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2018-06-01 11:35王键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19期
关键词:高中历史核心素养教学

王键

【摘要】核心素养是指每个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力,这种能力体现在对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的品格和能力,各个学段的学生及学科都有相应的核心素养要求。“核心素养”是促进高中生综合素质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能通过学科的核心理念引导学生辨析和探究历史真相,了解历史背后的哲理,并做出应有的见解和讨论,从而提高学生对历史文化的掌握和历史素养的提升。本文主要探讨高中历史核心素养的问题,并对教师的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方式给予了适当的说明。

【关键词】高中历史 教学 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9-0055-02

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新时代与时俱进的人才,历史教学中的“核心素养”作为教学中的重要目标,已经被历史教师越来越重视,对历史的传承与文化积累是当代高中生应负的历史责任。高中历史教学应将“核心素养”融入到其中,将历史的人生感悟和历史中的沧海桑田呈现在学生面前,让他们对历史产生浓烈的厚重感。这就要求历史教师要采用一定的教学方法,将这种历史厚重感传承下去。

一、历史核心素养的基本概述

历史核心素养的概念可分为: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五个方面。唯物史观是解释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教师通过培养学生的此类教学目标,可以促进学生了解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运用唯物史观的方法解决历史学中遇到的问题,并将唯物史观作为认识历史、解释历史的主要指导思想。时空观念是指对事物与特定时间及空间的联系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通过对学生讲解这类观点,学生可以知道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的相互关系,能够知道划分历史时间与空间的多种方式,并能够运用这种方式叙述过去,能够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間要素,建构历史事件;能够将认识的对象置身于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史料实证,就是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将这种方法渗透到学生学习中,学生能够知道史料是通向历史认识的桥梁,学生能从史料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作为历史叙述的可靠依据,并提出自己的历史认识和观点。历史解释,就是历史叙述在本质上是对历史的解释,区别在于解释的正误、深浅等。学生可以通过对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不仅能揭示表象背后的深层因果关系,还能形成自己的历史观。家国情怀,是培养学生成为具有人文情怀并关注现实问题的主要观点,它主要培养的是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爱国情怀、自强自信等方面的内容,让学生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等人文精神,做一个积极进取的人,塑造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

历史核心素养的形成使对历史事件进行大规模的整合和考察,基于尊重历史真相、尊重历史发展必要条件的之上。核心素养的形成对学生会产生重大影响,学生的历史思维会转变成人生态度,这种人生态度会随着学生的成长逐步升华成对生活的热爱和赞扬。例如:将历史核心素养融入日常授课中,循环渐进的将历史核心素养表达到学生的脑海中,以“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作实例,将儒学文化以现代教学结合讲解,让学生在明白教学目标是,认识和理解教材中所涉及到的知识在当今社会文化下的影响和改变。

二、高中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方式

1.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构建,提升基本素养。高中历史教材比初中内容更具有了一定的逻辑性和专题性,比初中的教材内容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跨度较大,高中生理解教材相对的困难度也增加了。这就要求教师要改变传统的历史教学方法,指导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更好地提升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和效率。当前比较有影响力的教学方式当属思维导图学习方式的构建。

思维导图是一种将复杂的内容进行简单规划并具有相对的灵活性和随意性的学习形式,它一般通过简单的形式呈现,比如线条形式、画图形式、图文并茂形式等。这种将复杂的内容进行简单化处理的方式,能让学生一目了然地学到知识,是目前很多学科教学中能用到的教学方式。但在学习使用这一方法之前,需要教师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和点拨,比如学生打算用什么结构图来展示他的思路呢?可以是鱼骨图、辐射图、对比图,还要告诉学生在构建图之前要有自己的思路,想法等,以达到让自己的想法被人理解的目的。思维导图的建构过程比建构结果更重要,因为建构的过程反映了建构者的思路和获取知识的渠道、方法,在制作的过程中要避免同样的问题重复化,这样会分散学生很多的注意力。

2.教师精研教材,精心设定问题,培养学生的历史文学素养

历史作为高中生必修的一门课程,其内容繁多,但又充满太多的教育、反思意义,有学者认为材料教学已经成为21世纪高中生历史教学的发展趋势。教师要充分利用历史教材中的现成材料,培养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例如在讲《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这一课时,笔者在讲解西方国家入侵中华的残暴历史时,将相关的视频播放给学生,让学生在教材与“视频铁证”相结合的教学中,体会到列强践踏中国的土地并给中国百姓带来危害的屈辱历史,由衷地产生强烈爱国之情。同时,笔者还播放了清政府与外敌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历史画面,让学生的愤懑情绪再次高涨,这时候笔者设定了一个问题:列强发动的侵略战争,与清政府签订了这么多的不平等条约,试分析这种不平等条约给中国带来哪些危害?若生在当时,你会怎么做?带着这些问题,学生们开始细心查找相关的资料,经过查阅资料,有的学生回答:《南京条约》的签订,中国国家的主权遭到强烈的破坏,封建自然经济开始瓦解,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马关条约》的签订,中国国家主权进一步丧失,自然今经济解体加速,加重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危机四伏。通过这些不平等条约的分析,学生的情绪被调动起来了,大多数学生说如果生在那个时代,一定会誓死捍卫国家的领土,并从今以后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和珍惜眼下来之不易的生活。

3.高中生历史核心素养需要教师的不断巩固

高中历史教材中的历史文化与历史事件能唤醒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因子,这种情感表现在对祖国的和平统一的期盼,对外对入侵的憎恨,对历史的反思总结等方面。历史就是一面镜子,给人以启迪,历史的长河中有我们民族发展取之不尽的教训和动力,需要祖国未来的建设者高中牢记于心。加强高中生对历史素养的形成需要教师不断扩充历史素材,拓展学生的历史文化视野,巩固提升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例如在《中国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教学中,笔者鼓励学生将近代受西方影响下的中国衣食住行与现在的生活进行比较,学生们个个精神气儿十足,有的学生立马想到了中国传统的长袍马褂及后来的女子旗袍、男士中山装;从前苏联时期的列宁装到现在的国防军旅装等等,可见学生对这类文化的了解程度之广。通过这种教学方式来巩固和加强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形成,不仅加强了学生对古今文化差异的理解,还让他们从中明白历史变迁的足迹,从此更加热爱中华历史文化。

总之,培养高中生的素养是各科教师的重要责任,在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等方面的素养需要历史教师付出更多的血汗。高中历史教师要结合历史教材的内容,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让他们的历史素养在历史课堂精彩绽放。基于历史核心素养下的历史教学,必将是成功的历史教学,也必将发挥出历史教学的真正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华中.基于实践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刍议——以普通高中为例[J].历史教学(上半月刊) 2015年09期.

[2]陈超.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与培养[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01期.

[3]沈为慧.何为核心素养[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16年01期.

猜你喜欢
高中历史核心素养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
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商榷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