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

2018-06-08 03:30张同道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纪实频道纪录片

■ 张同道

2017充满喧哗与骚动,世界进入一种陌生的节奏。

政坛变脸。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仿佛一头大象闯进花园,减税,贸易战,重新修订政治规则。欧洲,默克尔第四次当选德国总理,39岁帅哥马克龙当选法国总统。看看近邻,中日关系持续低迷,韩国总统朴槿惠交友不慎,身陷囹圄。朝鲜进行第六次核弹发射,严峻的半岛局势一触即发。同时,恐怖蔓延,ISIS领地虽被收复,但埃及清真寺恐怖袭击,伊拉克连环爆炸,美国拉斯维加斯、威斯康星枪声又起,恐怖事件全球流窜。

2017中国主办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但印度军人越境洞朗与中国军队对峙两月,朝核危机,萨德入韩,台海停摆,加上美国关税大战,崛起的中国需要应对更加复杂的国际局面。国内反贪高压不减,航母下水,C919飞机首航,中共十九大召开,中国再次站在一个新起点。

纪录片里的世界,保存了世界的喧哗,也留下生活的思考。

一、纪录片作品

2017年,全球纪录片佳作不断,色彩缤纷,但缺少现象级作品。

2018年第90届奥斯卡最佳长片奖授予《伊卡洛斯》(Icarus)。影片里充满国家阴谋、政治迫害、兴奋剂甚至谋杀。莫斯科反兴奋剂实验室前负责人罗德琴科夫揭露了俄罗斯运动员的兴奋剂丑闻。影片获奖后,俄罗斯政府相关部门表示,奖项完全出于政治目的。

《伊卡洛斯》出自Netflix,新媒体纪录片已经登上舞台。这一年,美国院线纪录片全年出品164部,票房冠军为中美合拍、陆川导演的《我们诞生在中国》,1387万美元,用剧情方式讲述了大熊猫、金丝猴、雪豹等珍稀动物的故事。《篮球梦》导演斯蒂夫·詹姆斯拍摄了《国宝银行:小到足以进监狱》(Abacus:Small Enough to Jail ),为华人开办的国宝银行鸣不平。

2017年法国院线纪录片达到十年来最高水平,共计118部。凯撒最佳纪录片大奖颁给了票房亚军弗朗索瓦· 鲁范的处女作《谢谢老板!》。导演与失业工人一起挑战世界第一大奢侈品集团LVMH(酩悦·轩尼诗-路易·威登集团)董事长、法国首富贝尔纳·阿尔诺(Bernard Arnault)。

2017年,纪录片大师频出新作,成为值得关注的年度电影现象。87岁的美国直接电影大师弗雷德里克·怀斯曼推出《书缘:纽约公共图书馆》(Ex Libris:The New York Public Library),以近200分钟的篇幅讲述公共图书馆的公众职能,延续了一贯的直接电影风格。70岁的新纪录电影主将埃罗尔·莫里斯新作《苦艾草》(Wormwood)共6集,4个小时,用真实再现的方式讲述了生物化学家奥尔森1953年的离奇死亡故事。89岁的法国新浪潮电影老祖母阿涅斯·瓦尔达和35岁的艺术家JR驾驶一辆摄影卡车开进村庄,为村民摄影,他们把这一过程拍成纪录片《脸庞,村庄》(Visages,villages)。该片获戛纳电影节金眼睛最佳纪录片奖,瓦尔达也因此成为首位获奥斯卡终身成就奖的女导演。90岁的克劳德· 朗兹曼2015年远赴朝鲜拍摄《燃烧弹》(Napalm),寻找50年前他访问朝鲜时遇到的护士——虽然语言不通,但她勇敢地打开衣服,展示胸前的伤痕。

韩国纪录电影再现奇迹,186万观众走进影院观看了《我是卢武铉》,在影像里回忆这位平民总统。这是继《牛铃之声》《亲爱的,别过河》之后第三部观众过百万的纪录片。但《亲爱的,别过河》导演陈模瑛新作《海洋老男孩》却没能再创奇迹。

电视荧屏更为丰富,有关时政的纪录片总是备受瞩目。美国总统特朗普带给世界的陌生和不安从纪录片释放出来。法国ARTE播出《特朗普总统》,法国电视五台播出《令人不安的特朗普先生》,收视高涨。而日本NHK播出了《特朗普的美国,世界将会如何?》《激震特朗普时代》,对特朗普主政美国后的未来表现出迷惑。

恐怖、战乱、难民,这是纪录片无法绕过的真实图景。BBC剧情纪录片《袭击:恐怖活动在英国》(The Attack:Terror in the UK)讲述了恐怖攻击故事,播出后20天之后英国议会大厦附近就发生了恐怖事件。美国国家地理的《人间地狱:叙利亚的衰落与伊斯兰国的崛起》(Hell on Earth:the Fall of Syria and the Rise of ISIS)聚焦处于战争和混乱中的叙利亚。而BBC的《难民日记》(The Refugee Diaries)跟随叙利亚学生特尔(Thaer)在家乡被轰炸后逃亡,经过加莱难民营最终抵达英国。

历史也并不轻松。日本NHK在二战纪念日连续播出了《原子弹爆炸死亡——广岛第72年的真相》《本土空袭全记录》《桦太地面战——二战结束后7天的悲剧》《战栗的纪录——英帕尔》《原子弹和沉默~长崎浦上的受难》《告白~满蒙开拓团的女人们》等作品。其中《NHK特辑》8月13日播出的《731部队的真相》采用731部队原队员认罪的录音资料,揭示了日军在中国犯下的惨绝人寰的罪行。这是NHK近年来的罕见的自我揭发、控诉战争的纪录片。

自然纪录片依然凝聚了最普遍的期待。BBC连续推出《蓝色星球2》《荒野间谍》(Spy In The Wild)、《爱登堡与巨象》(Attenborough and the Giant Elephant)。《蓝色星球2》讲述隐藏在海洋里的奇幻故事,腾讯作为网络平台与BBC同步播出。法国ARTE则连续播放两部极地纪录片《南极,沿着帝企鹅的足迹》和《冰雪动物的秘密》。中英合拍的《地球,神奇的一天》追寻太阳的脚步讲述动物的故事。

人工智能打开一个陌生的世界,未来充满期待和恐惧。日本NHK播出科学纪录片《人工智能——是天使还是恶魔?2017》《尝试向AI咨询,日本怎么办?》,探讨人工智能给人类带来的可能,美国国家地理频道则在《百万分之年》(Year Million)中做出乐观的预测:100万年以后,人类与机器融为一体,智能无处不在,人类成为星际居住物种,死亡已成往事。

2017年,中国纪录片基本格局没有变化:红色宣传辉煌依然,历史文化强劲崛起,社会现实静水深流。特别值得述说的是期待已久的纪录电影实现了市场突破。

重大日子总是蕴藏着特殊意义,而献礼片是政治激情的集中表达。因为中共十九大、建军90年,2017年的中国纪录片色彩特别鲜艳。央视播出了《辉煌中国》《航拍中国》《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大国外交》《将改革进行到底》《法治中国》《巡视利剑》《强军》等,并与地方台一起策划了大型电视媒体活动《还看今朝》。从历史、外交、军事、地理、文化全方位赞美了中共的丰功伟业,特别是18大以来的硕果。其中引人注意的是中纪委继《永远在路上》之后,再次推出《巡视利剑》《打铁还需自身硬》《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等作品,揭示反贪打虎的历程。《巡视利剑》成为年度电视收视率最高的纪录片,甘肃省委原书记王三运、天津原市长黄兴国、辽宁省委原书记王珉等重量级官员出镜讲述贪腐历程,富有想象力的细节远超电视剧《人民的名义》。

《航拍中国》是一个国家影像工程,以航拍方式展示34个省市自治区的自然地理与人文风情。首季播出的是海南、陕西、黑龙江、江西、新疆和上海六集,以如此高度、聚焦式观看一个地区,鸟瞰美学带给公众陌生的风景,迅速形成现象级传播。

近年历史文化纪录片发育接近成熟,且成为工业化、市场化程度较高的类型,不少作品已经孕育出品牌效应。如《记住乡愁》第三季、《本草中国》第二季、《传家》第二季等。因为《本草中国》的成功,中药也成为继美食之后又一热门题材,上海云集制作、东方卫视播出的《本草中华》、广东卫视的《秘境神草》都取得不俗的业绩——从价值观、收视率到市场回报。江苏卫视继《本草中国》之后,再次选择在晚间黄金时段播出纪录片《茶界中国》。天津卫视与央视纪录频道联合制作《有个学校叫南开》,通过一所学校讲述了天津百年历史变迁。

工匠精神依然延续,《寻找手艺》《了不起的匠人》《百心百匠》《手造中国》都以匠人为主体。其中《寻找手艺》堪称新媒体传播的传奇,影片被电视台以专业含量不足拒绝后,意外火爆B站,然后被电视台接纳播出。

聚焦现实,长期跟踪,直面当下,2017年社会现实纪录片提供了进入中国社会的多维视角。继电影版《生门》之后,纪实剧《生门》以13集篇幅,跟踪武汉中南医院妇产科里的40个家庭和产妇,见证了生命的冷酷与温情;《镜子》跟踪三个问题孩子辍学后被父母送进特殊学校改造的历程,深入教育背后的心理与人性的盲区;《零零后》以10年时间跟踪了7位孩子从幼儿园到中学的成长历程,其中蕴含二胎、自由放养还是传统教育、爱的方式等多重话题,引发广泛共鸣;《拉林河畔》以一年时间记录了黑龙江省拉林河畔四家农民的日常生活,从育苗、插秧到秋收,朴实无华,从容不迫;《西藏时光》则关注了生活在西藏的普通人,登山队,僧人,科学家以及普通牧民。同是西藏题材,《极地》则把自然风光、人文风俗与现实生活融合起来,人物、故事和环境相得益彰,具有电影品质。

当然,还有众多普通人出现在纪录片里,如《中国人的活法》第二季、《回家过年》等作品。这些普通的面孔和声音构成了这个时代最深厚的力量。

纪录电影《二十二》以1.7亿元票房开启了中国纪录片新世纪的院线时代。2009年《牛铃之声》敲开了韩国电影院大门,2013年《看见台湾》敲开了台湾电影院大门,我一直期待一部纪录片撬开中国电影院大门,我坚信中国电影银幕留有容纳纪录片的空间。《二十二》证明了这一点。这是一部低成本、小制作的纪录片,它所拍摄的22位慰安妇都已进入耄耋之年,这些影像具有不可复制的历史价值,这个话题留有足够的历史、文化与人性空间。按照纪录片的传统套路,《二十二》可能会在电影节上赢得一些奖项,在学术空间举行一些观摩放映。然而,《二十二》最终实现票房奇迹,并成功设置话题议程,这归功于影片的有力宣发与电影市场的改变。由此证明,纪录片的院线空间是存在的,但如何到达观众是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二、纪录片:格局与市场

2017年,世界纪录片版图掀起惊涛骇浪:公司兼并,主帅换人,战略调整。

2017年7月,美国探索传媒集团(Discovery Communication Inc.简称DCI)首席执行官戴维·扎斯拉夫(David Zaslav)宣布以146亿美元收购斯克里普斯网络互动公司(Scripps Networks Interactive)合并,组建探索控股公司(Discovery,Inc),成为全球媒体的内容提供商。前探索频道总裁里奇·罗斯(Rich Ross)出局,斯克里普斯的节目与品牌首席运营官凯思琳·芬奇(Kathleen Finch)将主持一系列频道。公司结构发生重大调整:除原有电视业务外,拓展探索数字平台(Discovery Digital),探索生活工作室(Discovery Lifestyle Studios),探索全球企业(Discovery Global Enterprises),向新媒体、特别节目和产业发展。

2017年12月14日,迪士尼CEO鲍勃·伊格尔(Bob Iger)确认斥资524亿美元并购21世纪福克斯主要资产,此前已停止为Netflix提供内容。国家地理频道并入迪士尼之后如何调整?尚需时间给出答案。

2017,作为公共广播公司,BBC开启11年新宪章。英格兰银行前副行长大卫·克莱门蒂爵士(Sir David Clementi)担任BBC统一董事会新主席,负责监督BBC新宪章的执行。BBC发布17/18的年度计划,计划重申BBC背后的核心哲学是非常简单的平等思想:每个人都有权利接触到最好的节目,无论他居住何地,贫穷或富贵,老迈或年轻。

法国纪录片迎来繁华景象。电视纪录片制作量为2253小时,总投入为4.052亿欧元。法国电视集团是唯一在晚间黄金时段播放纪录片的公共免费频道,每年制作近1600部纪录片。

2017年1月25日,备受争议、亲安倍政权的NHK会长籾井胜人辞任,新会长上田良一表示“要重塑公众对NHK的信赖”,回归媒体中立立场。安倍晋三政府对NHK的干预强度有所下降。因此,NHK 于8月13日播出了《731部队的真相》,揭露日本731部队在中国所犯下的罪行,反思人性之恶。

中国纪录片已经形成了一个以专业纪录频道、卫视综合频道为主力,以新媒体为重要支撑的基本格局。央视纪录频道、上海纪实频道、北京纪实频道、湖南金鹰纪实频道是最重要的播出平台。卫视频道在纪录片创作与传播上表现强势,央视综合频道和江苏、浙江、安徽、广东卫视的传播能力保持较大优势,共同推动纪录片发展。

2017年,央视纪录频道观众规模保持在10.9亿人以上,平均收视率为0.08%,同上一年持平;收视份额0.74%,比上一年的0.70%有所上升。在35个城市全国上星卫视排名中,由第33位上升至31位。央视纪录频道制作播出了《航拍中国》《超级工程》第三季、《自然的力量》第一季、《我们这五年》《回家过年》《零零后》《瀚海绿洲》等作品。央视纪录频道与黑龙江广播电视台联合出品《希望的田野:拉林河畔》,与天津广播电视台联合出品《有个学校叫南开》等。

2017年上海纪实频道全国覆盖的有线电视用户约4500万户,覆盖人口约2亿。平均收视率为0.08%,与2016年0.11%相比有所下降,收视份额也从去年的0.97%下降至0.78%,全国上星卫视排名从18位下降至22位。播出《把梦想点燃:荧屏里的中国》《西藏,自然之路》等作品。现实题材以品牌栏目《纪录片编辑室》为核心,集中播出《纪录片编辑室》《纪录片编辑室之72小时》《纪录片编辑室之上海故事》,记录上海城市发展。历史题材以品牌栏目《档案》为中心,记录历史、保存历史。新增《师道》《医道》两档节目,追踪教育与医疗现状。

北京纪实频道实现了21个主要省份、直辖市落地。主要大城市将近100个,至少4500万人口的覆盖数据。平均收视率为0.02%,与2016年0.03%相比略有下降,收视份额从去年的0.21%下降至2017年的0.15%。主要栏目为《纪实天下》《档案》《这里是北京》《中国故事》《昨天的故事》等。

湖南金鹰纪实频道平均收视率为0.05%,与2016年0.06%相比略有下降,收视份额与去年持平。主要纪录片栏目有《我的纪录片》《纪实风云》《丁点真相》《动物星球》《军情解码》等。在原创节目发力有《国之利器》《湘西》《日出之食》等。

表1 2017年中国纪录片作品收视率表(前30)

数据来源:中国广视索福瑞媒介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卫视综合频道纪录片传播的力度再度提升,其影响力超过专业纪录频道,尽管其播出数量并不占优势。在2017年中国纪录片电视收视率排行前30的作品里,央视占了23席,其中综合频道、财经频道、中文国际频道包揽了前12名,纪录频道占有8名。江苏、东方、东南等省级卫视占了7席。其他专业纪录频道没有入围前30名的作品。

央视综合频道、中文国际频道、科教频道、财经频道等平台在纪录片制作与播出上也发挥了巨大功能。如《辉煌中国》《法治中国》《巡视利剑》《不忘初心》《将改革进行到底》《大国外交》《强军》《极地》《记住乡愁》第三季等一批有影响力的作品。科教频道播出《中国影像方志》,计划用2300集的篇幅为每一个县留下影像志,堪称空前的影像工程。

江苏卫视最早在黄金时间播出纪录片《本草中国》,2017年播出《本草中国》第二季,《你所不知道的中国》第三季,并新推《茶界中国》。广东卫视频频出手,《老广的味道》进入第二季,《零点食神》播出,《秘境神草》成功播出之后将于2018年制作第二季,马志丹工作室继《绝壁长廊——凿出来的幸福生活》之后,又制作了《中国梦·双创时代》系列片。东方卫视的《本草中华》、湖南卫视的《百匠百心》等也是年度有影响力的作品。

三、纪录片产业

2017年,世界纪录片产业遭遇了震荡和调整,但总体略有提升。中国纪录片产业边界不断扩展,“纪实+”模式、短视频和纪录电影为纪录片开辟了诱人的想象空间。

2017年,探索传媒集团公司总收入68.73亿美元,同比增长6%。其中,探索国际电视网总收入增长8%,探索美国电视网总收入增长5%。探索传媒集团总收入与好莱坞六大公司之首的迪士尼电影票房成绩相当。作为公共广播,2017年BBC执照费总计37.87亿英镑,商业活动收入11.67亿英镑,全年总收入49.54亿英镑,同比增长2.6%。NHK预算比2016年有一定增加,总收入为7118亿日元,预算支出为7020亿日元。法国电视纪录片总投入为4.052亿欧元。其中,外国投资为3060万欧元,CNC出资7620万欧元,Arte投资4380万欧元。平均小时生产成本上升9.0%至17.99万欧元。纪录片海外销售额超过3500万欧元,创下了历史最好水平。

根据保守的不完全统计,2017年中国纪录片生产总投入为39.53亿元,年生产总值为60.2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和15%。按生产投入体量由大到小排列,依次是电视台(21.13亿)、民营公司(7.27亿)、新媒体机构(6.00亿)和国家机构(除电视台之外,5.13亿)。电视台、民营公司和新媒体都有不同幅度增长,其中新媒体涨幅最高,达到50%,新媒体机构的生产投入和收入首度超过国家机构。

2017年,电视行业颓态初现,电视广告首次出现负增长,但纪录片成为电视屏幕的一抹亮色。电视台累计投入超过21亿元,总收入超过32亿元,同比增长约14%。其中,央视纪录频道、上海纪实频道、北京纪实频道和湖南金鹰纪实频道的年生产总投入约5.6亿,央视其他频道与省级卫视成为投入主体。以纪录片IP为中心,集广告、赞助、电商与线下产品开发于一体,有效地将文化影响力转化为市场驱动力,这是卫视纪录片运营的主要模式。如广东卫视的《老广的味道》、江苏卫视的《茶界中国》、湖南卫视的《百匠百心》等项目都是如此。

台属公司里,上海云集将来已经实现80%项目盈利,市场估值达到8亿元。2017年,云集将来实行工业化生产和市场化运营,围绕纪录片IP进行多层次开发,并创新业态,制作并播出《企业家精神》《二十四节气》《追眠记》《中国老总》《越野千里》《本草中华》;与美国国家地理频道推出《被点亮的星球》,与美国探索频道联合出品《中国美》。

央视国际纪录2017年营业收入超过1亿元人民币,投资较2016年上涨一倍,年产纪录片80余部,并加大自主版权节目的开发和投资力度,探索市场化运作方式,开发了《魅力东南亚》《三天三夜》《农厂》《天然的芭蕾》等项目。

近五年来,民营公司纪录片生产投入逐年增长,每年增量在0.7~1.2亿之间,增幅在12.4~24%之间。2017 是三多堂公司近20年发展史上突飞猛进的一年,集团全年营业额约6000万,集团净利润约700万。东方之子、大陆桥、上造影视、伯璟文化、澳亚传媒、五星传奇、上海视野、亿像东方、良友北京、中视文公、元纯传媒等业界重要公司也纷纷推出年度重要作品,从运营方式上改变以委制为主的模式,尝试开发纪实IP,拓宽纪实产业边界,一个数倍于纪录片产业规模的“纪实+”产业群渐见雏形,“纪实+娱乐”的节目形态和“纪实+电商”盈利模式带来新的风向。特别是以“二更”和“一条”为代表的短视频,开拓来纪实产业新空间。

四、新媒体纪录片

2017年,美国在线视频Netflix保持着快速增长势头,在全球190个国家和地球拥有1.17亿用户,年度总收入116.98亿美元,净利润5.59亿美元。以Netflix为代表的新媒体影像已威胁到电视与院线票房。从2013年开始的五年间,Netflix凭借资本实力与新媒体传播,联合世界顶级制作人,拍出《纸牌屋》《王冠》这样火爆的电视剧,在影视几乎所有制作领域崭露头角,2018年《伊卡洛斯》获奥斯卡奖。Netflix用于电影、网剧和纪录片的内容制作资金2016年为50亿美元,2017年为60多亿,2018年将上升到75~80亿美元。

2017年,Netflix出品了《天梯:蔡国强的艺术》(Sky Ladder:The Art of Cai Guoqiang)、《苦艾草》(Wormwood)、《嘎嘎:五尺二寸》(Gaga:Five Foot Two)、《追逐珊瑚》(Chasing Coral)、《坚强之岛》(Strong Island)、《快找罗杰·斯通》(Get Me Roger Stone)、《伊卡洛斯》(Ikarus)等影片,主要聚焦于犯罪、音乐和人物传记。

以Netflix为代表的新媒体势力步步进逼,英国BBC品牌节目《故事村》编辑尼克·弗瑞瑟(Nick Fraser)离任成立了流媒体纪录片平台Yaddo,凯特·汤森德(Kate Townsend)接任《故事村》不到一年离职加盟Netflix。美国几乎所有商业无线频道都面临用户流失的困境,特别是探索传媒集团。大潮涌起,顺势而为。为此,BBC 打造internet-fit BBC,开办BBC iPlayer;探索传媒集团收购斯克里普斯网络互动公司,打造全球最大的流媒体节目内容供应商。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72亿,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到5.79亿,手机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到5.49亿。用户付费能力明显提升,付费比例达到42.9%。爱奇艺、腾讯视频、优酷的活跃用户规模保持“三足鼎立”的格局。

在全网点击量排名前十的纪录片中,《辉煌中国》等主旋律纪录片为4部,传播力明显提升;BBC制作《蓝色星球2》《地球脉动》2部,自然纪录片魅力常在;而《猎奇笔记》《了不起的手艺》《最美中国》《看鉴地理》则是借助新媒体运营的市场化作品。

表2 2017年全网纪录片视频点击量 (前10,截至2017年12月)

2017年,新媒体纪录片突出特征:

(1)IP开发

培育IP、开发IP市场成为新媒体纪录片发展趋势。2017年,爱奇艺重点运营《生门》《本草中华》和《〈芳华〉幕后纪录片》等项目,优酷重点运营知了青年的《了不起的匠人》IP,第二季获得一亿四千多万次的点击量。

(2)国际合作

借助国际品牌获得传播力,建立新媒体传播品牌。

腾讯视频纪录片频道与BBC同步播出《蓝色星球2》,截止到2018年2月点击量突破2.2亿次;购买英国ITV《人生七年》版权,点击量超过1700万次。爱奇艺继续充实BBC片库,并与Netflix合作引进《主厨的餐桌》《制造杀人犯》《守护者》《追逐珊瑚》等节目,虽没取得预期效果,但合作还在推进。

优酷纪与五洲传播中心、美国顶峰娱乐公司、新加坡IFA Media合作,制作《奇幻王国》纪录电影三部曲。

(3)原创制作

自制成为新媒体纪录片未来的趋势。腾讯视频成立了“企鹅影视纪录片工作室”,优酷致力于打造纪实院线,B站推出了针对纪录片的“寻找计划”。

(4)短视频

短视频发力,给纪实影像产业化更大的想象空间。2017年短视频APP行业用户突破4.1亿,同比去年增长率达到116.5%。2017年,一条广告收入1亿,电商5~6亿。二更在国际影展崭露头角,树立海外品牌形象。短视频已成为当下最让人瞩目的黑马,领跑包括所有互联网行业。

五、中国纪录片国际传播与国际纪录片里的中国形象

2017年,主动寻求国际合作,实现国际传播,这依然是中国纪录片国际传播的有效方式。从五洲传播中心、中央台到地方台,国际合作成为中国纪录片的常规制作模式。同时,国际媒体对于中国的关注持续增强,一带一路成为年度纪录片的强大主题。

2017年国际传播中值得关注的一部作品是《习近平治国方略:中国这五年》(China:Time of Xi)。该片由五洲传播中心、探索亚太电视网、Meridian Line Films联合制作,《人民情怀》《大国治理》《合作共赢》共三集,影片借用主持人设计师丹尼·福斯特、工程师乔丹·阮和人类学家玛丽·安·沃赫徳的视点,追索习近平执政以来所展开的工作:精准扶贫、医疗改革、技术创新、高铁发展、一带一路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并采访了美国智库专家罗伯特·库恩、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等权威人士,讲述中国五年来的变化。影片既有宏观高度,又落实到准确具体的故事和人物,节奏鲜明,叙事有力。

2017年10月14日,《习近平治国方略:中国这五年》在探索亚洲电视网与中国五洲传播中心(CICC)共同开办的周播栏目《神奇的中国》(Smart China)播出,这是第一部以习近平命名的纪录片,也是第一部在西方主流媒体正面讲述中国领导人的作品,引发广泛反响。《神奇的中国》开播于2015年3月28日,每周播出1小时中国题材节目,目前已覆盖亚太37个国家和地区的1.03亿家庭订户。2017年播出的系列纪录片《美丽乡村》《对望:丝路新旅程》《面面大观:丝绸之路上的面食》等节目也得到了积极反响,尤其东南亚观众对节目评价较高。

2017年,《华彩中国》播出了《寰行中国:一带一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等纪录片。《华彩中国》由五洲传播中心与美国国家地理频道合办,每周一期播出中国纪录片,2016年10月1日开播。它通过国家地理频道亚洲区和欧洲区(含非洲)、拉美区共计41条频道播出,覆盖全球170多个国家逾3亿有线电视用户。

2017年4月,“一带一路”媒体传播联盟在北京成立。43个媒体和文化机构成为联盟成员。由联盟主办的《丝路时间》已在全球21家境外主流电视媒体亮相,通过11种本土语言播出,覆盖亚、欧、非、南美洲40多个国家和地区5亿多受众。

电视台通过合作参与国际纪录片制作,或联合摄制关于中国题材的作品,拓展了中国纪录片的国际空间,也有效地推进中国形象传播。央视纪录频道成立以来,启动国际联合项目23部,总时长超过80小时,投入资金近1亿5千万。2017年与新西兰自然历史公司(NHNZ)、美国公共广播电视台(PBS)、德国电视二台(ZDF)联合制作了《大太平洋》,与美国史密森尼频道、南非EARTH TOUCH公司联合制作了《极速猎杀》。上海纪实频道与美国国家地理频道联合制作了《被点亮的星球》《火星计划》,与美国探索频道联合制作了《中国美》等。北京纪实频道与奥地利联合制作《长城》国际版,与日本NHK联合制作《最后的沙漠守望者》;江苏卫视与英国雄狮影视合作《你所不知道的中国》(第三季),2017年BBC世界新闻频道全球首播,与A+E美国电视网合作的《南京之殇》12月13日在美国历史频道首播,亚洲版北京时间12月12日晚在历史频道亚洲区主频道首播;受《超级中国》启发,湖南金鹰纪实频道与韩国EBS合作了《中国大发展》(The BIGBANG CHINA)。

这些国际合作纪录片既有自然动物(《大太平洋》《极速猎杀》),太空探险(《被点亮的星球》《火星计划》),也有中国人文自然社会的呈现(《中国美》《长城》《最后的沙漠守望者》《你所不知道的中国》《中国大发展》),更借国际媒体传播历史(《南京之殇》则用再现和纪实双重方式向国际讲述南京大屠杀的真相),有效地拓展了中国话语的空间。

此外,中美合拍的《我们诞生在中国》在美国上映,并成为年度纪录片票房冠军。中英合拍、BBC地球影业出品的自然纪录电影《地球:神奇的一天》上映。前者拍摄了中国珍稀动物大熊猫、金丝猴、雪豹,后者记录地球上的动物以各自的方式迎接太阳从升起到落下的旅程,堪称年度精品。《洛杉矶时报》评论道:“《地球:神奇的一天》是一部成人、儿童皆适宜观看的影片,观众在惊叹动物奇观的同时,也会不禁感叹制作者是如何捕捉到如此精致的画面细节。”(《洛杉矶时报》2017年10月5日,“Earth:OneAmazingDay” is kid-friendly,but adults will be equally awed by the animal wonders and how the filmmakers captured them in such exquisite detail.”)

法国纪录片里的中国表情丰富,既有宏大的国家主题,又有多彩的民间社会。《征服西方的中国》(ARTE)关注一带一路,摄制组从重庆出发,经新疆、哈萨克斯坦到俄罗斯,追寻“新丝绸之路”对当代世界的改变。《我见南京——法国前总理拉法兰讲述的中国故事和关键词》(法国TV5世界台)展现了古老与创新交织的魅力南京。但法国媒体将更多镜头对准普通百姓:《中国秘密》(法国5台)讲述了深山采兰人、内蒙古的渔翁、四川蜀南竹海砍竹人,《艰难之路》系列中的《中国,被遗忘的山谷》讲述了中缅交界处险恶道路上行驶的出租车司机,《中国之龙永生》记录了贵州蜿蜒曲折的山路上雨雾中运送竹子的卡车司机。《上学路上》电视版(法国欧台France)有两集分别拍摄贵州和四川藏区两个孩子翻山越岭上学的故事。《方绣英》(ARTE)为王兵导演的新片,记录了罹患阿尔茨海默症的农民方绣英临终前10天的生活,该片获第70届洛加诺电影节金豹奖。

日本NHK长期关注中国,继2016年播出《一亿农民大迁移——城镇化浪潮中漂泊的农民工》《注资成长型产业——14亿人的资产投向何方?》,系列片《巨龙中国》2017年推出3集,第3集《14亿人的消费革命——爆发性增长的网络销售》,讲述了网络销售作为中国新的经济成长引爆器,销售额飞速增长,已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销售大国。第4集是《大气污染——超级大国的苦斗,打破沉默的人们》,以2年8个月的时间跟踪拍摄中国治理大气污染的过程,如河北唐山和秦皇岛市,武汉市某大型企业工厂等地,对中国环境问题表达了担忧。第5集《一带一路——向西,14亿人的奔流》,介绍了“一带一路”背景下开拓国际市场的中国人,在哈萨克斯坦建筑工地、农场,波兰市场,德国市场都能发现中国人的身影,中欧班列连结了中国与一带一路的国家和地区,形成丝绸之路经济圈。同时,影片里也展示了哈萨克斯坦民众对于资源输出的忧虑。

需要特别提出的是,NHK和英国第四频道(Channel 4)不约而同地播出两部关于中国的历史纪录片,揭露真相,反思历史,显示了公共频道应该具有的道义和担当。NHK在日本二战投降纪念日前播出了《731部队的真相:精英医者和人体实验》,影片不仅揭示731部队军人的罪行,而且追问来自东京大学、京都大学等学院的医学精英,为什么应该拯救生命的人却用人体做实验。英国第四频道在一战纪念日播出《英国被遗忘的军队》(Britain s Forgotten Army)讲述了15万中国劳工为英国军队运输弹药、打扫战场所做的工作,但在长达百年的历史书写中被刻意抹去。

国际纪录片里的中国已不再是刻板的妖魔化形象,而是更为丰富,更加平实,更接近生活原貌。从某种程度上说,国际视点提供给我们更为冷静的观察和思考。

六、结语

政治、资本、技术、市场,各种势力交叉博弈,塑造了世界纪录片面目:改组,整合,创新,发展。简单归纳,2017年世界纪录片呈现出三个特点:

第一,新媒体不仅是挑战,而是改写传播规则,重塑传媒版图。以Netflix为代表的新媒体进入加速度发展期,自主点播、尊崇个性的方式就互联网的优势发挥到极致,也因此拥抱年轻用户。新媒体正在重新定义传播规则,重塑传媒版图。中国电视因为政策保护暂时还拥有较为强势的地位,但腾讯、爱奇艺、优酷等新媒体的力量已不可小觑,他们对年轻一代的诱惑越来越大。

第二,传统媒体重组、整合,应对新媒体压迫,力图走出融合之路。迪士尼对福克斯的并购,探索传媒对于斯克里普斯的并购,以及BBC对于新媒体的开发,慎海雄上任央视台长很快就表态要重视新媒体,这都证明传统媒体——不管公共、国有还是商业体制——已经意识到摆在面前的危机,如何融合新媒体,这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思维问题,战略问题。

第三,世界纪录电影平稳发展,中国黑马开启新生代。世界纪录电影整体发展平稳,产量与质量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准。作为一匹市场黑马,《二十二》取得全球纪录片票房冠军,这说明中国纪录片院线时代已然来临,中国电影市场拥有足够空间接纳纪录片。

对于纪录片而言,改变的是形态、模式、美学与传播方法,不变的是使命:记录自然,见证时代,揭露真相,拷问人性。

(本文为北京师范大学学科交叉建设项目“跨文化语境下中国纪录片品牌建构与国际传播研究”的研究成果。)

(《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2018)》由张同道教授与胡智锋教授共同主持。课题组成员为李缅、樊启鹏、喻溟、刘忠波、王亚维、刘炜、赵谦、朱正贤、李淑娟、史馨、崔亚娟、高山、王岳、李瑞华、李金澍、裴武军、罗馨儿、任伯杰、张成军、王淳、王一帆、赵嘉慧、冯琛琦、王羚丽、张士哲、杨淏月、李俊萱、闫静、严楚晴、周若琪等。)

猜你喜欢
纪实频道纪录片
砚边纪实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4K频道开播,你准备好了吗
寒假快乐频道
频道
混乱实验室纪实
混乱实验室纪实
新闻纪实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