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比较教育法 增强思政教育实效性

2018-06-07 07:46冯佳
神州·下旬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思政教育实效性

冯佳

摘要: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教育者不再拥有控制信息的“霸权”,大学生也不再只是“过滤信息”的单纯被动接受者和灌输对象,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价值判断对信息资源进行选择和重组,思政教育也因此面临着新的挑战。党和领导人多次会议提出,思政教育需要与时俱进。因此,在当今网络的坏境下,思政教育方式,途径也需要及时创新,以消除学生的偏见与逆反心理,引领学生更阳光,积极的心态。

关键词:比较教育法;思政教育;实效性

思政教育的作為一种重要的理论,是对社会主义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也是增强大学生对国家,对民众,对社会,对自我了解的重要途径。正确确定学生们的政治方向,需要教师们有意识的进行思想上的疏导教育,才能让大学生在头脑中生根发芽,坚定对党的领导,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强烈责任心,消除学生的偏见心理和逆反心理。比较教育法是一种具有显著效果的教育方法,通过横向对比,纵向对比,正反对比,古今对比,彰显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革命性,系统性,对当代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起着积极的作用。

一、新时代大学生的新变化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信息网络的迅速普及,媒介环境的日益强化,微博,微信,QQ等社交软件带来信息“碎片化”,多种文化相互渗透,多种信息相互传播,信息,在这个时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借助互联网的东风以光的速度传播着。青年大学生是时代接受新生事物最快的一个群体,也是占互联网用户的主力军。

随着我国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的组织形式,就业形式和就业岗位的选择也面临着多元化。大学生的个性特点,价值取向,思维方式也随着时代发展发生着变化,这就使得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面临着新的时代挑战。

新时代的大学生个性张扬,追求个性解放,希望成为具有独特风格的人。他们弘扬个性,关注个人的价值。新时代的大学生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价值观出现了多元化和多样性的特征。人际沟通从面对面转向网络沟通,从封闭的校园走向开放的社会,对于书本上的英雄人物,他们不再盲目的崇拜,而是更多的关注现实;更多的通过互联网出现的不同的文化背景,宗教信仰,不同的视角去审视事实,更多的是采取宽容的态度。

二、比较教育法的实效性

(一)比较教育法

比较教育法是通过比较不同现象和事物的特点、属性,比较不同理论观点以及其论据,引导人们作出正确的判断,从而提高人们的思想认识以及觉悟的水平的方法(1)。事物的现象与理论观点之间的比较一般可分为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两种类型,横向比较是指时空上同时并存的不同事务进行的比较,纵向比较是指对同一事务在不同时期的特点等进行的比较。

无论是横向比较还是纵向比较,都存在着对立面的比较。选择对立面为参照对象,进行事物与现象的对比,是比较教育法中的常用方法,增强新实时代大学生对假、丑、恶等反面事物的免疫能力。

比较教育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有通过对历史和现状的回忆对比,以此来加深对现状的认识和对历史的反思思考;对各种思潮,学说的比较与评价,以此更加加深对科学理论的理解,“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式的增强对错误的思潮的抵制能力;对各种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路线,政策以及实践的比较,以此加深对党和国家的选择方向,道路的深刻的理解。

(二)比较教育法的运用条件

1.人或者事物的性质、条件、特点等是否属于同类,是否具有可比性(2)。完全不同的类型的人或者事物,是无法进行的比较的,比如用八十年代的思政教育大学生的方法和新时代的思政教育大学生的方法,是不能比较的,时代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的同时,不同的时代的大学生所思所见所看所触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两者比较没有意义,但是能借前人的教育的方法,取其精华之处用于现代的教育方法之中。

2.对比不能只是从事物的形式和现象上比,而应该从内容上,本质上比。单从形式上,现象上比对比,不能正确认识事物的本质,不能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的目的(3)。毛泽东曾说过:“我们一定要通过现象看本质。”重点不在现象,而在本质,要追根溯源。比如,将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进行对比时,若只是从某些现象或者表面比较,缺乏科学的分析以及对其各自本质的分析,不仅不能真正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中受教育,甚至可能会出现错误的偏差的情况。

3.须全面进行比较,即“综合比较。”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任何事物的联系都是多方面的,只有全面的分析矛盾的各个方面,才能达到真理性的认识(4)。如果一定要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外西方的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比较,不仅要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道德,社会风尚等各个方面进行比较,还要从历史发展的角度以及未来发展的前景进行全面的比较。只有这样,才能得出全面科学,系统详尽的结果。

三、结语

综上所述,恰当的使用比较教育法,在比较中可给出一个清晰解答,消除学生心中的疑问与迷茫。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即使面对杂乱信息,也不至于迷失。能以自我的价值观加之思考理性看待事物,也不再局限于表面现象。更好的发展成新一代高素质的“四有”新人。

注释:

(1)刘云凤,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12年第3期.

(2)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51.

(3)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51.

(4)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51.

参考文献:

[1]袁振国,教育新理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09.

[2]刘云凤,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12年第3期.

[3]张志刚,宗教学是什么[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4.

[4]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51.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3.

[6]倪志华,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建构机械工程实训平台[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180-181.

猜你喜欢
思政教育实效性
基于艺术素质测评的初中生音乐课堂实效性提升对策探讨
“主讲主问主评”工作法:提升党课教育吸引力实效性
利用微视频提高小学美术教学实效性的实践与研究
精梳巧练 理性分析——提升小学数学复习课实效性的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实效性的研究探讨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优化作业设计 提升数学教学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