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检逐梦人

2018-06-05 11:04徐以立
质量与标准化 2018年2期
关键词:上海市实验室检测

文/特约记者 徐以立

周耀斌

国内知名食品化妆品检验专家,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食品化学品质量检验所高级技师。近30年来长期从事食品、化妆品检测工作,先后发表学术论文32篇,参与制定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8项,主持或参与省部级及上海市质监系统科研项目11项,曾荣获“全国商业科技进步三等奖”“上海市标准化技术(学术)成果奖一等奖”等多项奖项,拥有上海市科技成果2项。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对于普通人而言,吃上安全食品就好比过河:想要平安到达彼岸,必须要有一座结实的桥。为了保障“舌尖上的安全”,在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市质检院”)食品化学品质量检验所(以下简称“食化所”)里,一群“造桥”的质检人始终在默默坚守着,其中就有“上海工匠”周耀斌的身影——

晨曦,窗外的苍梧路还是一片寂静,他却已换好白大褂,步入实验室,准备开始一天的忙碌。

在那里,一个个科学奥秘等着他去探索,一个个研究设想等着他去验证。

天道酬勤展开腾飞之翼

1972年,周耀斌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1988年,成绩优秀却急于改善家庭经济状况的他在初中毕业后没有选择继续求学,而是去了一家食品厂干起了普通质检员的工作。

身份的变化并没有降低他对自己的要求,不甘心文化程度成为自己工作的短板,坚信“勤能补拙”的周耀斌给自己订下了近乎苛刻的学习计划:作为煤化工检测专家黄雅萍的关门弟子,工作日跟着师傅如饥似渴地努力钻研技术,生怕遗漏了一点什么;周末横跨大半个上海,去复旦大学自学考试班上课;晚上,他则搭乘最晚一班公交车回家。即便如此,他也不舍得荒废路上的那几个小时,在摇晃的车厢里,就着那一点昏黄的灯光复习功课。到家虽已是凌晨,他却似乎忘了疲惫,依旧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为下周的新课做着预习。

家人心疼地劝他早点休息,周耀斌也只是笑笑:“不学好知识,我怎么睡得着啊。”

苦行僧般的日子如此持续了四年半,凭借惊人的毅力,他以一年通过几门课程的效率,硬是“啃”下了原本需要7年的自考课程。坚持走自学成才和岗位成才之路的他,还由于技术极其出色,21岁时便考出了食品检验中级工并被破格提升为技术员,24岁时成为全国青工技能比武上海地区最年轻的一位选手。

近30年里,周耀斌始终在一线从事检测分析工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2011年世游赛等国际重大活动的食品安全保驾护航;先后发表学术论文32篇,参与制定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8项,主持或参与省部级及上海市质监系统科研项目11项,获“全国商业科技进步三等奖”“上海市标准化技术(学术)成果奖一等奖”等多项奖项,拥有上海市科技成果2项。

从普通质检员到行业专家,他书写出一段励志的精彩篇章。

三聚氰胺敏锐识别潜在风险

2008年,“三鹿婴幼儿奶粉受污染”事件爆发,数以万计的婴儿因此罹患肾结石,成为当年惨痛记忆的注脚。 9月13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紧急启动了标准制定程序。10月8日,GB/T 22388-2008《原料乳及乳制品中三聚氰胺的检测方法》发布并实施。

作为该标准第三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的主要起草人之一,周耀斌所承担的压力、所付出的辛劳可想而知。众所周知,所有标准所历经的摸索、制定阶段,需要经过无数次实践才能得到技术事项的目标值。为了把每一个检测数据做到精准,他把实验室当成了第二个家,每天有十几个小时在那里度过。由于每日起早贪黑地工作,家反倒成了只是睡觉的地方,当时年幼的女儿还小小地抱怨说好久都没看到爸爸了。

优秀的成绩来自实验室日复一日的厚积薄发,更来自于科研人员的执着探索。在不到1个月的时间里,他克服了项目难度高、检验周期短的困难,以惊人的效率完成了起草任务,为各级政府有效监控三聚氰胺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目前,全国已有超过500家政府实验室、第三方检测机构以及生产企业使用该方法进行检测。

其实,熟悉周耀斌的人都知道,他能如此迅速地做到紧贴社会热点并非偶然。

早在2007年,一则“美国发生多起宠物因食用非法添加大剂量三聚氰胺的宠物食品而导致中毒死亡”的新闻就已引起周耀斌的注意。有着前瞻性视野的他敏锐地识别到潜在的风险,在紧张工作之余,及时跟踪国外对于三聚氰胺的知识更新和先进检测技术,提前进入“备战阶段”。

执着坚韧不因困难而不作为

作为国家级政府实验室,在市质检院乃至整个上海质监系统内,曾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的食化所团队是出了名的工作强度最大、工作时间最长的队伍,而质检人那种不达目的永不放弃的执着,全力以赴勇攀高峰的坚毅,同事们都说,在周耀斌身上显得尤为明显。

2011年,“台湾塑化剂”事件一度让人们“谈塑色变”。塑化剂事件所涉及的样品从原来的饮料漫延到糕点、方便面等标准上未涉及的样品范围,市质检院下达任务,要求周耀斌负责打通实验流程和改进标准中的欠缺部分。从接到任务开始,实验室的灯光就未曾熄灭过——这次,他直接选择24小时都“泡”在实验里,实在困了,就靠在实验室的凳子上将就着稍微打个盹。

48小时后的凌晨,周耀斌的汇报数据终于出炉,经过层层上报审核后,得到了相关主管部门的认可,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空白。但他并没有第一时间听见这个好消息,同事们也不忍心打扰他——之前几乎不眠不休的他直接坐在实验室的椅子上睡着了。

他实在是太累了。

敢于挑战困难,周耀斌用创新和执着将不可能变为了可能,用精准和智慧树立质检人的形象。“事情不能因为困难而不敢做,不敢做只能让事情变得困难,执行力很关键。”推了推镜框,他说得掷地有声。

薪火相传没有压力谈何动力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作为行业带头人,近年来,周耀斌肩负起培养更强劲“血液”的重任。

2017年12月11日,经过层层选拔,“周耀斌创新工作室”被上海市总工会、上海市职工技术协会命名为2017年度“上海市职工(技师)创新工作室”。作为色谱专家,他还多次受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国家质检总局秦皇岛培训中心之邀,先后为来自贵州省、河北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等兄弟院所和国内多家著名食品企业的员工进行培训。

他非常喜欢和年轻人一起工作,也非常鼓励他们勇于提出问题,“他们有提问的冲动,就代表他们有主动追求知识的信念。”在他看来,互动更是学习知识更有效的途径,“在把掌握的知识传授给他人的同时,我也会更有紧迫感去学习更前沿的知识、钻研更先进的技术。”

“更何况没有压力,创新谈何动力!”周耀斌认真地看着记者说。

虽然他早已是高级技师、行业专家,但依然保持着学习习惯,时刻与国内外技术、知识等创新要素有效对接。为了更好地学习新知识、总结经验,十几本厚厚的笔记本被他写得满满当当。因为时常查阅和增加新资料,有些笔记本更是被翻得破旧不堪。

梦想在胸上下求索质检路

行文至此,虽已过数日,但记者忘不了当时周耀斌的眼神:当一个年近半百的人坚定地说着“我想成为最顶尖的色谱专家”时,那汹涌眼波中弥漫着的属于少年的纯粹和初心的光芒,实在很难用言语去描述。

最初的梦想,他一直紧紧地握在手中。在质检的道路上,他始终以奔跑的姿态前行,和时间赛跑,和自己比拼。在他看来,只有分秒必争,才能赢得最终的胜利。

每个行业都有一种灵魂,那就是“工匠精神”。“这不仅要求从业人员拥有严谨专注、标准精确、追求完美等专业素养,更必须有准确判断形势的能力,并增强忧患意识。从这个意义上说,工匠精神的内核一直是标准化工作的宝贵财富。只有将其贯穿内心,才能让‘职业’上升为‘事业’,滋养出甘于奉献的精神。”周耀斌满怀深情地说。

他的奋斗精神与匠心深深感染着他的女儿。如今,那个曾抱怨“好久看不到爸爸”的姑娘,业已成为他的半个同行。

“质量是强国之基、立业之本、转型之要”。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把质量放到了非常突出的位置。正是凭借着对梦想的追求、对信仰的执着、对事业的热爱,周耀斌和食化所的同事们不断工作着、努力着,忠实履行着“食品质量安全卫士”的责任,为质量强国梦的实现做出了自己的努力。

猜你喜欢
上海市实验室检测
“不等式”检测题
“一元一次不等式”检测题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检测题
上海市风华初级中学
上海市房地产学校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腾势400 用在上海市区的来回穿梭克服里程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