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识字教学

2018-06-02 02:28张永杰
学周刊 2018年11期
关键词:方法创新识字教学小学语文

张永杰

摘 要:识字是语文学习的基础,与儿童的认识能力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学习文化的开始,是启蒙教育的必要手段。因此,语文教师要高度重视识字教学,不断创新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方法,通过猜字谜、找朋友、开火车等识字游戏,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并通过引导学生发现方块字的规律,培养其识字能力,从而提高识字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方法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11-012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11.078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包括会认和学会两种不同的要求。会认的字只要求读准字音,不抄、不默、不考。要求学会的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并能正确书写。”“会认”并不是件难事,关键是“学会”。低年级学生主要是形象思维,识字速度快,忘得也快。巩固识字教学的成果是低年级语文教师要研究解决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难题呢?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喜欢和方块字打交道,了解中国汉字的奥秘,明白学习汉字的重要意义,并保持长久的学习热情。其次要引导学生发现方块字的规律,培养他们通过不同渠道识字的能力。

一、识字教学的重要意义

识字和写字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识字教学如果教不好,将影响到学生的终身发展,现在好多学生大学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学识暂且不谈,就是把基本的汉字写好都很困难,一篇公文里错字连篇。所以当今的小学语文教学,要严格按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开展好识字教学,不能让承载中华五千年文化的方块字被人们淡忘。可以说,很多人不会使用、不会写汉字源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失败。因此,探索识字教学的新途径、新方法,提高识字教学的质量,是贯穿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语文教师任重而道远,必须出色地完成任务,责无旁贷。

二、识字教学的方法创新

传统的识字教学形式单一呆板,主要采取的是“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借助一支粉笔、一张黑板、一本教科书的“三一教学法”,教师的教枯燥无味,学生的学没有兴趣,被动地接受知识,学生的大脑成了教师灌输知识的“容器”,不管学生喜欢不喜欢,只要考试分数高就行。随着现代教学手段进入学校课堂,新的教育理念不断涌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己识字的能力成为现代教学追求的目标。

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兴趣是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它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布鲁纳曾说:“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的材料的兴趣。”汉字本身所具有的丰富内涵,为教师启发诱导学生主动学习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能夠激发学生对识字教学的兴趣。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主动投身于学习活动中,使学生“想学”“乐学”“善学”。低年级学生喜欢做游戏,教师在识字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有选择地运用各种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猜字谜

猜谜语是小学低年级学生最喜欢的游戏活动之一。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把汉字教学改编成猜字谜活动。例如:“大圆球,天上挂,它的本领可真大,又发热又发光,万物生长都靠它。”(谜底:日)“有时像圆盘,有时像小船,白天藏起来,夜晚挂天边。”(谜底:月)“去掉宝盖头,一点也不留。”(谜底: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于学生学习、记忆所学汉字。

(二)找朋友

找朋友游戏是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游戏,把独体字写在不同的卡片上,让不同的学生拿着卡片组合成新的汉字。例如:“日”和“十”合成“早”,“玉”和“口”合成“国”,“日”和“日”合成“昌”,“日”和“月”合成“明”,“马”和“大”合成“驮”,“马”和“门”合成“闯”,“马”和“户”合成“驴”,“马”和“它”合成“驼”,等等。

(三)开火车

教师出示一个生字,组织全班学生参与到活动中。第一个学生拼读音节,第二个学生用它组成词语,第三个学生用它重新组词,以此类推。谁出了错,火车停下,改正错误后,继续往下开。例如:教师出示一个“光”字,第一个学生读“ɡuānɡ”,第二个学生组词“灯光”,第三个学生组词“光亮”,第四个学生组词“光临”,第五个学生组词“光荣”,第六个学生组词“光明”,其他学生依次组词。

(四)摘苹果

出示一幅画着苹果的大树,每个苹果正面写着音节,背面写着生字。由学生拼读音节,说出生字的笔画名称。说对就可以摘走一颗苹果。

(五)借助实物和多媒体课件等辅助教学

借助实物和多媒体课件等辅助教学,可以以动制静,以趣激学,趣中识字。例如,教师通过互联网搜到猴子、狐狸、松鼠、袋鼠的图片,让学生识图说出动物名称,由教师在相应的位置写出汉字,并借机引导学生学习写字。“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学写这些可爱的动物的名字?”学生异口同声地说:“想。”从兴趣入手,变被动为主动。

三、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培养识字能力

很多方块汉字学习有规律可循,特别是形声字,声旁表音,形旁表意,教师要“授之以渔”,引导学生掌握这些规律。如河、海、清等绝大多数三点水旁的字与水有关。除了引导学生寻找相同形旁字的规律,还要引导学生寻找相同声旁字的规律。如种、钟、忠;请、清、晴等具有相同声旁的字,教师要引导学生辨析它们的异同。

总之,识字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学生只有掌握了识字的规律,才能真正乐于并易于识字。

参考文献:

[1] 葛全德.小学生咬文嚼字手册[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17.

[2] 王守恒.小学语文教学与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3] 郝文华.汉字识字教学基础教程(第二版)[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

[4] 杨发珍.小学识字写字教学指导[J].读写算(教研版),2014(3).

[责任编辑 李爱莉]

猜你喜欢
方法创新识字教学小学语文
试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
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
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精细化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