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备课浅析

2018-06-07 07:46王建玲
神州·下旬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教学目标教学设计

王建玲

摘要:语文备课有狭义、广义之分。我们通常所谓的写教案最多也只能算作狭义的语文备课,其基本要求是三备: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广义的语文备课是大备课,终身备课,它以语文教学为核心,向师生生活的方方面面辐射,既包括写在备课笔记上的有形教案,更指融入教师心田的无形教案。

关键词: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备教案

一、备课≠备教案

什么是备课,顾名思义,备课就是为上课做准备。而在教学实践中,备课往往被曲解成了备教案。在很多学校的教育管理中,管理者往往把教师的备课紧盯在写教案上。谁的教案写得详细,项目填得齐全,那谁的备课就是充分、认真的;如果谁没有写教案,那一旦发现,就会被戴上“没有备课”的大帽子,不仅要受批评,甚至有年度考核不合格面临解聘的危险。于是乎,写教案成了备课的全部。这实在是一种认识上的偏差,观念上的误区!

本文不打算探讨教师年年重复写教案这种行为的实效性如何,单就对备课的理解而言,写教案决不就是备课的全部。语文备课是为上语文课做准备,让我们以A教师教学《万里长城》为例来看教师的备课情况。显而易见,对《万里长城》的备课就是为教学这篇课文做准备,那么,从直接关系来看,临上课前的教学设计是备课,准备一些长城的图片资料等教具器材是备课,设计制作长城如何建造的课件是备课,到网上查找有关长城的资料是备课,与同事研讨课文、探究教法也是备课;而从间接关系来看,A教师的教育理论学习是备课,听其他教师执教《万里长城)而有所反思是备课,参加教学研讨活动是备课,在生活中积累有关长城的民间故事是备课,暑假时自己亲自登上八达岭长城也是备课。在语文界、有一句著名的话:“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用么,将此话与语文教师的备课联系起来,完全可以推导出这样一句话:“语文教师备课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是语文教师顺应课改潮流的必然需要,也是语文教师终身学习的必然需要。

语文备课有狭义、广义之分。我们通常所谓的写教案最多也只能算作狭义的语文备课,其基本要求是三备: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广义的语文备课是大备课,终身备课,它以语文教学为核心,向师生生活的方方面面辐射,既包括写在备课笔记上的有形教案,更指融入教师心田的无形教案。正如一位特级教师在上了一堂令人叹服的公开课后表示,他这节课没有准备教案。但却是他一生的准备。写教案决不等于就是备课,备课也决不等于就是写教案。在课程改革大背景下的语文备课,不仅要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更重要的是备理论、备生活。对语文教师而言,有形教案固然有用,但更重要的是把课备进自己的心灵深处。

那么,语文教师的备课是否就不再需要写教案呢?笔者以为,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对初出茅庐的新教师而言,写教案不仅有助于其调控课堂教学进程,还有利于新教师把教学理论与实际教学进行有机融合。所以,不仅要写教案,还有必要写详案。而对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老教师来说,年年重复写新教案就大可不必,这难免有“重复劳动”、“无效劳动”之嫌。

二、教学设计≠设圈套

为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在语文教学理论的指引下,语文教师根据可资利用的教学资源对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进行预先设想,即进行教学设计是语文备课的一项重要工作。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一些教师往往把教学设计定得过细过死,使语文课成为一种一成不变的模式化结构,高明一些的则把语文课设计成一个个圈套,到课堂上让学生往圈套里钻,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教师本以为问题一出,学生就能回答到“点子”上。可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与教师的预期不一致,教师的一次次启发就都落了空。“好一点的词、更好的词、书上有没有”等启发、诱导只是为了落实教师原定的教学设计而已,只因“机智勇敢、足智多谋”等词不是教师原先的设计,所以就都成了不好的词。当然,教师最终还是完成了自己原先的教学设计,而对学生按自己的认知水平所提出的“诚恳”、“勇敢”等动态教学资源就只好舍弃不顾了。应该说,这位教师还是具有相当的教学机智的,但由于他在教学设计时对课文的教学只留下“神机妙算”这一条道,出现这样的课堂结果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三、备教案≠备师案

在语文备课中,集中体现教学设计的文本形式被称为教案。在传统的语文备课中,教案就是师案,是教师的案,是教师如何教课文的方案。这种教案往往是从教师的教学需求出发来进行设计的,教师在写教案时考虑第一位的是自己如何教,而不是学生如何学,学生的学要服从于教师的教,即将教师置于主体地位,而把学生置于客体的位置上来看待。这种教案是只为教师准备的,是只为教师服务的,教案里充斥的只是教师与教材。这种教案使教学过程成为单向度的信息传递,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成为单一的传递信息与接受信息的关系。从教案上第一个字的出现起就已把教师的教作为主动的活动,把学生的学作为被动的活动来对待。在这种教案指导下的语文课堂,学生只有跟着教鞭舞蹈的份儿,学生要做的最要紧的事就是如何去适应教师(教案);教师最渴望的是学生与自己(教案)亲密配合,最害怕发生的则是学生的学偏离自己教的方向。一旦教学效果不理想,那教师埋怨的往往是学生没有理解自己的良苦用心,怪学生没有与自己(教案)好好配合。在这样的课堂上,“填鸭”将不可避免。

顯然是与课程改革背道而驰的。所以,必须改变传统教案的设计理念,对传统教案来一个洗心革面,变教案为学案,变师案为生案,也即使教案成为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案,使教案为学生而备,使教案为学生而服务,使教案去适应学生,变“以教论学”为“以学论教”。教师要重新思考学生的角色,把学生真正作为主体来看待,认识到学生不是消极接受的容器,而是有待点燃的火把。在教案设计的基本理念上,教师首先要考虑的应该是“学生如何学”,明确自己的引导、启发、点拨是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服务的,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思想观念、情感态度、认知方式、信息处理方式等。只有在对学生全面了解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这是教师开展有效教学活动的前提 在教案设计的具体策略上,则应改革传统备课笔记上的项目设置,把学生的主体地位从教案上就加以落实。

猜你喜欢
教学目标教学设计
新媒体环境下数学教育方法的优化
小学英语故事教学法新说
《孔乙己》连续性教学目标撰写及教学活动设计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透过高考把握《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