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避免发生虐童事件之我见

2018-06-07 11:31薛芳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2018年3期
关键词:归属感凝聚力愿景

薛芳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学前教育的重视,公办、民办幼儿园如雨后春笋般迅猛发展,呈现出可喜的发展态势。但发展进程中也夹杂着一些不和谐的音符,近来一些关于幼儿园虐童的报道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前有上海携程亲子园虐童(殴打孩子致昏迷,喂芥末到上吐下泻),后有北京红黄蓝幼儿园虐童(针扎幼儿,给幼儿喂食、注射不明药物)。这些虐童事件的曝光,使得原本处在基础教育“神经末梢”的幼儿教育一时间成了社会关注的焦点,原本社会地位稍微有些提升的幼儿教师成了“虐童恶魔”。作为从事幼儿教育30多年的我,每次看到这样的报道就会感到羞辱,感到痛心。

导致这样事件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不能不说是因为幼儿园核心价值观的缺失,教职工对幼儿园缺乏文化认同,缺乏心理和精神上的归属感。因此,从制度上、精神上和文化上着力打造幼儿园共同的核心价值观,增强教职工对幼儿园的归属感,增强教职工的凝聚力和幸福感,是每一个幼儿园创办者和管理者应该认真思考并着力建设的首要任务。

一、构筑共同愿景,增强教师的归属感

在幼儿园管理中,借鉴和运用先进的管理理论,构筑共同愿景,不断增强教职工的认同感、归属感。

1.在教职工聘任中,要将聘期聘任和终身聘任结合起来

现在,在幼儿园教职工聘任中,一般的制度设计,无论对年轻教职工,还是中老年教职工都采用的是聘期聘任,常常是三到四年一个聘期。这样聘任极容易造成教职工的短期行为和短工意识,一般不作长期打算,不把幼儿园当成自己终身的事业,归属感大大降低。为了克服这种聘任的弊端,在制度设计上,应该制定客观的标准和条件,把那些经过长期培养、认真考察、评议、实践证明的优秀教职工,聘为终身教职工。不断营造这种终身聘任的氛围和理念,引导全体教職工向他们学习,逐渐形成幼儿园以强化归属感为核心的聘任机制和文化。其实,在我国的广州市已经在中小学特级教师中认定终身教师,不受聘任制的限制,并且还可以延长退休年龄。

2.积极打造共同的愿景

美国著名管理专家彼得·圣吉认为最有活力、效率和创造力的组织,是学习型组织,他在《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践》一书中,明确提出了建设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即“系统思考、自我超越、心智模式、共同愿景和团队学习”。他说:“如果说有一种关于领导力的理念,数千年来一直给予组织机构以激励和启迪,那就是要有能力不断地分享我们所追求的未来愿景。”这就是说,要使集体的愿景通过分享成为共同的理想和追求,“当真心的愿景建立起来的时候,人们都会力行卓越,用心学习,积极上进。”因此,要实现单位的优质卓越发展,当务之急就是动员和发动全园教职工认真开展“五项修炼”,倡导学习和超越,改变思考的心智模式,使人人成为积极主动的学习者、思考者和团队建设者。

3.努力形成幼儿园的主流意识和核心价值观

主流意识和核心价值观是幼儿园文化的主体,是幼儿园精神文化的最高层次,是影响教职工行为和思想的关键因素,能够促进教职工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形成和沉淀。要认真组织教职工集思广益,人人参与,根据国家先进文化的要求,借鉴先进学校的成熟做法,吸收人类文明的精华,提出幼儿园具有时代意义和历史价值的核心价值观。并组织教职工认真学习研究,不断内化,成为全校教职工共同遵守和普遍遵循的核心思想体系,从而真正做到园兴我荣,园衰我耻。

二、重视团队建设,增强教师的凝聚力

具有凝聚力的群体,其群体与成员之间以及成员与成员之间具有非常强的吸引力,群体自身具有增强团结的融合力和实现目标的内驱力。

1.重视管理队伍建设,充分发挥领导班子的带头作用

幼儿园教师团队建设应首先围绕创建“团结、廉洁、奉献、实干”的领导班子,加强班子自身建设。这就要求幼儿园的领导班子要加强学习,从顶层设计的角度对幼儿园的管理、教育教学等各个层面形成科学的管理理念,提升管理的自觉性。同时,领导班子成员之间要讲团结、重友谊,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工作上不互相推诿,形成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此外,要鼓励班子成员勇挑幼儿园各项重大任务,以此达到优化整个团队的工作状态、提升幼儿园整体工作效率的目的。

2.重视合作团队建设

幼儿园教师合作团队是教师成员利益、意志、情感和价值观的集中表现和内在体现。一支积极进取的团队能够明显地提升教师团队的凝聚力,提升教师对于幼儿园的忠诚度、责任感和使命感,进而激发每个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形成团队合力,更快更好地达成团队发展目标。为此,首先要重视师德师风建设,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师德的水准是一所学校重要的精神标杆,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永恒主题。在这方面,园所应坚持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并重的原则,将师德教育贯穿于日常学习之中,督促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知识水平和道德水准。同时,可以通过学习全国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评选园所“师德先进个人”等活动,激发教职员工对幼教事业、幼儿的热爱之情,最终形成“师幼相长、家园协同”的合作团队。

3.增强教师责任意识

让幼儿园每一个教师亲自参与到幼儿园建设之中,引导教师以园为家,亲自参与到幼儿园的环境布置、制度建设等日常工作之中,树立教师的主人翁意识。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幼儿园教师的动手操作能力,建立起教师对幼儿园的认同感,进而形成凝聚力;另一方面,也为幼儿园建设增加了各种可能性,提供了更多的契机,在教师主动的参与中也更容易形成本园的环境特色、制度特色和教育教学特色,进而形成良好的团队效应,增强凝聚力。

三、营造和谐氛围,增强教师的幸福感

良好的工作氛围是教师感受到幸福的关键。一个充满尊重、和谐、关爱的工作环境更能让教师获得事业上的成功和精神上的快乐。

1.尊重教师,视教师为老师、为朋友,注意聆听她们心底的声音

每当幼儿园重大决策出台前,我们总是先做调查,了解、掌握大多数老师的心态和想法,并把领导为什么这样做的指导思想与理由和教师沟通,全面分析社会的发展趋势和本园的有利因素和不利之处,然后提出 总体目标和操作思路。例如:我园的《教师职称评聘细则》的出台是在听取不同年龄层次教师意见的基础上形成第一稿,再下发到每一位教师手中广泛征求每一位教师意见,正式出台文件时,尽量照顾到不同意见,让老师们看到自己的提案成为全园工作的一部分,大家感受到被尊重、被认可,增强了自信心与主人翁意识,从而产生强烈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2.关爱教师,让其感受集体温暖

教师的幸福需要社会的认可,家人的温暖,更需要领导去关注、去创造。因此,我们园注重以人性化的管理方式努力营造一个家庭式的氛围,例如:教师家有喜事我们会送去祝福;教师遭到挫折我们及时送去关怀和慰问。每年的元旦、“三八”节,我们组织全园教师聚会,营造一种其乐融融的家庭式氛围。无微不至的关怀使教师们真正感受到了幼儿园集体的温暖,也进一步增进了教师与领导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信任,从而感受到教育不只是牺牲,也还有享受,工作不只是谋生的手段,而是一种最阳光的事业。

3.激励教师,永葆童心

幼儿教育是需要激情的事业,孩子是在玩乐中成长的,它要求教师也要有一种激情,也应该是一个爱玩、会玩的大孩子。这种激情的保持要求教师必须有一份年轻的心态。经常开展一些集体活动,如娱乐、旅游等活动,有利于教师保持年轻的心态。我园每年元旦组织全体教师开展一些成人游戏活动,同时还玩一些孩子们玩的游戏,如“毛毛虫”“击鼓传花”“猜猜我是谁”等游戏,教师们在玩游戏时的开心与快乐俨然就是一个大孩子。每当这时,教师内心被轻松的、美好的东西充盈着,平常的繁锁与烦恼抛在脑后,也会激发教师们更加热爱自己、热爱孩子、热爱生活。

增强幼儿教师的归属感、凝聚力和职业幸福感,让老师们领悟到教育过程是一个师幼情感交流的过程,是用一个智慧生命开启许多的智慧生命,用一个心灵唤醒许多心灵,用一种热情去温暖许多生命的活动,让老师体验到心灵碰撞的愉悦,少了不良情绪的发泄,这样就会避免虐童行为的发生。

猜你喜欢
归属感凝聚力愿景
冬日的愿景(组章)
友谊的硕果,美好的愿景
“如此凝聚力”
论当代高校青年教师团队凝聚力的提升
对增强兵团凝聚力吸引力的研究
蒋佩琪 在大陆打拼更有归属感
总量增加,平均收入上涨,城镇归属感较稳定——这代农民工,就是不一样
论增强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凝聚力引领力机制建构
保护一半倡议: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景和实践
论远程学习者的归属感及其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