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网络环境下的本科院校思政教育创新

2018-06-08 10:21陈静
东方教育 2018年11期
关键词:本科院校互动思政教育

陈静

摘要:伴随着互联网网络信息化的迅猛发展,大多数高等本科院校开始拥抱互联网,与互联网络协助发展。运用互联网网络的方便、快捷、高效等特点,充分调整高等本科院校思政教育创新的发展方向,从而使得两者之间能够有效融合发展,发挥各自特色、进行优势互补。进一步加快网络信息化走进高等本科院校的步伐。

关键词:网络;本科院校;思政教育;互动

目前,网络信息化异常活跃,已经渗入到大家的工作、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随着国家教育体制的深化改革,很多高等本科院校的网络信息技术也得到了普遍的使用,很多学生从中都体验到了网络信息化带来的积极作用。思政教育工作者应该充分把思想政治教育的优点和网络信息化技术进行有效结合,进一步促进高等本科院校思政教育快速发展,同时还能调动大家学习思政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他们学习思政教育的兴趣和爱好。对此,我们以网络信息化和高等本科院校思政教育如何有效结合发展,进行探讨和论述,从中总结经验,并提出相关建设建议,使得思政教育在网络信息化影响下能够科学、合理的进行转型,进而提升高等本科院校思政教育的教学品质。

1.网络信息化对思政教育带来重大机遇和挑战

正确培养大学生科学、合理的政治观念和价值观是思政教育的核心工作内容,对我过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同时也是国家不可忽略的重要问题,部分国外反动势力也在关注大学生的意识发展动态,想利用大学生单纯的思想意识形态进行不良思想误导,以此造成我国社会动荡,国家混乱的状态,信息网络是他们传播不良违法的重要渠道。当下我国思政教育经过不断发展,也取得了很大突破。思政教育作为本科院校的重要教学内容,思政教育工作者应该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思政教育工作是我国进行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工作,政府和高等本科教育者都非常关心和重视[1]。

2.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进行创新思政教育教学

首先,从大局出发,增强意识,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本科院校坚持科学准确方向,提升教育教学品质的根基,也是高等本科院校相互竞争的重要基本工作,当下,我国正处在改革教育的关键期,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信息化发展也是大家普遍关注的一个重要议题,网络信息化普及下的政治教育方式需要做出改变,进行更好的转型,这样才会给我国社会建设贡献力量。其次,高等本科院校的思政教育指导人员应该准确把握网络信息化的特点,不要单纯的从网络信息化的表象来做预判就直接投身网络信息化发展中,更为重要的是要深入网络信息化的本质,去挖掘思政教育相关的优势资源,进行充分运用,高校本科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以积极饱满的热情态度去接受网络信息化带来的挑战,仔细分析网络信息化带给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和劣势,进行认真权衡两者之间的联系,做出正确的预测,针对带来的优势资源,应该充分借鉴,并加以科学合理的去运用,使其政治教育教学发挥到更大的功能,针对网络信息化带给思政教育的劣势,我们应该认真去探讨,强化思政教育品质,学会摒弃不良资源[2]。

3.高等本科院校思政教育网络平台的建设途径

伴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更多的社交互动方式层出不穷,大概发展有这三个阶段:第一,以往大家都在使用电子邮件,电子信箱等;第二,网络论坛的形式出现在公众的视野里,新浪、SOHO等;第三,社交通讯qq、微信、msn等重新改变人们之间的互动方式,以上各种通讯方式对高等本科学校都带来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起到很好地辅助作用,经过这些通讯社交平台,我们可以将很多与学校教育相關的问题,及时的发送到相关通讯平台,让学生去试听,讨论,再者还可以通过学生的空间动态更好的了解他们的思想和学习状况。

首先,在以往政治教育过程中,当学生对思政教育有自己的想法或者意见时,由于班级人数比较多,自己紧张又提不起勇气,就不好意思开口提意见,当下,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或者空间留言等方法进行表达,达到和老师交流的目的,通过这些通讯社交平台,老师能够更多的了解学生的思想意识形态,大部分高等本科院校思政教育工作范围都比较广,因此,我们应该按照不同内容进行相关平台的设置。例如,对于微信,适合大家共同讨论某一个问题,发挥各自不同的意见和想法。高等本科学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应该依据实际情况认真分析,依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种类方法,带有目的性进行思政教育工作,进一步提升思政教育的实用效能。网络信息化思政教育环境下,高等本科学校老师一定得具备良好的亲和力与热情,在和学生通过网络信息化进行思政教育问题讨论的时候,老师应该把自己当做学生中的一员,与大家享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去除自己的特殊身份。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分析问题,认真体会学生讨论问题所携带的情感。

其次,只有这样才能从实际中寻找到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另外,老师应该了解与思政教育相关的网络知识与技能。这是进行思政教育的正确态度。有一部分年龄比较大的思政教育者,掌握着很多综合性很强的理论知识,但是现在的很多大学生的沟通方式和以往相比都发生了很大变化,造成双方在进行思政教育问题讨论时,分析问题的出发点和价值观存在很大差异。

最后,这样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因此,高等本科学校思政教育者应该以与时俱进的思想去了解、学习相关思政教育内容。正确的网络伦理道德是一种无形的防火墙,高等本科学校思政教育者应该重视伦理道德这一优势,一定加强大学生的思德教育,防止出现网络道德无关的问题,大学生集体的网络道德好坏,间接的显现出整个学校思政教育的水平

总结:互联网网络技术的发展给高等本科学校思政教育带来很大的发展机会。高等本科思政教育工作者应该充分运用网络信息技术这一优势,进行思政教育模式的转变,将本科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融合网络信息技术进行有效传授。依据每个学生对学习知识方式的不同特点进行创新,从而制定符合学生特征的思政教育方式,使思政教育的价值发挥到最大功能[3]。

参考文献:

[1]彭川.试论网络环境下的高校思政教育创新[J].课程教育研究,2016(5):70-70.

[2]安中吉.网络环境下的高校思政教育创新要素分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1):59-59.

[3]冯丹丹.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创新研究[J].教育,2017(1):00250-00250.

猜你喜欢
本科院校互动思政教育
浅析河南高等本科院校智力服务型旅游人才的培养
本科院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探讨
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物理教学改革探究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生物工程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浅谈粉丝经济与网络造星的互动关系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