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室缺介入封堵和直视手术利弊探讨

2018-06-04 08:43虞华
健康大视野 2018年1期
关键词:探讨

【摘 要】目的:对房室缺介封堵以及直视手术的利弊进行探讨。方法:本次探讨研究选取我院自2016年6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患有房室缺病症的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为研究组,采用介入封堵的治疗方案对患有房室缺病症的患者进行应用治疗;另一组设为对照组,将采用直视手术的方案对患有房室缺病症的患者进行应用治疗。通过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的时间和治疗后的复发及恢复情况来分析探讨出更加适合房室缺病症的治疗方案。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P<0.05)。结论:采用介入封堵的方案来治疗患有房室缺病症的患者效果较好于采用直视手术方案来治疗患有房室缺病症的患者,是一种科学安全有效的方案,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关键词】房室缺;介入封堵;直视手术;探讨

【中图分类号】R54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1-0-01

作为常见的先天性的一种常见的心脏病症,对于患有房室缺病症的患者,在现阶段的医疗卫生领域方面对此有着多种方案进行治疗。本文就其中两种方案,即介入封堵以及直视手术两种方案进行了利弊的分析探讨[1]。将通过不断地分析探讨总结出最适合对患者进行治疗的最佳方案,提高患病患者的治疗率,积极挽救更多的患者,通过不断的探究,积极改进治疗方案,完善治疗机制,寻求更加科学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拯救更多患者的生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探讨将选取我院自2016年6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患有房室缺病症的患者60例,其中男25例,女35例。年齡3-5岁,平均年龄(3.3±1)岁。将其随机分成两组。两组患者的年龄等一般资料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知情同意参与本项研究,且本院伦理委员会已批准该研究的进行。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方案。对照组所采取的使用直视手术的方案对患有房室缺病症的患者进行对应的治疗[2]。在进行直视手术治疗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必须的基本特征的测量与记录以及心电图以及胸片和彩超的检查[3]。然后对患者进行劈开胸骨或者将患者肋间肌肉撕开进行直视手术的操作,同时对患者进行输血以及体外循环等的辅助操作,确保患者在手术治疗期间的安全问题[4]。手术后注意对患者的护理工作,注意患者的生理以及心理方面的护理,避免患者的二次伤害。

1.2.2 研究组的方法。研究组将采取介入封堵的治疗方案对患有房室缺病症的患者进行治疗。首先,同对照组的前期护理方案对患者进行基础的体征测量并记录。之后,将导管从患者的大腿根部送入心脏并且在手术中对患者进行放射线照射配合辅助治疗[5]。对患者应用此种办法治疗后因其创口较小所以在后期的护理中患者伤口感染的几率较小。

1.3 观察指标

观察研究组以及对照组两组患有房室缺病症的患者在经过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案后的症状以及治疗效果的表现情况。统计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的有效患者以及无效患者的人数。疗效评定标准为:显效,有效,无效。患者在经过治疗后使用呼吸机的时间较短并且住院天数也较少则为显效;患者在经过治疗后使用呼吸机的时间短并且住院天数少则为有效;患者在经过治疗后使用呼吸机的时间较长并且住院天数较长则为无效[6]。临床上将显效和有效率之和称为临床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应用SPSS18.0进行分析,其中计数进行(%)检验,计量进行t检测()检验, P<0.05提示有显著差异。

2 结果

2.1 疗效对比

在两组均经过不同方案的疗效治疗后,其中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P<0.05),结果如下表1。

3 讨论

先天性畸形是最为常见的先天性的心脏病的类型,其中当属房室缺病症最为多见。大多表现为胸闷、气促等表现,这将直接影响了患者的生长发育。因此,探索出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对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以及提升患者的生活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文中直视手术的治疗方案有着能够准确的修补治疗患者的治疗效果,但是此种治疗方案需要的手术切口较大、术后恢复周期长以及需要对患者进行输血的辅助治疗等所存在的缺点,会对患者的生理以及心理造成严重的创伤。在为解决这些缺点的基础上,介入封堵治疗方案的出现无疑是雪中送炭,介入封堵治疗方法具有治疗创口小并且术后恢复周期较短的优势,并且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也大大降低,避免了血管破裂以及腹膜肿胀等问题,解决了直视手术治疗的一些重要的弊端,并且表现效果良好[7]。所以,经过探讨得知采用介入封堵的治疗方案更加有利于患者的康复治疗,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综上所述,采用介入封堵的方案来治疗患有房室缺病症的患者效果较好于采用直视手术方案来治疗患有房室缺病症的患者,是一种科学安全有效的方案,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鲍家银, 翁国星, 郑富臻,等. 全胸腔镜下房间隔缺损封堵术186例报告[J].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7, 17(10):865-867.

汪成, 杨明, 肖苍松,等. 成人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机器人微创外科修补术和经导管介入封堵术的临床对比研究[J]. 解放军医学杂志, 2016, 41(5):407-411.

曾祥君, 王信杰, 虞华,等. 胸骨下段小切口体外循环直视手术治疗儿童简单先天性房室间隔缺损的疗效及安全性[J]. 重庆医学, 2017, 46(23):3264-3266.

卢中, 申运华, 严中亚,等. 经胸小切口封堵与经皮介入封堵术治疗房间隔缺损的比较[J].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 54(2):49-52.

周司杰, 范太兵, 宋书波,等. 左腋下途径外科微创封堵干下型室间隔缺损的随访结果[J].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7, 32(13):993-995.

曹黎明, 王凤鸣, 秦玉明,等. 室间隔缺损介入术后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9例分析[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17, 32(5):357-360.

曹黎明, 王凤鸣, 秦玉明,等. 膜周部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术后三尖瓣损伤11例[J].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6, 31(13):997-1000.

猜你喜欢
探讨
刍议小学足球教学的训练教学方法
关于现代路桥设计构思及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