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8-06-06 10:14李俊丽陈葆华于家殊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8年7期
关键词:应用型校企电子商务

李俊丽 陈葆华 于家殊

摘要:为实现电子商务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通过对企业的电子商务岗位群的用人需求进行深入的访谈和问卷调研,以及对目前本科院校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现状进行调研分析,构建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定位、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深度实施校企合作共同落实实践教学体系,探索出有效促进与市场需求契合的应用型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应用型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8)07-0258-03

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ITFIN)健康发展。5月7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意见》,6月20日印发《关于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的指导意见》。在政策利好的大的背景下,据“未来5-10年中国最紧缺最高薪的10种人才”调查报告中显示,电子商务专业人才需求排名第二,未来5年需求缺口达到惊人的200万。如何培养适合企业需求的应用型电子商务人才是当前应用型本科高校应重点要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通过大量调研梳理企业需要什么样的电子商务人才,根据企业的用人要求来指导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

1 电子商务企业的人才需求分析

1.1 电子商务人才任职资格分析

只有深入了解电子商务企业对本专业的用人需求,才能更好地进行人才培养,因此必须对电子商务的专业人才需求进行深入调研,通过我校广大的校企合作单位进行访谈调研和对电商企业的电商岗位群的用人需求进行问卷调研,获取企业需求的最真实资料,确保了样本的质量,同时为了保证样本数量,从中华英才网、51job、猎聘等人才招聘网站收集了大量的电子商务企业招聘信息和用人要求,确保了取样样本的数量。通过这些数据和资料的对比分析,可以全面的了解企业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

1)学历、工作经验及其他要求

通过深入的调研,在学历方面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多样化,73.12%的电子商务企业需要本科及本科以上的学历,研究生以上学历的需求是5.14%,专业学历逐年呈现下降趋势,目前的需求是21.74%,总体上来说电子商务运营管理对学历的要求逐渐呈上升趋势。在工作年限和工作经验方面,电商运营专员和电商运营助理的工作经验要求平均1年,而电商运营、产品、商务主管的平均工作经验要求为3年及以上,电子商务运营经理平均工作经验要求为5年。95.7%的企业要求有行业经验优先。几乎100%的企业岗位都明确要求熟练使用办公软件,要具有熟练数据处理分析的能力。

2)职业能力要求

良好的产品运营管理能力基本上是企业岗位的明确要求,占比92%,81%的企業要求有各项经营数据的统计分析、整理、报告的能力;42%的企业岗位明确要求具有较强的创新与市场分析、营销、推广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电子商务运营管理来说,熟悉各个模块的业务及相互协作是非常重的,98%的企业有此方面的要求,为的是部门之间有效的沟通和合作。

3)职业素质要求

岗位要求中擅长沟通协调、责任心强,工作积极主动占比97%左右,富有进取心,服从安排,敬业,具有较好的职业素质。94%的岗位要求具有良好的亲和力、优秀的适应能力、独立的学历能力及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73%的企业岗位要求能胜任高强度工作需要。因此具备一定的职业素质是多数电商企业都要求的必备条件。

1.2 企业对应届毕业生的评价和要求

通过与电子商务企业用人单位用人单位的座谈和探讨发现电商专业毕业生

存在的问题是岗位工作过程中浮躁,缺乏学习精神,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工作能力较差,职业素质有待提高。其实职业岗位能力和毕业生应具有的职业素质是同样重要,如沟通协调、责任心,工作积极主动,进取心,敬业、能承受较大的工作压力等,而这些基本素质正是电商企业运营管理过程中需要的。

2 本科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对于高校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调研,发现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2.1 专业定位过高、方向不明

专业设计的内容相对来说宽和广是电商专业的一大特点,定位和方向如果不明确就会给电商专业的人才培养带来一定的问题。培养培养目标过于宽泛,以“万能型”为人才培养目标,是很多高校对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将来的就业方向不明确带来的直接结果,这样可能出现的问题是:学生学的多而杂,很难专注某个方向,结果是貌似是什么也学了,但是什么也没学会;二是这种“万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并不符合中企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实际需求。

2.2 专业核心课程的开设不合理

围绕现有的技术和商务方面的课程堆砌在一起,缺乏有机结合是当前国内高校开展电子商务专业的基本情况,虽然有些课程的开设有一定的差异,但是基于这种情况进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培养将很难办出自己的特色,同时也很难适应企业对人才的需要。

2.3 实践教学环节欠缺

首先,电子商务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不够完善是电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比较欠缺的重要体现,一般而言目前实践教学是指教学计划之内的课堂课程实践教学、技能训练、综合实训、学生实习等。通过对部分本科院校的调研发现, 校内实训软件的学习是很多高校采取的实践教学模式,在校期间到电子商务企业进行岗位实践的基本没有。但是电子商务是发展比较迅猛的一个行业,因此实训软件有时并不能紧跟需求去进行调整,同时很多老师缺乏相关的企业工作经验,因此在实践环节的设计上模式过于单一,很难达到企业工作中实际需要的水平。其次

到电子商务企业进行专业实践学习也存在着一两家企业很难同时安排大量的学生进行专业实习,因此学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也存在这一些操作上的局限性。

2.4 欠缺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

现在评判高校教学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之一是大学生的就业质量和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评价,因此也越来越受到各大高校的重视。通过对企业用人部门调研结果来看,学生的职业素质是很多企业看中,并且放在首位考虑的重要因素,毕业生职业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他以后的职业生涯,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固然重要,但是要在职场中成功,起后劲作用的关键是职业素质。良好的职业素养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基础,在目前就业形势比较严峻的情况下,高校更应该在职业素养的培养方面下大力气,着重培养,而不仅仅是重点培养专业技能,这对每个专业的学生其实都是适用的,只是对于电商这个涉及面比较广的专业更为重要而已。

2.5 师资力量薄弱

师资是人才培养中最重要的和最活跃的因素,由于电子商务是一个相对比较新和发展比较迅猛的专业,各校对电子商务的研究时间较短,再学术界也处于基础的探索阶段。就目前而言,各高校还缺少既有理论功底又有丰富的实战经验的电子商务教学的老师,甚至受过系统的电子商务专业化师资培训的老师也相对较少,大部分师资是从计算机、管理、营销等专业调派的老师,因此是师资力量的薄弱就会给专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限制。

3 应用型本科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析

3.1 人才培养定位符合企业需求

人才培养定位要符合企业的需求,需要进行大量的调研,通过对电商企业人才招聘需求调查,以及广大电商专业学生追踪调查,做出了符合企业要求的电商企业电子商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在全面开展校企合作的前提下,培养具有较强实战经验的,能适应大数据时代要求的应用型电子商务运营与管理人才。

3.2 优化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

1)有侧重的设置专业课程和教学内容

通过调研发现目前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设置基本围绕现有的技术和商务方面的课程堆砌在一起,基本没有侧重点,这样的问题是学生学的技术方面不过关,没办法适应电子商务技术岗位的要求,有因为技术方面占用了一定的课时导致跟电子商务运营方面的课程较少,学生对电子商务运营层面的欠缺,为了规避以上问题,在做了深入调研后,根据电子商务申请在商学院这个大的商科背景的前提下,将电子商务专业课程和教学内容的设置主要放在电子商务运营与管理方向。

2)增设职业素质教育课程

未来职场非常重视的职业素质较育。对电子商务运营管理方向的学生而言,职业素质尤为重要。因此要注重在大学期间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借鉴国外高校经验在教学计划中加入通识教育模块,并适当提高学分比重;同时将职业素质渗透到每门专业课程中,根据课程讲解职业要求;重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有效结合,围绕职业素质教育,从学生的自我管理开始,严格抓学风和班风建设,有步骤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将职业素质教育贯穿到学生管理的每个细节。

3)加强创新创业创意素养训练

在全民创新创业的号召下,结合电子商务运营管理偏向于商科的特点,通过设置创新创业创意模块的综合训练,希望学生能积极地适应社会环境发展的前沿趋势,锻炼学生的思维模式,规范其行为导向,加强其专业技能,增进团队合作能力来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因此开设创新创业创意模块的主旨思想是培養学生创新精神、创意设计、创业能力的综合素质。

3.3 构建完善的实践育人体系,知行合一

电子商务专业具有实战性比较强的特点,因此要构建完善的实践体系实现电子商务专业应用型人才实践环节培养,使学生成为符合企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3.3.1 加强课堂实践教学环节设计

实践教学在课堂教学环节中,教师可以根据每门课程设计相应的项目,这与企业真实情景是相结合的,学生通过完成大项目的工作任务将所讲授的知识点融会贯通进去,随着项目的逐步完成,学生可以学到该岗位应有的理论和实操技能知识,从而增强学生的岗位认知能力和项目实践训练能力。

3.3.2 深度校企合作加强实践教学

全面贯彻实施深度校企合作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应重点实施的内容之一,找到合适的校企合作企业和携手共进培养学生是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的关键之处。

1) 企业实践导师参与授课

企业实践导师参与授课的重要意义在于学生能更深刻地感受到本门课程在企业工作中对应那些岗位,以及在岗位中工作过程中是如何应用的。学社通过校内老师的理论讲解和企业实践导师的岗位应用讲解可以更好地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2) 企业岗位实习

学生到校企合作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是提升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重要举措,

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同时能将学校的学习的知识有效地应用到工作中去,通过企业岗位实习,学生可以找到在学校学习中存在不足之处,通过以后的理论学习可以弥补这些不足,从而使学生的专业能力呈现螺旋式上升。

3.4 采用“2+0.5+1+0.5”的人才培养模式

实践和管理的艺术是学生在逐步的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中逐步积累出来的,只有足够学生亲身实践才能实现。电子商务专业在深度校企合作的基础上适宜采取“2.5+0.5+1+0.5”的人才培养模式,第一个“2”指的是正常在校内专业课程的学习,包括通识教育的学习和专业基础课和核心课的学习;第二个“0.5”指的是主要指深度校企合作学生到企业学习和进行实战的过程,有步骤分层次到校企合作企业进行职业岗位技能实践学习;第三个“1”指的是学生从岗位实践回来,在进行更高层次的理论知识学习,同时将实践中学到的知识沉淀;最后一个“0.5”就是到企业相应的电子商务运营管理岗位工作,同时进行毕业论文的写作,将理论和实践具体结合在一起,从而使大学所学的电子商务专业内容进行有效的升华。这样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才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更能适应要求日益增高的企业需求。

参考文献:

{1}罗晓东.创新创业型电子商务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3(3):116-117.

[2]潘旭华.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施的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0(8).

[3]李健,熊红红.浅谈高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1):15-16.

[4]王淑雅,赵玉明.电子商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及特色专业建设[J].高等教育研究,2013(7):62-64.

[5]杨兴凯.面向社会需求的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9(1):128-131.

[6]教育部电子商务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普通本科电子商务专业教育知识体系[Z].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1.

猜你喜欢
应用型校企电子商务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电子商务法》如何助力直销
电子商务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关于加快制定电子商务法的议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