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大学学生移动式英语学习现状调查研究

2018-06-08 10:21康悦邓琳
东方教育 2018年11期

康悦 邓琳

摘要:微信作为当前大学生普遍应用的通讯软件,逐渐成为大学生认可和希望应用于英语学习的手段。本研究运用问卷调查方法对某理工大学学生的移动式英语学习现状进行多维度的研究,以探讨当代大学生移动式英语学习能力、移动式英语学习习惯、移动式英语学习偏好、移动式英语学习目的。本研究发现:努力程度高的学生的移动式英语学习能力和目标明显优于努力程度一般和努力程度低的学生;不同年级学生的英语努力程度并没有随着年级的增加而增加,导致不同年级学生的移动式英语学习能力、学习偏好和学习目的没有显著差异;高分组学生和中等组学生的移动式英语学习能力、学习偏好和学习目的没有显著差异;大部分学生虽认可基于微信的移动式英语学习,但大多数尚未形成长期的移动式英语学习习惯。

关键词:移动式英语学习能力;移动式英语学习习惯;移动式英语学习偏好;移动式英语学习目的

一、前言

移动式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凭借自身的优势逐渐受到广大学习者的追捧。随着网络技术和移动设备的普及,移动学习带给学习者全新的学习感受,也引起了教育界广泛的关注,并被业内认为是未来不可缺少且前途无限的一种学习方式,在教学领域拥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1]。而手机微信是一款提供信息推送,跨平台沟通交流的移动式服务软件,其中的微信公众号以互联网媒介为基础,构建的新型学习平台为大学生提供了获取信息的学习新模式。基于微信平台丰富的音频、视频、文本、图像等学习资料的移动式英语学习能够帮助学习者把英语学习顺利延伸到课外,英语学习活动从内容到形式也变得前所未有的丰富。多样化的英语学习公众号应运而生。但市面上纷繁多样的微信英语学习公众号因目的性、针对性各有不同,其内容的构建也不尽相同。具有合适内容构建的微信英语学习公众号才能帮助学习者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这些都必须建立于对学习者移动式英语学习现状的调查与研究,而以往对微信英语学习公众号的研究主要聚焦在功能上的探讨[2]、教学应用的研究[3]、微信公众号特点的分析[4],缺乏基于学生移动式英语学习现状的多维度分析。

二、理工科大学学生移动式英语学习调查与分析

基于微信进行的移动式英语学习是学生课外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体现,随着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重要性在英语教学中的凸显[5],微信英语学习公众号的内容构建显得越来越重要。对学生移动式英语学习现状的了解对英语微信学习公众号的构建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并最终对提高学生的课外自主学习能力起到推动作用[6]。对大学生开展移动式英语学习现状的调查研究,了解大学生移动式英语学习习惯、能力、目的、偏好,对改善大学生英语学习效率、英语应用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7]。

1)调查设计

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江西理工大学各年级学生作为被试,包括经贸、日语、电气、工商管理、信息技术、建筑、会计、体育等各大专业学生,共有335人参与调查,其中有效问卷为269份。问卷使用里克特量表编排了共35道问卷题项,从五个维度包括英语能力、移动式英语学习策略、英语课堂学习态度、移动式英语学习偏好、移动式英语学习

目的探讨学生的移动式英语学习现状。本研究利用SPSS19.0对问卷5个维度的问卷题项进行了效度分析,因素分析结果显示,5个维度均含有3个(或以上)题目,与理论设计相符;且绝大多数因子负荷大于0.50(最低均在0.30以上);5个维度的问卷题项解释大学生移动式英语学习现状具有一半以上(61%)的变异。表1问卷的信度分析显示,五个维度下的题项内部一致性检验结果表明本次调查所用问卷总信度(Cronbach a)为0.663;各分量表信度多数在0.70以上(最低均在0.50以上)。结果说明本次问卷所用量表是可信度较高的测量工具。

2)研究问题

为了全面了解被试者的移动式英语学习现状,本研究基于学生的英语能力、英语努力程度分析学生的移动式英语学习策略、移动式英语学习偏好、移动式英语学习目的的变化趋势以及现状,以指导微信英语学习平台的内容进行更科学、合理的构建,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要求。研究問题包括:1、不同英语努力程度学生的移动式英语学习策略、移动式英语学习偏好、移动式英语学习目的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2、不同英语水平学生的移动式英语学习策略、移动式英语学习偏好、移动式英语学习目的是否存在显著差异?3、不同年级学生在移动式英语学习策略、移动式英语学习偏好、移动式英语学习目的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3)调查结果与分析

1、不同英语努力程度学生的移动式英语学习偏好、移动式英语学习能力、移动式英语学习目的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不同年级学生的英语努力程度的F值为1.611,显著水平为0.187,大于0.05,并不具有显著性差异。说明不同年级学生的英语努力程度并没有随着年级的变化而有改变趋势。同时,不同英语努力程度的学生的移动式英语学习偏好的F值为0.584,显著水平为0.558,大于0.05,并不具有显著性差异,说明不同英语努力程度的学生对移动式英语学习偏好具有类似的看法。

2、69名受试者中英语学习努力程度低的学生有130名,努力程度一般的学生有88名,努力程度高的学生有51名,这个划分是根据问卷当中的题项“您平时每天花多少时间学习英语”进行的分类,学习时间少于0.5小时的,项目组把他们归类为努力程度低的学生,学习时间在0.6到1.5小时的学生,项目组把其归类为努力程度一般的学生,而学习时间大于1.6小时的学生,项目组把其归类为英语学习努力程度高的学生。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结果显示(表2),不同努力程度的学生的移动式英语学习能力有显著差异(F[2,266]=9.131,p<0.05)。Games-Howell事后检验结果显示,努力程度一般的学生(MD=0.37444)、努力程度低的学生(MD=0.65845)的移动式英语学习能力明显低于努力程度高的学生。努力程度越高的学生,英语学习越具有策略性,自主学习程度越高,对于移动式英语学习的适应性更强,体现出来的移动式英语学习能力也更强。

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结果显示(表3),不同努力程度的学生的移动式英语学习目的有显著差异(F[2,266]=3.151,p<0.05)。Bonfeeroni事后检验结果显示,努力程度低的学生(MD=0.44929)的移动式英语学习目的明显低于努力程度高的学生。努力程度高的学生往往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的动机,他们的学习目的性比努力程度低的学生更强也更加明确。

2、不同英语水平学生的移动式英语学习偏好、移动式英语学习能力、移动式英语学习目的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本研究根据四级成绩划分学生的英语水平,269名受试者中没有未通过四级考试的学生,其中尚未参与四级考试的学生剔除在外。269名受试者中优秀组的学生有104名,中等组的学生有165名,这个划分是根据问卷当中的题项“您的大学英语四级成绩是”进行的分类,四级成绩在568分以上(含568)的为优秀组,四级成绩在425至567的学生为中等组,受试者中没有成绩低于424分的同学,所以四级成绩分组只有优秀组和中等组两种。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优秀组学生和中等组学生的移动式英语学习偏好没有显著差异(t=1.177,df=267, p=0.24,p>0.05),移动式英语学习目标没有显著差异(t=0.875,df=267, p=0.383,p>0.05),移动式英语学习能力没有显著差异(t=1.380,df=267, p=0.169,p>0.05),说明基于微信平台的英语移动式学习模式作为一种新兴的学习方式并没有完全渗透到学生的课外英语学习中,大部分学生课外的英语学习仍然采用传统的方式,学生英语成绩的提高主要采用的是传统的学习方式。

3、不同年级学生的移动式英语学习策略、移动式英语学习偏好、移动式英语学习目的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269名受试者中大一学生有93名,大二学生有55名,大三学生有111名,大四学生有10名。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结果显示,不同年级学生的移动式英语学习目的没有显著差异(F[3,265]=1.205,p=0.308, p>0.05),移动式英语学习偏好没有显著差异(F[3,265]=1.301,p=0.274, p>0.05),移动式英语学习能力没有显著差异(F[3,265]=0.494,p=0.687, p>0.05)。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说明受试对象所在学校学生并没有因为年级的增长而具有相应增强的移动式英语学习能力,他们的移动式英语学习目标和偏好也没有出现显著差异。

三、总结

根据本研究的量化分析结果显示:被试者中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学生的英语努力程度并没有随着年级的变化而变化。这也就印证了本研究中单因素方差分析和事后多重检验的结果:不同年级学生的移动式英语学习能力、移动式英语学习目标和移动式英语学习偏好没有显著差异。而由于受试者中并未出现四级考试未通过者,所以按照不同英语水平分组的两组学生即优秀组学生和中等组学生的移动式英语学习能力、移动式英语学习目标和移动式英语学习偏好没有显著差异,说明目前的微信英语学习平台对学生的课外英语学习的影响还不够大,使用微信英语学习平台进行持续的课外英语学习的学生还不够多。而按照英语学习努力程度进行分组的情况显示出:努力程度越高的学生,他们的移动式英语学习能力明显更高,而他们的移动式英语学习目的也显著高于努力程度一般和努力程度低的学生。但这些学生的移动式英语学习偏好却不存在显著差异,不论是努力程度高、一般还是低的学生的移动式英语学习偏好即对微信英语学习公众号的内容设置偏好、内容设置目的倾向、内容推送形式都具有相同的倾向。那么,基于对学生移动式英语学习现状的了解,构建符合大学生移动式英语学习需求的微信英语学习平台,以恰当的形式推送合适的学习内容,才能促使学生进行持续的课外移动式英语学习,最终提高大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8]。

参考文献:

[1]刘倩汝.大学生移动学习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D].西北师范大学,2014.

[2]任湘,王青山.基于文献计量的我国微信研究述评[J].图书馆学刊,2015(4):121-124.

[3]王经纬,陈祥祺.微信作为高校学生工作新平台的发展—以宁德师范学院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2013(23): 187-188.

[4]杨洁,钟池琴.微信英语学习类公众账号弊端探究[J].品牌,2015(3):36.

[5]邓琳,王珍平.听力自主学习中材料的选擇、设计探讨[J]. 鸡西大学学报,2014(1):90-93.

[6]柴阳丽.基于微信的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听说学习诉求的实证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4.10:66-72.

[7]莫旻荧.微信对大学英语学习的辅助作用[J].大学教育,2016(9):108-109.

[8]臧蕾.浅析移动式学习模式在高校公共英语的应用[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7):141-142.

基金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编号:201710407004);赣州市社会科学研究课题(编号:16195);江西省艺术规划课题(编号:YG2015134)。

作者简介:康悦,女,出生年月:1997年12月。江西瑞昌市人。江西理工大学外语外贸学院。2015级英语专业。研究方向:二语习得。

通讯作者:邓琳,女,出生年月:1985年1月。江西赣州人。江西理工大学外语外贸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翻译与应用语言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