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理现代化视角下法治与德治的关系

2018-06-07 09:36骆斌
科教导刊 2018年2期
关键词:德治社会治理现代化

骆斌

摘 要 在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中,法治与德治作为两种重要的治理工具,其作用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但在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中,这二者的作用模式和效果互有差异,在以工作和生活层次为主要纽带的城市社会,法治的作用更加凸显;而在以乡情和传统宗族为牵系的乡村社会,德治发挥作用的空间更加明显。这二者都归一并服务于推进国家和社会治理水平的现代化。

关键词 社会治理 城市社会 乡村社会 德治 法治 现代化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随后,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系统总结和阐释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他强调,“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的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两者相辅相成。”同时他也指出,我们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方面还有许多亟待改进的地方,在提高国家治理能力上需要下更大气力。这就对新时期党的执政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关于“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也用了长达千字的篇幅进行了论述,将全新的社会治理现代化推到了新的理论高度。

1 城市社会和乡村社会的差异性

社会是个抽象表述,如果按照人类社会来说,从人类出现到开始有目的有组织地聚居,社会就已经产生了,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内容也逐渐丰富,所有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将社会的定义不断扩充,同时,也不断分割。大的来说,有按照种族、宗教信仰、国度、语言文字等进行的区隔。从小的来说,由按照生活、工作、收入和消费、受教育层次、传递和接收信息能力等进行的区隔。在同一个国度,比较单纯的政治制度,统一的语言文字,自上而下共同遵循的经济生活规律,关于社会的分割就较具概括性,在我们国家,我们习惯用“城”“乡”二元概念来区分城市社会和乡村社会,它们之间有着较大的差异。

首先,在聚集方式上有较大差异。社会人天然的群居性让每个正常人的日常生活都离不开与其他人打交道,这不仅表现在居住地上的聚居,更多地表现在工作和生活圈子中的聚集。城市社会中,人们在聚居上的接近性比较淡漠,近些年被广为诟病的城市孤独症就是最好的证明,同住在一个小区甚至是一栋楼乃至是门对门,可能平常都不会有任何的联系,也不认识对门是谁家,真正叫做“老死不相往来”。反而因为工作和生活圈子的原因,因为大部分时间会在一起,大家彼此熟识,有事互相帮衬,闲来聚会出游等,联系非常紧密。所以在城市社会,人更多表现出的是职业人属性。而在乡村社会,尤其是传统的乡村村落,人们更多是以族居的方式聚集在一起,无论是务农也好,贩夫走卒也罢,自己创业的企业家也好,平日里还是以辈分、年龄等来互相称呼,称呼的背后就是关系的定位,这跟工作关系就不太大,所以在乡村社会,人更多表現出的是自然人属性。

其次,在收入和消费水平上存在较大差异。自从人类开始分派劳动果实,可以说就已经出现了经济活动,而从以物易物开始,正式的商业活动开始诞生。收入和消费,是每个正常的社会人生活在社会中都必然会经历的,而且每天每时每刻都会发生。城市社会,因为资源的集中,信息的集中,知识和智慧,商品买卖场地的集中,不仅在收入水平上表现得更加突出,在消费上也更加频繁。而在乡村社会,还有很多是处于自给自足的状态,乡村社会中生活的人们对消费的需求明显弱于城市人。历年关于城乡收入和消费水平的统计数据就是很好的佐证,这根本上表现出经济生活节奏和频率的差异。因为产生收入和消费活动背后就是人与人打交道,所以这也可以当作城市社会和乡村社会人与人之间处理关系频次和浓度的一个指标。

最后,在信息的接收和运用能力上有较大差异。21世纪以来,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社会,信息,亦如空气般,充斥着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拿我们国家来说,由于城市中汇集了大量的信息源,如教育机构、科研机构、金融机构以及一般性的企业组织,又汇集了四面八方具备更高受教育水平的人,制造着各种各样的媒介,将这些信息接收进来又传播出去,再有更多人凭借对这些信息的筛选和分析,找到商机、找到合作的契机、找到赚钱的门道、找到合适的工作,信息在他们手中成了重要的资源。而在乡村社会,一是在信息接收和传播总量上要少得多,二是接收和传播信息的媒介也少得多,三是对这些信息加以筛选、整理、提炼、分析的能力也弱得多,直接导致了信息鸿沟的产生,而背后的“马太效应”更是不断在将信息鸿沟拉大。

2 “法治”“德治”的辩证统一关系

社会治理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则是公平正义,它具体表现在,注重公平正义的全面性,突出物质基础;二、用制度实现公平正义,突出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联系和贯彻;三、法治建设注重规范公权力,突出司法公正。而公平正义原则,在城市和乡村二元维度的应用中,又有不同的表征,如城市治理最有集群效应,但治理成本高居不下;乡村治理过疏化,也导致治理成本上升等。

城市社会和乡村社会的差异性其实表现在多个方面,这里不一一阐释。对于“社会治理”而言,要实现“现代化”,提升现代化水平,就需要针对城乡社会之间的差异,有效运用不同的手段和工具,来梳理理顺各社会元素之间的关系,说到底,就是要理顺社会生活中人与人的关系。

我们国家将依法治国确定为基本国策以来,从法律的制定、颁布、实施上都在不断完善,在执法力度上也不断加强,尤其是十八届四中全会以来,全面依法治国被提升到“四个全面”的战略高度,预示着我们国家在法治道路上将不断进步。而“德治”一直作为“法治”的辅助工具在一些法尚未至以及法不易至的地方发挥着作用,通过道德来约束人的行为,指引着人们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二者其实并无孰轻孰重之别,亦无谁先谁后之分,在不同的场景、不同的领域、不同的内容上分别发挥不同的作用,同时,又相辅相成、互为促进。是社会治理水平不断得以提升的两种有效工具,也可以说是两种有效途径。它们之间有一定联系,又互为区别。

第一,二者在性质上有所区别。对一般社会主体而言,“法无禁止即可为”,所以法律发挥作用,更多是依靠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惩治制裁而震慑人们,可以说是用管制的办法来达到治理,带有强制性,是刚性的手段。而道德,除了从人格人品上对一些道德低下行为败坏的人施以压力外,更多是依靠正面的、积极的高尚行为和人性光辉来引导规劝人们,无强制性,是一种柔性的手段。

第二,二者在内容上有所不同。法律,是有具体的法律条文明文规定哪些行为是法律所不允许的,以及对应会受到怎样的惩罚,是有章可循的;而道德,除了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人们总结传唱的譬如“八德”“五讲四美”等,一般都是存在于宗族或个人的思想观念中,是比较笼统抽象的,没有具体的详细条文来告诉人们哪些是道德允许哪些是不许的。

第三,二者在作用效果上也有差异。法律的效果可以说是立竿见影的,只要制定出台了某部法律,这里面的所有条文都具有法律效力,只要有人违反了,就该依法追究其责任,并且有国家机器强制保障执行。相对于法律的快速高效,道德只能是潜移默化,但是道德的感召一旦进入人心,其效果是长久的,不仅伴随这个个体人的一生,甚至还会影响到他的下一代乃至子孙后代。所以,法治是西药,见效快;德治是中药,见效比较慢,但长在效果持久。

当前,我们国家城市社会和乡村社会,都是以依法治国这个基本国策为遵循,执政党指挥着国家机器,为更多地治理社会,提升治理水平,就必须科学合理并且充分运用好“法治”“德治”这两大工具,而且针对城市社会和乡村社会,二者的比重应有所差别。为正确对待二者之间的关系,我们须把握三点原则:

一是要用辩证统一的观点看待二者之间的作用。清晰明白地对法治和德治进行区别,找准各自的优势和劣势,遵循基本国策,始终坚持以法治为主,德治为辅。但也需明白,这里的“主”与“辅”并非地位上的高低效果上的优劣,而是選择上的前后。前文在区分二者效果时已经说明,法治胜在见效快,德治胜在效果长久,所以要以见效快的法治来矫正各种社会病,以及生活在社会中的人的不正确行为,然后再通过德治的润物细无声,长久地引导归正社会秩序和社会人的行为。

二是在城市社会和乡村社会,二者应该有所侧重。在城市社会中,因为生活节奏快,经济活动频率高,物质和精神消费需求更明显,人参与社会活动的频率也远高于乡村社会,违法行为的发生频率也高于乡村社会。并且由于社会生活的范围和频次高,一旦发生违法行为,更容易影响到大范围的人,也就是说违法的间接后果也容易被放大。所以需要用见效快的法治手段来惩治违法行为,从而威慑震慑其他人。而在乡村社会恰恰相反,各种社会活动范围小、涉及人员规模小、频次也低,一些不文明不道德的行为虽偶有发生,但是尚不构成违法,那么这时候道德的力量就应该充分体现。尤其在一些传统宗族和同姓聚居的村落,由村里德高望重的长辈、知识分子担任“头人”角色的地方,他们本身就代表着一种约束和管制,在这种约束和管制背后,是他们以身作则、以身为榜样的表率先锋作用,以高尚来抵制低劣,引导人们向好向善,其效果也更为显著。

三是二者归一于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法治和德治,区别来看是两种不同的治理手段,亦或者说是不同的治理途径,但是整体来看,它们只是人们通过抽象概括来进行定义和总结的两种方法论,它们的目的和功能都是服务于社会治理,提升社会治理现代会水平,让生活在社会中的人都能共享社会治理的成果。

参考文献

[1] 游静,张丽平.社会关系需求对协同创新努力程度及协同效果的影响[J].技术经济,2016(2).

[2] 姜晓萍.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治理体制创新[J].中国行政管理,2014(2).

[3] 蒋光贵.习近平公平正义观探析[J].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7(3).

[4] 代先祥.全面深化改革视阈下的统一战线工作研究[J].新西部(理论版),2017(11).

猜你喜欢
德治社会治理现代化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现代化新篇章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用“问道”之理 求“德治”之功
荷叶礼赞
社会转型期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实践和经验研究
社会治理面临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
政府主导型社会治理模式下社会组织发展理路
我的女巫朋友
从不等式证明的激活策略看数学美
论依法治网与以德治网的辩证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