明显改善;图6为清肝二十七味丸大剂量组,染色明显变浅,表明细胞凋亡明显降低,但不及硫普罗宁组明显。

2.2 清肝二十七味丸对各组大鼠肝细胞凋亡的影响(见表1)

表1 各组大鼠肝细胞凋亡率的比较

注:与空白组比较,*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3 讨论与结论

酒的主要成份为酒精。而酒精并非机体所必需物质,属异物,且有毒性。因此长期、大量摄入酒类饮品,就会发生中毒症状。轻者发生恶心、呕吐、头晕等胃肠道和脑神经症状。重者可导致肝、心、脑、肾等脏器的损伤。而本研究中的酒精性脂肪肝只是酒精性疾病的一类。如不及时治疗,可发展为酒精性肝硬化,甚至肝癌。

而蒙古族早在13世纪就深刻认识到酒的毒害性。成吉思汗还亲自颁布过限酒令[6]。与此同时蒙医学也在13世纪就认识到了酒的危害,并在古籍文献中记载了由酒所致的疾病和治疗方法。且明确指出酒是有毒的。而现代蒙医学更是将酒精所致的疾病直接归属于“毒症”范畴,并有详细的辨证治疗方法。因此本研究选用了具有调节三根之平衡、清热解毒、增进食欲等功效的蒙药“清肝二十七味丸”作为治疗药物。

缺糖转铁蛋白(CDT)是最为特异的酒精性肝病诊断和疗效判定指标,据研究,每日摄入含酒精60g,血清CDT指标就会显著升高[7]。如果戒酒两周以上,血清CDT未降低,反而上升,且超过30%者,表明,患者还在酗酒[8]。而肝细胞凋亡率的上升则是肝实质损伤的更直接的证据。从本研究结果看,大剂量清肝二十七味丸组的肝细胞凋亡率明显下降,虽不及硫普罗宁,但也发生显著下降,且有统计学意义。这表明蒙药清肝二十七味丸具有很好的保护肝脏的作用,并且与剂量成正相关关系。因此在本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对清肝二十七味丸的组份进行深入研究,发现其有效成份,依据蒙医组方原则,重新进行组方,提高临床疗效,广泛推广应用。

[1]薛雅卓,呼庆伟,李秀红,等.浅谈饮膳正要的基本思想[J].社区医学杂志,2007,54:60.

[2]占布拉道尔吉.蒙医金匮[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8:967.

[3]伊希巴拉珠尔.四部甘露[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 265.

[4]策·苏荣扎布.蒙医内科学[M].蒙医药高等教育内部使用教材,1986:187,191.

[5]杨·阿敏.方剂学[M].辽宁民族出版社,1995:174.

[6]小林高四郎. 成吉思汗(日本语版.阿奇尔译) [M]. 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3:213.

[7]A llen JP, L ittenRZ, Anton RF, et a.l C arbohyd rate-d ef icient transferrin as am easure of imm oderate drink ing: rem ain ing is suea[J]. A lcohol C lin Exp Res, 1994, 18 (4) : 799.

[8]鲁 彦, 高公民, 李依萍,等.缺糖转铁蛋白检测在慢性酒精中毒诊断中的作用[J].检验医学,2007,1:91.

猜你喜欢
味丸蒙药灌胃
蒙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应用及临床有效性分析
蒙药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同源盒基因2在大鼠慢性肾衰竭致血管钙化进程中的作用机制
蒙药阿如日-4味丸的急性毒性和亚急性毒性评价
特色蒙药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现状及发展战略简析
蒙药扎冲十三味丸的实验研究
蒙药治疗肝损伤的实验研究进展
生大黄及轻质液状石蜡灌胃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分析
小鼠、大鼠灌胃注意事项
蒙成药孟根乌苏—18味丸的急性毒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