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科教改项目成为教师成长的“源头活水”

2018-06-07 11:31金惠娣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2018年3期
关键词:源头活水教研学科

金惠娣

科研的终极目标体现在对教育教学工作的提升。为此,我园坚持以科研为先导,走科研兴园之路,提出了“以科研推动教研,全面提高教师素质,促进保教发展”的理念。但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幼儿园承担的课题往往体现了“规划”和“集体”的需要,很少能体现教师个人的需求,因此一线教师在参与课题研究时,盲目随从,目标不明确,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改变这一现状,我园要求教师能从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碰到的一些实际问题和困惑进行学科教改项目研究,并对这些实际问题实施针对性的策略与方法,来改变这些实际问题,以达到预定的目标。这些教改项目是以教师个人或两人为研究主体,具有灵活、方便和选择性大的特点,更符合老师的专业成长的需要。老师们经过认真思考后,结合自己班的实际情况,以一个小问题、一个小现象作为切入口,这样的教改更具有可操作性、可实践性和可研究性。从而确立了多个小项目,如“多动症幼儿的个案研究”“提高中班幼儿人际互动的有效策略”“帮助幼儿改掉吸吮手指坏习惯的指导策略”“培养小班幼儿良好进餐习惯的指导策略研究”等。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幼儿教育的这“半亩方塘”,更需要有学科教改项目这样的研究作为教师成长的“源头活水”。对这“源头活水”的管理与引领,我有以下几点拙见:

一、规范管理关

学科教改项目研究具有真实性、操作性、实践性、过程性。为规范学科教改项目研究的管理,使研究过程扎实,符合研究规律,我园建立了园长为组长、业务园长为副组长、教研组长为成员的三级网格化领导小组,制定了《教研组长工作职责》《教师业务学习制度》《教改项目研究管理制度》《科研成果奖励办法》等一系列制度。这些制度的制定和落实,使广大教师有了明确的目标和职责,激发其参与学科教改项目研究的积极性,使教改项目研究有序进行。

二、加强培训关

学科教改项目研究的承担者是教师,由于担负着日常教育教学任务,时间、精力有限,同时又缺乏教育科研的经验和理论层面的导向。为此,我们采用多种形式对教师进行专业培训。通过专家提升、分层培训、参观模仿、自主学习,切实提高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和实际教学水平。

1.专业引领

请教科所专家来园作指导。近年来,我们邀请了省教科院等专家学者指导我园的教科研工作,邀请市幼教研员经常性来园进行调研,根据我园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指导。主要通过听报告、座谈、问题解答等形式充分对话,排疑解惑。

2.培训进修

支持教师参加业务培训和学历进修,并推选部分骨干教师到上海、南京、杭州等一些学前教育发展较好的城市参加教科研培训,以提高教师的教科研能力。

3.自主学习

要改变教师的观念和思维方式,单靠短时间的专门培训是难以满足新时代对教师的要求。因此,我园提出“以教师为本,自主学习求发展”的工作思路,给予教师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让教师成為学习的主人。

4.结对帮扶

我园注重挖掘优秀教师的潜力,发挥“结、帮、带”,“以老带新、以强带弱”。在教改项目研究中,我们鼓励老教师帮助年轻教师,优秀教师与一般教师结对,共同进行研究,促使年轻教师快速成长。如在游戏活动组中,通过老教师的示范、说课,新教师的实践磨课,大家不断创新,设计出积极互动的游戏教学活动,新教师马上掌握了游戏教学的要领,提高了课堂调控能力。

三、把好选题关

选题往往有四个来源:一是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遇到的某些问题,需要通过研究来解决这些问题;二是在阅读他人的研究成果或听课时发现了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三是研究者本人的学术兴趣,这种兴趣不仅影响研究者选择主题,而且影响研究者选择具体的研究途径。四是从超前性的热点课题中选择研究课题。学科教改项目研究选题须注意以下三点:

一要准。选题要具有针对性,切口要小,一个问题、一个现象、一名幼儿、一种方法、一次活动等均可以成为教师研究的对象。我们要求教师选择契合自己特长的项目,切忌人云亦云,别人研究什么,自己也研究什么。题目虽好,但不是自己的专长,不是自己的爱好,再好的项目也难以研究。应该选择自己有一定积累、有话可说的项目为好。为此,在研究初期,我们要求每位教师在对本班幼儿情况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再根据自己的专长确立个人研究的项目。

二要实。学科教改项目研究的内容应选择实践问题,有利于进行实践研究。我们要研究的是能解决我们教育教学中碰到的实际问题,适合于实践操作的研究,这样的研究才有实效性,以实现“科研兴园、提升办园质量”的目的。我们在教研活动中展开一系列的话题讨论,如:一日活动中你最困惑的是什么?你们班最迫切需要改变的是什么?在学期中你想重点培养的是什么?等等。我们在研讨中发现确实有许多真实、许多要改善的现象和问题,在不断讨论中我们的切入点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教改的问题由粗略到细致,内容的选择由空洞到真实。

三要新。选题要新颖,就要从超前性的热点课题中选择研究内容,用实际问题结合先进的教学理念来选择创建研究主题。切忌对一些陈旧的别人研究过的内容和经验再进行肤浅、反复的研究,要选择别人没有涉及到的领域,对别人来说具有很大吸引力或有借鉴意义、给人启发的课题。

四、建立互动关

课题研究成果中只有通过交流才能发挥它的实效与作用,教改项目研究也一样,幼儿园应为每位教师建立交流互动的平台。我们为教师建立了项目研究QQ群、微信群,在群中教师们可以通过互动交流、学习,从而有所进步并逐渐成长。同时,中心幼儿园也要发挥自己的辐射作用,把自己的研究成果推广到下属幼儿园,接受实践的检验,扩大实效的范围,使“教改项目”研究具有更广泛的基础和作用。

1.转变了教师的教研态度

教师们改变了以往教研与我无关的态度,而变成了我要做教研,人人参与教研,教研的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因为教师研究的都是身边的小问题,是其在教育教学中的困惑,参与教研后他们不仅能解惑,而且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帮助很大,大大提升了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

2.提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在区级层面上,通过学科教改项目活动,大部分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教师们能根据本班的培养目标选择恰当的项目,在制订教育教学计划时,会考虑目标的适切性,做到明确具体。在活动中所采用的方法和教育策略,生动直观,符合幼儿的年龄和身心特点,并服务于教育目标。教育教学技能和随机教育的机智有了很大的提高,大大促进了幼儿园的保教质量和幼儿的全面发展。

3.形成了团结、合作、信任的集体氛围

教师的发展离不开一个良好的团结、奋进、互相信任的集体环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智慧特长,如果只是孤立地发挥作用,其效能是有限的。通过建立QQ群、微信群为老师们创造了一个共同分享、合作与支持的环境,增进了组员之间的沟通,使大家在活动中了解他人,了解自己,分享各自的体会与经验,共同斟酌更好的教学方式,思辨教育上的困惑,大胆地尝试新方法、新途径。教师们从原来的退缩到后来的争着开展研究活动,还为其他教师积极出谋划策。每一位教师在每个活动中都感到有新的收获和新的提高,每位教师都把这样的活动当作是挑战自我、提升自我的一次机会。

总之,学科教改项目活动的开展,有效地激发了教师投身教育教学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形成了教师间团结合作和互相信任、支持的工作氛围,有利于教师群体的发展;活动的开展,有效地沟通了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的联系,转变了教师的观念,实现了理念向行为的转化;活动还更有效地发挥了集体的力量,通过集体反思,引发教师对自己教育教学过程的重新审视,从而渐渐养成了反思的习惯,培养了教师实践反思的能力,促进了教师的自主发展。

猜你喜欢
源头活水教研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超学科”来啦
“源头活水”——写作教学策略之课本素材的利用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新型教研——说题的感悟
强化学习意识,共建和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