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探研

2018-06-09 11:35余兆金
成才之路 2018年15期
关键词:解题策略应用题数学教学

余兆金

摘 要:数学应用题是考核学生综合能力的题目,既检验了学生是否掌握了解题知识和技巧,也检验了学生是否掌握了解题的思想方法。在小学阶段教学中,应用题一直是教学中的重难点,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应用题的教学,才能让学生真正掌握应用题的解题思想。文章以高年级数学应用题解题为例,论述具体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数学教学;应用题;解题策略;解题思想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15-0096-01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数学教材中的内容也越发丰富新颖,新教材的内容使得应用题的类型越来越多样化了,更多样化的应用题让学生学习起来更难,导致学生容易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要通过合理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解题效率,联系生活,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实用价值。

一、图文转换,激发兴趣

目前,数学应用题大都是使用文字进行描述,小学生文字功底差,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不够,往往一道简单的题稍微用一些文字进行描述后就不理解题目的意思了。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将题目转化成图画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学生对于直观的图画有着更好的理解能力,对于解题也就充满了兴趣。应用题中经常出现路程之类的问题,这一类问题是十分容易用图画的方式向学生讲解的,通过图画,学生能够清楚地知道起点与终点的关系,从而更好地解题。例题:小明家与小红家相距9千米,小明从自己家出发,步行走向小红家,小明开始時每分钟步行90米,走着走着感觉累了,就改成每分钟步行60米,小明每分钟步行90米花费的时间与每分钟步行60米花费的时间一样,请问小明每分钟步行60米时走了多少路?学生刚刚看到这道题目时是十分茫然的,因为不知道这道题应该怎么解答。教师在讲解这道题时,可以一边讲一边画图,先在黑板上画出小明家和小红家,两家连线表示这是小明走过的路,在连线中间点靠近小红家的位置画一个点,表示这是小明改变自己行走速度的位置,然后在线的两边画上相同数量的点,表示两端路程花了相同的时间。画到这里,已经有学生发现两段路程花的时间是一样的,那么小明两分钟就走了90+60米,因此小明走完全程花的平均速度就是(90+60)÷2=75米每分钟,走完全程就一共花了9000÷75=120分钟,小明每分钟步行60米时走了60×(120÷2)=3600米。由此可见,图画相对于文字来说,能够帮助学生理解题目的意思,让学生面对题目时不再迷茫,而是充满着兴趣。

二、创设情境,提高效率

对于数学教学来说,仅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远远不够的,提升教学效率也是十分重要的内容。创设情境能够让教学摆脱凭空想象的过程,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数学,直观体验数学的趣味性。例题:一天,丽丽的奶奶喊丽丽去数一下她们家养了多少只鸡和兔子,丽丽数头数了19个头,数脚数了48只脚。请问丽丽家里面养了多少只鸡和多少只兔子?这是一道十分经典的“鸡兔同笼”的问题,对于学生来说,在没有接触未知数的情况下,这道题目是十分复杂的。这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创设情境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教师可以拿出19个乒乓球和48根火柴,分别代表头和脚,讲解道:我们是不知道鸡和兔子各有多少的,但是没有关系,可以先给这19个乒乓球都安上两只脚,这样19个乒乓球就都变成了鸡,但是这样就会发现多了10根火柴,也就是说这些火柴是属于兔子的,可以把这些火柴再给这些只有2根火柴的乒乓球,那么就会有5个乒乓球有4根火柴,这5个乒乓球就是兔子。然后再进行列式子:48-19×2=10,10÷2=5只,19-5=14只,这样就算出丽丽家里面养了14只鸡和5只兔子了。创设情境的方式能够让学生打开另外一条思路,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能够迅速地找到解题的思路,从而掌握解题方法。

三、联系生活,体会价值

数学应用题大都会联系生活实际,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将案例转化成生活实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题目。同时,数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能够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价值,让学生更有动力地学习数学。另外,一般做题时,题目的答案往往只有一个,这样的方式不利于学生思维发散,教师应该让学生进行一些开放性题目的训练,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例题:一天,小刚的家里来了客人,小刚的妈妈给了小刚50元去买水果,并吩咐小刚至少要买西瓜和香蕉。小刚来到水果店,询问水果店并得知西瓜2元1斤,橘子3元1斤,香蕉4元1斤,苹果5元1斤,那么小刚有多少种购买方式?在这个题目中,学生可以有各种各样的答案,可以自由发挥。但是这道题目是需要结合生活实际的,因此有的学生只买一两斤的西瓜是不合理的。在这道题目中,既能够开发学生的思维,又结合了生活实际给予了一定的限制,让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四、结束语

数学应用题的教学需要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实际价值,培养学生多维度、多角度地思考问题,使学生的素质能够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丽.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技巧能力培养例析[J].小学教学参考,2013(05).

[2]陶爱忠.抓住细节·应用经验·建构模型——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思路培养策略[J].小学教学参考,2014(29).

猜你喜欢
解题策略应用题数学教学
应用题
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
论高中数学的解题策略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解应用题要过“三关”