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阴老腔的音乐形态及传承与发展研究

2018-06-08 09:28吴威
戏剧之家 2018年14期
关键词:华阴老腔唱腔

吴威

【摘 要】华阴老腔是首批入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民族财富,是中国最古老的摇滚乐。本文对华阴老腔的音乐形态、演出形式等方面进行研究,并对华阴老腔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进行探讨。

【关键词】华阴老腔;非遗传承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14-0064-02

一、华阴老腔的艺术特征

华阴老腔是陕西省原华阴县泉店村张家户族的家族戏,从明末清初一直传唱至今,2006年成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

在表演形式方面,华阴老腔起源于皮影戏,表演粗犷奔放,一般五人班底,一边操持着皮影,一边吼着并演奏着。这五人分别扮演着签手、副签手、前首、后台和板胡五种角色,五人既各司其职又相互配合,可谓是生旦净末丑行当齐全。表演上沿袭了秦腔的表演模式,同时采用了皮影戏某些特有的表演动作,还融入了塌城、踢打等武打动作。

在音乐形态方面,华阴老腔的音调豪迈磅礴、声腔高亢刚直,具有浓厚的西部风情,在音乐形态上属于板腔体音乐体制,声腔分阿宫腔和弦板腔两种。阿宫腔也称北路秦腔,声腔分欢音与苦音。欢音表达明朗、轻快的情绪,苦音表达悲伤、凄楚、怀念、愤慨的情感。阿宫腔流行于礼泉、兴平、泾阳、乾县、铜川等地,音乐上婉转缠绵,拖腔和假嗓特点明显。角色行当分为生、旦、净、丑,剧目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多取材于历史剧目。唱词中五字句、七字句、十字句最为常见,但是无论哪种唱腔,都是以上句和下句相结合的方式构成。如《征东一场总是空》里的唱词:“征东一场总是空,难舍大国长安城,自古长安地,周秦汉代兴。”前面是七字句,后面是五字句,长下句字数保持一致。伴奏乐器文场以板胡领奏,武场以梆子击节,加上鼓板、小锣、绕钹、大号等。代表曲目为《乔太守乱点鸳鸯谱》《玉瓶赠金》《女巡按》等,青年演员有党碧侠、权立民、傅新考、刘宝琴等。

弦板腔主要流行于咸阳、礼县、宝鸡等地,唱腔清新易懂,有慢板、紧板、滚板、二六板等。剧目武戏多于文戏,如三国戏、列国戏等连台本戏和才子佳人戏等。音乐形式上比较单调,唱腔为上下句,板式有正板、紧板、滚板、撇板等。唱词以七字句和十字句为主,也有六字句、八字句和九字句。伴奏以模拟唱腔、衬托节奏、演奏过门为主。

二、华阴老腔的现状与传承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传统的文化环境和生态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华阴老腔也是如此,以前的老腔在田间地头、在乡村戏台演出,现在经常被邀请参加大型的舞台演出和电视节目录制,其唱腔已经成为了西北粗犷唱腔的标志。

在传承方面,由于年青一代外出闯荡谋生,导致一些需要依靠口口相传的文化遗产后继无人,这些文化遗产如今只能依靠老艺术家发挥余热。这是有历史原因的,首先,华阴老腔自古只传本姓本族之人,不传外人,且传男不传女,这种自我封闭严重阻碍了华阴老腔的传承和推广。其次就是华阴老腔的创新程度不高,传统艺术要想在21世纪生存下来,不仅需要发扬自身的精粹,也需要创新。直到在华阴市文化局干部的推动下,华阴老腔才回归最初的台前表演状态,这也使得华阴老腔多了一股生机和活力,但是这并没有完全将华阴老腔拉出无人继承的窘境。

华阴老腔是张氏家族的家族戏,在传承过程中,按照辈分关系,老子传儿子,儿子传孙子,张喜民、张新民、张军民、张拾民,他们保存着老腔自乾隆年间传下来的百余个戏本,在华阴老腔的传承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传承谱系如下。①

三、新媒体背景下的华阴老腔

新媒体对于音乐的冲击在以华阴老腔为代表的古老戏曲中尤为明显,戏曲音乐要想在新媒体背景下存活,就要从自身出发进行改革,不然就会被时代所淘汰。华阴老腔在改革唱腔和表演方面都作了很大的尝试。

(一)华阴老腔在新媒体背景下的传播动态。2016年春節联欢晚会上,现代摇滚和华阴老腔相结合的《华阴老腔一声喊》,让人为之动容、为之震撼,从此,华阴老腔得到了比较广泛的社会关注,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去了解、认识华阴老腔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春晚”作为一个具有巨大品牌推动力的平台,深得各类广告投资商的青睐。可以说,华阴老腔的推广和传承借助了“春晚”这个平台,“春晚”也是最能提升华阴老腔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知名度的绝佳平台。不仅仅是因为“春晚”能吸引到最多的观众,还有就是各大电视台会对最受观众喜爱的“春晚”节目进行单独轮播,有效维持了节目的热度。可以说,绝大多数人都是通过“春晚”才认识华阴老腔、领略到华阴老腔的艺术风采的。正是《华阴老腔一声喊》,把华阴老腔喊出了陕西,将其推向了更广阔的天地。

在2016年“春晚”之前,华阴老腔也在其他平台上露过面,比如,华阴老腔的继承人张喜民早年前曾登上央视舞台表演华阴老腔,而且华阴老腔出现在电影《活着》中,并贯穿整个故事;在话剧《白鹿原》里面也编排了一段华阴老腔,电影版的《白鹿原》里也大段使用了华阴老腔。

(二)华阴老腔在新媒体背景下艺术形式的创新发展。《华阴老腔一声喊》将现代摇滚和华阴老腔糅合在一起,这首歌曲将华阴老腔的基础音符作为主旋律,以雾霾作为主题,谭维维和华阴老腔艺人近似癫狂状态的表演强烈震撼了场内场外的观众,令所有在场的音乐家和观众为之动容。

华阴老腔本身就具有一种狂野之感,听后叫人耳根发麻,为之震撼,《华阴老腔一声喊》中,老腔与摇滚乐队合作,狂野性和爆发力更加明显。流行音乐元素的加入为华阴老腔注入了新鲜血液,让古老的戏曲艺术紧跟时代步伐,很多年轻人从此喜欢上了华阴老腔。表演者在表演中把西北音乐的狂野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让观众更加深入了解华阴老腔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结语

“春晚”舞台不是华阴老腔的最后一声呐喊,华阴老腔也不会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后的呐喊,华阴老腔需要改革,需要创新,走上电视荧屏只不过是改革的第一步,华阴老腔还需要有更大的平台去推广,也需要有才气的音乐人敢于打破其封闭性,把华阴老腔中的音乐特色、表演特色挖掘出来,这不仅是华阴老腔这一种戏曲的问题,也是中国古老的音乐形式的通病,音乐需要“走出来”,华阴老腔在未来一定能够走向世界。

注释:

①政协陕西省华阴市文史委员会《华阴老腔》华阴市文史委员会2009年4月。

参考文献:

[1]晋华.华阴老腔,黄土地上的摇滚[J].百姓生活,2016(07).

[2]师娜.陕西华阴老腔艺术[J].艺术教育,2014(11).

猜你喜欢
华阴老腔唱腔
唱首老腔给党听
老腔新韵绕梁来
老腔唱新歌
“任派”唱腔——忆任哲中
经典唱腔 适才做了一个甜滋滋的梦
优秀唱腔《徽匠神韵》
华阴党建引领助脱贫
作品欣赏
小戏唱腔之“体” 略说
群众自发组织演唱华阴老腔悼念陈忠实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