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主题创作大展”与徐悲鸿南洋之行

2018-06-01 08:49邵晓峰
中国书画 2018年3期
关键词:款识钤印南洋

◇ 邵晓峰

(作者为中国美术馆研究与策划部负责人、教授、博导)

新年新气象,新年新创意。2018年1月25日,为彰显盛世气象,欢庆新年,中国美术馆策划了与众不同的新年展,开创性地包含三场别具特色的大展:“民族与时代—徐悲鸿主题创作大展”“花开盛世—中国美术馆新年展”“笔墨当随时代—弘扬新金陵画派精神江苏美术采风作品展”,如此多的精品同时汇聚,堪称新时代的艺术盛宴。文化部部长雒树刚、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著名美术理论家邵大箴等嘉宾致辞,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主持开幕式。

在此次规模盛大的中国美术馆新年展中,由中国美术馆、徐悲鸿纪念馆主办的“民族与时代—徐悲鸿主题创作大展”是其核心,梳理并展示徐悲鸿具有时代标志性的作品108件,由徐悲鸿纪念馆、中国美术馆的藏品组成,分为三大篇章:第一篇章“民族精神”展出徐悲鸿《愚公移山》《田横五百士》《徯我后》《巴人汲水》《保卫世界和平大会》《会师东京》等人们耳熟能详的巨作;第二篇章“图稿叙事”展出徐悲鸿为创作《愚公移山》等作品所绘画稿;第三篇章“家国忧思”展出徐悲鸿具有民族精神的象征意义的《马》《狮》《鹰》等作品以及为主题创作而绘制的画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引领时代才能走向世界。”这一大展不但是国内外第一次围绕徐悲鸿大型美术主题创作进行的全方位策展,而且是23年以来国内外首次关于徐悲鸿美术精品的大规模集中展示,全面呈现了徐悲鸿作品中民族与时代的关系,为中国现代美术的研究、展示与传播注入新的内容与活力。大展展至2018年3月4日。

在中国美术馆1号圆厅,最引人注目的是徐悲鸿的油画《愚公移山》《田横五百士》《徯我后》,这三件国家一级文物的同台亮相是史无前例的!徐悲鸿为它们绘制了大量图稿,此次大展中的六十余件图稿中以《愚公移山》的最多,有二十多幅图稿是首次展出!“民族与时代—徐悲鸿主题创作大展”涉及到大量工作以及与诸多单位的沟通,得到了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的大力支持,从展览的定名、策划、序言以及协调国家文物局、北京市人民政府、北京市文物局、徐悲鸿纪念馆对于这一大展的重视、推进、落实发挥了关键性作用。笔者作为大展的项目统筹,深知其来之不易,故竭尽全力将各项工作做好。

当我们深入研究徐悲鸿,将进一步发现,徐悲鸿不但是杰出的书画家、教育家,而且是优秀的策展人。从1933年到1934年,徐悲鸿亲自策划并操办的中国绘画的欧洲巡回展不但对中国画在世界的大规模推广意义重大,而且对于徐悲鸿自身艺术的发展也影响深远。

1939年3月至1941年3月,徐悲鸿在南洋策划、举办了四场“筹赈画展”,并在那里留下了千余幅作品,使一系列筹赈画展取得辉煌业绩。作为一位艺术家,他为国内抗战捐款做出了积极贡献,他在策展工作中的整体构划、不辞辛劳、亲力亲为、大量奉献,为我们后辈做出了杰出榜样。

值得关注的是,论其源头,“民族与时代—徐悲鸿主题创作大展”实际上与徐悲鸿的南洋之行密不可分。徐悲鸿一生十余次过新加坡,与南洋结下不解之缘。他四次在新加坡做了较长时间停留,即1926年1月下旬至1926年初夏,1927年4月至1927年8月末,1939年1月9日至1939年11月18日,1940年12月13日至1942年1月6日。这四次中,前两次徐悲鸿是为了筹措留学经费,后两次则主要是为了国内抗战的伤员与难民举办筹赈画展,捐助了巨额钱款。

南洋是徐悲鸿的人生福地,也是其艺术生命的重要转折点。当他身处困境,来到这个南洋小岛,就会打开另一番天地。我们设想一下:徐悲鸿若非1925年在新加坡得到资助,他在法国的学业就难以维系;徐悲鸿若非1939年再到南洋,不会有著名的南洋四场筹赈画展的举办,也不会有《奔马(题第二次长沙会战)》等杰作的诞生。

也正是在南洋,徐悲鸿结识了黄曼士、林谋盛、林庆年、韩槐準、李俊承、谭云山、张汝器、骆清泉、邵逸夫以及广洽法师等一大批友人,并结下终身友谊。

徐悲鸿《愚公移山》画稿一组

“民族与时代—徐悲鸿主题创作大展”的核心展品—油画《愚公移山》与中国画《愚公移山》虽然画于印度,但源自南洋。1939年1月9日,徐悲鸿由香港抵达新加坡。1939年7月2日,徐悲鸿在新加坡应当地华侨领袖李俊承的邀请,出席了欢迎印度国际大学中国学院院长谭云山之素宴。也正是因为这次与谭云山的见面,奠定了徐悲鸿与谭云山的深厚友谊。谭云山与印度大诗人泰戈尔交情甚深,于是很快有了泰戈尔邀请徐悲鸿前往印度举办画展与讲学的异域之旅。1939年11月18日,徐悲鸿由新加坡赴印度。在印度,谭云山为徐悲鸿的作画、采风、展览、讲学提供了大量帮助。

徐悲鸿 愚公移山 213cm×462cm 布面油画 1940年 徐悲鸿纪念馆藏

具体就画马来说,徐悲鸿画马技艺可分为三个阶段,即留学法国之前、留学期间、留学归国之后。就第三个阶段而言,其画艺的突飞猛进主要源于他的这一次印度之行。当时的印度有众多土邦,邦主们多爱良马,但是这些马稍过最佳年龄便被卖到市集上。因此在由圣地尼克坦至大吉岭等地的长途跋涉中,徐悲鸿往往是骑着好马奔行的。与马朝夕相处,使他对马的结构、动态以及喜怒哀乐观察入微,从而创造出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因此,悲鸿印度之行之后所画的马,综合了诸多良马之优点。它们骨骼突出,鼻孔阔大,胸肌发达,四肢健美,传达出无拘无束、自由奔腾的审美理念。

《奔马(题第二次长沙会战)》是此次“民族与时代—徐悲鸿主题创作大展”的重要展品,创作于1941年,徐悲鸿从印度来到南洋不久,时客居马来西亚槟城。他用酣畅淋漓的笔墨精准地画出马的头、颈、胸、腹和四肢,再用奔放的笔触猛扫出颈部的鬃毛和尾巴,雄肆潇洒,动感强烈。整体的笔墨干湿相间,对比分明。徐悲鸿笔下的这匹马的角度几乎接近全正面,这是一种极难把握的视角。在整体上看,画面前大后小,透视感较强。奔马骨骼坚韧,健壮有力,神采奕奕,勇往无前,正向读者迎面冲来,似乎要奔出画面,给人以空前的震撼。

徐悲鸿曾说:“余爱画动物,皆对实物用过极长时间功力,即以画马论,速写稿不下千幅。”为勤于练习,徐悲鸿还曾在其南京傅厚岗家中(即著名的“危巢”)养了一匹小马以供写生之需。可见,其扎实的画马基本功源自其过人的造型训练。如今人们一提到徐悲鸿,均知他是画马高手。徐悲鸿笔下的马不但运用了科学的透视解剖,而且还结合写意的中国传统笔墨精华,而且从一定意义来说,他画的马是其理想的体现。对于徐悲鸿来说,一幅马的画稿画了七八次是常有之事,有的甚至多达二十余次。1951年,徐悲鸿和常书鸿谈画马时曾说:“我画了数以千计的马的草稿,但至今还没有一幅使自己满意的行空的qallop(马的四个蹄子同时离地飞奔时的称呼)的马。”

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科的学生们看到徐悲鸿画马好像不加思索,呼之即来,一挥而就,于是请教徐先生对于马写生过多少次。他笑着说:“记不清了,我怎能记得画了多少次。那时我在巴黎和马场交上朋友,经常一去半天,甚至一整天,速写马的各种动态。总之,在旅欧八年之内,素描稿不下数千张。除此还必须熟悉马的解剖,如马的周身骨骼、结构,单知道还够,还要牢记于心,那才能运用到具体的画中去。”

《奔马》画幅右侧有题跋:“辛巳八月十日第二次长沙会战,忧心如焚,或者仍有前次之结果也。企予望之。悲鸿时客槟城。”徐悲鸿虽然是艺术家,但是十分关心国内抗日战争的局势与进展,可谓是忧心如焚。1939年9月到1944年8月,中国军队与侵华日军在以长沙为中心的第九战区进行了四次大规模的激烈攻防战,史称“长沙会战”。国民政府特别重视长沙地区的防御,由薛岳率领的第9战区集结重兵与日军在长沙战线对峙。1939年9月至10月,中国第9战区部队在以湖南、湖北、江西三省接壤地区对日军进行的防御战役,史称“第一次长沙会战”。1941年9月初,日军第11军司令官阿南惟几指挥四个师团﹑两个支队和航空兵﹑海军各一部,约十二万人,进占岳阳﹑临湘一带,企图击溃第9战区主力于湘北地区,史称“第二次长沙会战”。前两次长沙会战,中国军队从战略上有效阻止了日军的战略目的,堪称抗战中的胜利。

槟城,亦称槟榔屿、槟州,马来西亚十三个联邦州之一,位于马来西亚西北部。当时的徐悲鸿正在那里举办赈灾画展。他先后在新加坡以及马来西亚的吉隆坡、槟榔屿、怡保举行画展,盛况空前。他将画展的全部收入捐献,以救济祖国的难民。马来西亚的民间组织—霹雳华侨筹赈祖国难民委员会有感于此,颁发给徐悲鸿感谢状《仁风远播》。这一时期,也是徐悲鸿创造力最旺盛的阶段,《奔马》等很多优秀作品出自这一时期。归国之后也创作了《群奔》等杰作。

1940年12月13日,徐悲鸿由印度返回新加坡。1942年1月6日,徐悲鸿登上开往印度的轮船,途中弃船经缅甸仰光转滇缅公路回国。这以后,虽然他与南洋的一些友人一直保持通信,也屡屡计划再来南洋,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再也没有成行,殊为可惜。然而,徐悲鸿在南洋留下的大量作品与故事,为我们研究他的艺术及其精神发挥了巨大作用。

徐悲鸿 田横五百士 197cm×349cm 布面油画 1930年 徐悲鸿纪念馆藏

徐悲鸿 徯我后 230cm×318cm 布面油画 1933年 徐悲鸿纪念馆藏

徐悲鸿 泰戈尔像 51cm×50cm 纸本设色 1940年 徐悲鸿纪念馆藏钤印:悲鸿(朱)

廿六年冬,随中央大学入蜀,即写所见,悲鸿。静文爱妻保存。钤印:徐(朱) 悲鸿(朱)徐悲鸿 巴人汲水 294cm×63cm 纸本设色 1937年 徐悲鸿纪念馆藏款识:忍看巴人惯担挑,汲登百丈路迢迢。盘中粒粒皆辛苦,辛苦还添血汗熬。

徐悲鸿 小猫 108cm×36.9cm 纸本设色 1938年 中国美术馆藏款识:俊人先生雅教。廿七年岁柬,悲鸿写。钤印:悲鸿(朱)

徐悲鸿 鹰扬 155cm×82cm 纸本墨笔 1939年 徐悲鸿纪念馆藏款识:静文爱妻保存。廿八年秋,悲鸿客星洲。钤印:东海王孙(朱)

徐悲鸿 灵鹫 121cm×92cm 纸本设色 1942年 徐悲鸿纪念馆藏款识:爱妻存。悲鸿,壬午。钤印:徐(朱)

徐悲鸿 无题 130cm×75cm 纸本设色 1938年 徐悲鸿纪念馆藏款识:朋辈中最孝悌笃行者,当推香山郑健庐、子展昆季。两家子女众多,而一门雍穆从无间言。健庐幼女璋五岁绝慧,与子展七岁女彦相戏,偶为姊创,手痛而哭。彦出无心,述于其母,亦自恨而哭。余适逢其会,觉此乃人类最伟大之情绪,苟广此德,可立溶巨炮作金人,而太平将与天长地久永无极也。廿八年岁始,悲鸿欢喜赞叹,纪此幸遇。无题。戊寅新秋暑气未尽,薄游八步。悲鸿。钤印:阳朔天民(朱) 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朱)

徐悲鸿 奔马 130cm×76cm 纸本设色 1941年 徐悲鸿纪念馆藏款识:辛巳八月十日第二次长沙会战,忧心如焚,或者仍有前次之结果也。企予望之。悲鸿时客槟城。钤印:江南布衣(朱)

徐悲鸿 奔马 130cm×76cm 纸本设色 1941年 徐悲鸿纪念馆藏款识:辛巳八月十日第二次长沙会战,忧心如焚,或者仍有前次之结果也。企予望之。悲鸿时客槟城。钤印:江南布衣(朱)

徐悲鸿 会师东京 113cm×217cm 纸本设色 1943年 徐悲鸿纪念馆藏款识:会师东京。静文爱妻保存。壬午之秋绘成初稿,翌年五月写成兹幅,易以母狮及诸雏居图之右。略抒积愤,虽未免言之过早,且熹其终须实现也。卅二年端阳前后,悲鸿。钤印:东海王孙(白) 徐(朱)

猜你喜欢
款识钤印南洋
南洋爱国华侨三领袖的赤子情
本期拉页
夏昶作品欣赏
担当
金石学视域下陶瓷款识的学术独立性研究
题蓝花楹
曼生壶款识探索(上)
吐鲁番发现的明代成化瓷器款识字体结构研究
水墨名家
浅述清代瓷器的款识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